善良的“继母”
人类的楼宇有门牌号,便于别人找到自己。鸭子的巢箱也有门牌号,是科研人员标注的,目的是研究时便于区分不同的个体。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发现,中华秋沙鸭择鸭巢时并非随意。当然,巢箱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它们的选择也很有规律,最先孵蛋的雌鸭通常选择最前方的巢箱,也就是科研人员标注的一号巢,以此类推。不同巢箱中雏鸭跳巢的时间,便可以按巢箱的序号顺序依次错开。我有了这种想法后,雏鸭也真配合我,果真按序号顺序去完成跳巢。
头道大桥中华秋沙鸭基地一号地的二号巢里的雏鸭跳巢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个人工巢雌鸭孵化的动态只有科研人员知晓,所以,外来拍摄的人少了很多。人少,无疑会减少鸭妈妈的顾虑。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正常按着跳巢流程推进。
早晨七点半,鸭妈妈先飞出来查看环境后,又飞回巢箱,对雏鸭交代一番后,带着两个宝宝一同飞出巢口。这个人工巢,存在着与一号巢同样的弊端,可能巢壁光滑,可能巢过长,体弱的鸭子跳不出来。
因为有了一号人工巢雏鸭“罢跳”的经验,朴老师嘱咐小秦爬上树,在巢营里用树枝架起一座桥梁。这样,雏鸭借助桥梁,便能轻松地完成跳巢仪式。
这个人工巢共有九枚蛋,孵化出五只雏鸭,其他四枚蛋冻裂。因为春天温度低,这个雌鸭初为鸭母,经验欠缺,保温欠佳。这位新产妇与前几日的鸭妈妈比较,鸭宝宝少,队伍单薄,煞是可怜。它对仅有的五只雏鸭照顾得格外精心,叮嘱后跳出的三只雏鸭骑到自己的背羽之上,那份爱带着温度,在水面绵延。这时,三只帅气的雏鸭坐在鸭妈妈的背羽之上,欣赏眼前这个陌生而又美丽的世界。
昨天找不到鸭妈妈的三十五只雏鸭,昨夜就在巢营附近的草丛中过夜。似乎它们知道今天要有新伙伴到来。这群雏鸭起早在河面上游来游去,时不时捕食河面的昆虫。这群雏鸭很乖巧,没有鸭妈妈在身边,一样死看死守在这里。同时,它们目睹了附近巢箱里雏鸭跳巢的过程。它们看到新生的雏鸭有妈妈呵护,很羡慕。它们的大哥就带着它们向这位女皇般的鸭妈妈身边靠拢。
年轻的鸭妈妈正为雏鸭少而发愁,天赐良机,眼前竟有这么多雏鸭投靠自己,这位新妈妈不费吹灰之力就壮大了自己的娃娃军。
如此轻松地找到了新妈妈,应该是三十五只雏鸭的幸运,也解除了我的担忧。雏鸭天生具有团队精神。鸭妈妈是团队的队长,也是鸭宝宝生活上的导师,还是鸭宝宝成长中的保护神。
这个鸭妈妈的幸运感染了小木屋中的我。我脱口而出:“这是一个喜神,是小鸭子的幸运,就叫它喜神吧。”
朴老师竖起拇指赞同。
曾经见过有那么一个鸭妈妈偏袒自己的鸭宝宝,休息时,自己的雏鸭纷纷挤在自己的翅膀之下,抢来的或是捡来的雏鸭则与自己若即若离的,没有翅膀呵护,没有温柔的目光。寄人篱下的小鸭子自然懂得亲疏远近,偶有赖在鸭妈妈身边亲昵者,也被狠心的继母扇到一边。
这位喜神“继母”善良公平,对所有的鸭宝宝视如己出。
队伍大看似壮观,有气势,但是如何管理好却需要喜神格外注意。年轻的喜神数学成绩应该很棒。每次喜神扭身一扫鸭群,便知道雏鸭的多少,如若瞅上一眼停止不前,一定是有雏鸭掉队了。这时,喜神便会嘱咐雏鸭一番,自己则四处寻找掉队的鸭宝宝。
雏鸭找到后,喜神便领着它们向礁石游去。雏鸭学着喜神的样子爬上礁石,趴在青苔上休息。有一次,豁嘴游到这里,看见群鸭聚在一起,豁嘴望着喜神,想趁机抢回自己的孩子。喜神岂能让它得逞,跳到水里追着豁嘴,双翅拍打水面,溅起的水波如同泉涌。喜神一边奔跑,一边张开血红的喙,“嘎嘎” 地叫着停在豁嘴的面前,随后,伸长脖颈,微张长喙,双目死死盯着豁嘴。
豁嘴经历过几次战斗失利,感觉身心都遭受创伤,居然不战自败,灰溜溜地躲开了。
喜神以强大的气场和庞大的队伍战胜了豁嘴。
停留在内心的纠结与不安,被喜神的幸运驱散。它接纳了失去妈妈的雏鸭们,这是对种族延续的贡献,也治愈了我的内心。
随后,喜神在前面游走,它的身后,浩浩荡荡的四十只雏鸭形影不离地追随前行。
我一直觉得,世间的一切早有安排,不仅仅是对人类来说,对动物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