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嘴鸭来了
候鸟是春天的使者,也是北方的精灵。冬去春来,它们会翩翩如约而至。
在诸多归来的候鸟中,我格外偏爱中华秋沙鸭。在屈指可数的中华秋沙鸭中,我偏偏对豁嘴情有独钟。那年春天,听朴老师说豁嘴回到长白山了,似乎与它早有约定,我急三火四奔赴头道白河。
豁嘴是它的绰号,说起豁嘴渊源颇深。追溯到四年前,这只雌性中华秋沙鸭在孵化时,被松花蛇骚扰,搏斗受伤,伤势渐渐好转后,落下一个增生的疤痕。因这处伤疤,人类便多出许多猜测和遐想;因为有这处疤痕,每次透过望远镜,都能看到它与其他野鸭的不同,这处不同,常常给观鸟人带来欣喜。
一个小小疤痕,为中华秋沙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豁嘴成了活着的标本。如果没有豁嘴这处特殊的标志,观察它,研究它,很难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眼下,有豁嘴存在,就有了参照物。因为这个标志,让我们知道它不是新来的客人,而是头道白河的“坐地户”。从看到豁嘴这个标志起,已经四年光景了。恰好这四年间,它都在产蛋繁殖。以前是否繁殖无从考证,仅从这四年而论,加上它亚成体的两年,豁嘴最少有六岁了。
机警的中华秋沙鸭,天性多疑,又不喜人群和喧闹,无法像熊猫一样人工饲养,所以研究和考证需要借助望远镜观望,还需时间一点点地沉淀和积累。豁嘴的这处伤疤,可以说是科研中意想不到的收获。
头道白河头道大桥是保护区的辖区,原始森林的安静,外加自然保护的力度,又增添了一份静谧。豁嘴选择在头道白河安家,“产房”选在头道白河岸边的人工巢箱,这是它的智慧。豁嘴比较勤奋,每年都是野鸭迁徙的先遣部队。迁徙于它似乎迫不得已,回家总是快马加鞭,头道白河的冰面刚刚融化,它就飞越万水千山回到长白山下的家。
瑟瑟冷风中,我百无聊赖,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河面,突见它与夫君降落在我的眼前。此时,河道的两岸还有冰层,空中还飘着雪花,寒冷对它来讲并不是困难。眼前的豁嘴已经衰老,失去以往的风采,眼神困顿,羽毛亮色也略减。看到它疲惫之态,我的心里也有些许失落感,它的衰老令我悲哀,这也是它的伤痛。尽管这样,并没有影响豁嘴产蛋孵化。看到豁嘴在河面游动,降落,起飞,虽然这些都是生存本能,我却感受到它对这条河流的热爱,对这座大山的热爱。
春天,各种水鸟陆陆续续抵达头道白河,这里是它们美丽的家园。今年,豁嘴又是头道白河迁徙鸟类的先锋部队。一同飞来六只中华秋沙鸭,它们是三对儿夫妻鸭。它们在春色里悠然地用红色的足蹼划动冰冷的河水,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如同女 孩儿的酒窝在水面荡开,春天的气息与光影一同铺满整片水域。不远处一群鸳鸯游过来,顿时给寂寥的河面增添了色泽。头道白河是野鸭的天堂,水中有赤麻鸭、绿头鸭、鸳鸯……它们的欢腾,它们的欢喜,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天地之间。
豁嘴洁白的羽毛在水面起起伏伏,荡出层层涟漪,犹如一枚浸湿的音符,跳跃在头道白河碧绿的水波上,也跳跃在我心灵的深处。河水映衬出树木的倒影,映衬着蓝天,豁嘴夫妻自由地在水中游弋,像蓝布上的一幅画,阵阵的波纹慢慢扩散。我的目光随着它们的移动而转动。周围是安静的,就在这种空灵的静谧中,我默默地看着它们在礁石上休息,看着它们含情脉脉交颈摩擦,看着它们把头扎入水下捉鱼儿。水面折射的斑斓阳光,时不时会照耀在它们的身上,犹如舞台的灯光,让我可以更好地欣赏着豁嘴夫妻的舞蹈。我何其有幸,一睹大自然赋予中华秋沙鸭的高贵和神秘,还有它们的奇美、它们的线条,以及它们皎洁的羽毛,还有婉转传神的姿态。它们忽而兴致勃发,忽而忘情游动,它们彰显的优雅和美丽,让我常常迷醉其中。为此,迷恋它,钟爱它,似乎都合情合理。
春季是水鸟交配的季节,整个河面都弥漫着荷尔蒙的味道。突然,豁嘴挺直脖颈四处张望,一个潜水之后,居然捕捉到一条大鱼,随后引颈高歌炫耀一番。看似豁嘴在水面自由地漂着,其实,夫君已经紧随其后,豁嘴的夫君站立水面,伸出脖颈,漂亮的冠羽左右摇摆,随之与豁嘴并肩游动,不断地翘起尾羽,并时不时地在水面绕着豁嘴打转,紧接着跳到豁嘴的背部,用喙衔住豁嘴的冠羽,演绎着它们的爱情。
快乐嬉戏
这是它们的情感故事,也是它们在水面展示的春天舞蹈,演绎的春天故事。
其实,我与豁嘴在三年前的春天就相遇了。因为对豁嘴的迷恋,关于它的消息都在时刻关注着。前一年,它在跳巢时,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只带着一只鸭宝宝跳出巢箱,其余的鸭宝宝借助科研人员协助才跳到水面,之后,它领着鸭宝宝们逆流而上。完成跳巢皆大欢喜,本该兴高采烈,然而,在上游却遇到了强盗鸭,豁嘴的鸭宝宝被另一个强势的鸭妈妈抢夺而去,豁嘴可怜兮兮成了孤家寡人,孤单地度过了夏天。
迁徙是野鸭的本能,就在我痴迷于豁嘴的爱情之时,南方的一位网友发来一张图片,一只雌性中华秋沙鸭独自在江面游弋,网友问我:“为何这只鸭子没有离开江南?”
我说:“也许翅膀受伤飞不起来了吧?”
网友诧异,随后放大图片,果然发现这只鸭子左翅膀折断,成了“残废鸭”,无法飞回家乡。在它的伙伴和至亲都飞到北方后,留下它孤独地守在江南。断翅让它的家变成了远方,也失去了繁殖下一代的机会。
为何会受伤?猜测之一是它被不法捕鱼者撒下的渔网或者渔线网住所致,代价是沉重的。还好,尚有生命在。鸟儿的天性是自由飞翔,一旦无法飞翔,翅膀功能就会渐渐退化,双腿也会越变越粗,最后变得与飞翔无缘。想想断翅的这只中华秋沙鸭,失去飞翔的能力,该有多悲哀。
这一刻,我无比痛恨那些毫无底线滥捕滥猎野生鸟类的不法分子,更痛恨他们毫无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毫无法律观念,毫无人类应该有的怜悯之情。这样想来,豁嘴是幸运的,虽然也有伤残,但并不影响它的飞翔,不影响它的迁徙,不影响它的孵化。
断翅的野鸭,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静心思考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与共生。
网络流传一句话:抱怨没鞋可穿时,有些人却没有脚。万物皆奇迹,自然有良药。如此想来,不再为豁嘴的伤残伤感了,因为它还有翅膀,它还可以飞翔,它还可以飞回长白山下的家园繁殖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