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守卫小秦

鸭守卫小秦

小秦是农民工,擅长瓦工,偏爱攀爬大树,打松塔也是他的绝活。

小秦只因擅长攀爬大树,不畏惧高空作业,得到朴老师认可,而成了中华秋沙鸭科研小组的编外成员。初春时节,他负责爬树挂鸟巢。在雏鸭跳巢那段日子,他在鸭巢附近死蹲死守,负责记录雌鸭出巢时间。雏鸭与鸭妈妈跳出树巢后,他还要爬上树,取蛋壳或者羽毛等样本留作研究。

初见他,他的年龄看上去在四十岁左右。交谈中得知,他属蛇,也许是巧合,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研究秋沙鸭队伍中有三位老师都属蛇。我调侃说:“动物世界里,蛇是中华秋沙鸭的天敌;人类的世界中,研究团队属蛇的人却成为中华秋沙鸭的好朋友。”

其实,小秦以农民工身份投身到科研队伍行列,差距大,接触这项工作时间并不长,但是,小秦还是蛮喜欢这份工作的。在与他的交谈中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一些科研专业术语和专用名词他信手拈来,这是与朴老师共事而积累的一份科研财富。

小秦高空作业的设备齐全,好多设备我都是第一次见,譬如脚扎子。我好奇地对他说:“我也想上树试试。”

他热情应允,答应帮我捆绑工具。我满怀信心和憧憬,可是只爬到一米左右,觉得自己毕竟年近半百,攀高不是儿戏,不能因为好奇而莽撞,况且大树高度有十几米,我便退缩了。其实我是因为恐惧。为了顾及脸面,佯装无所谓地说:“我不想打扰鸭妈妈,别吓到雏鸭。”

“低调”这个词不仅适用于人类,动物界也有低调的。雌性中华秋沙鸭就很低调,领着雏鸭跳出树巢时总是悄然无声。每年这时,小秦站在树下,似乎都能嗅出鸭巢中的味道,总是很自信地告诉大家:“又偷偷地跑了。”最初我也有怀疑,后来渐渐信服了。

“为何会这样呢?”我好奇地问他。

“我也说不清,兴许凭借这几年与中华秋沙鸭的感情。”

之后,小秦爬树从鸭巢中取出破碎的蛋壳和羽毛,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标注,留作标本。他还要在废弃的鸟巢里,捡拾出那些没有孵化的蛋。小秦最重要的工作还有守候,守候在那些还没有跳巢的树巢下,成为看巢人。看见雌鸭飞出觅食后,他再爬上树查看鸭蛋的颜色。如果鸭蛋已经有了缝隙,出巢就指日可待;如果鸭蛋颜色变黑,偶尔还有一些亮处,两三天之后就要破壳。如果鸭蛋没有变化,雏鸭还在做着美梦,雌鸭孵蛋进行中。

那一年春天,我陪小秦去巡巢,一路巡,一路聊。他告诉我,有一次鸭妈妈跳巢后,他爬上树准备收取资料,发现一只弱小的鸭宝宝还没有跳出去,正在树巢底向上攀爬,毛茸茸的可爱极了,黑黑的眼睛中全是迷茫。这一刻,小秦的心也是一阵痛,毕竟这是一个小生命,由于体弱,被落在巢箱里。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托出鸭宝宝,放在自己的衬衣里,让毛茸茸的小家伙贴近胸口。他在用自己的体温给雏鸭取暖。鸭宝宝感到温暖,活跃起来,也撒着欢地淘气。鸭宝宝想离开小秦衬衣里的温室,用小喙咬住了他的腋毛打起了秋千。疼痛逼着他笑嘻嘻地骂了一句:“你是我的大爷啊!”

这只雏鸭很幸运,刚出生就成了小秦的长辈。

虽是笑谈,足可见鸭宝宝的顽皮。

这只鸭宝宝在小秦的庇护下回到了河流中,小秦看着它与鸭妈妈会合后,才放心离开。

还有一次,他爬上树,发现三只雏鸭被落下了,又是一只只放入怀里带到树下,急忙去河岸把雏鸭放在水里。从巢中取出的雏鸭看似弱小,一旦遇到了水,简直就是注入了能量,欢实地游走,去寻找妈妈了。说来也怪,跳出巢的鸭妈妈藏在哪里,科研人员都不敢肯定,但是,鸭宝宝却能找到。

几年间,他就这样救助了十几只雏鸭。

我与小秦在聊天中慢慢熟悉了,他很健谈,让我掌握了很多知识。潜意识中的偏见,认为农民工只会干活儿,而他却是一位有思想的农民工。他很会讲故事。在他的侃侃而谈中,我听到了长白山很多奇特的故事,还有他生活中的趣事。

比如说,小秦上小学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凑齐一百只虱子,一百只小小的生命,凑齐也是一项“工程”,想想都觉得是一个难题。之后,他把虱子放在同桌女生的辫子上。同桌女生哭着告诉了老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却看出了他的顽皮。这也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男生恶劣程度最深的恶作剧。

第二次见小秦是在粥铺。那日清晨,朴老师让我与小秦到三号保护基地探巢。早晨六点半,小秦约我粥铺见,我本想买单,在我取餐具时,他急忙付了款,并告诉粥铺的老板娘:“千万别收那位女同志的钱。”早餐消费并不高,但我满满都是感激。因为初相识,只有一面之缘,他却为我支付了一顿餐费。

饭后,我紧随小秦,在基地的林海中穿梭。巡视鸟巢过程中,我与他似乎成了看山的大王,时而听听鸟鸣,时而拍拍野花。

遇见人工巢时,小秦给我讲每一个人工巢的故事。原来这里的人工鸭巢都是小秦挂在青杨树上的。

午饭时间到,由于疏忽,我们没有带来午饭。我俩都饥肠辘辘,不知如何是好。他提议说:“我们下山讨口热水喝吧。”

想想也只能如此。

没想到,在基地看护站讨热水时,做饭的大姐得知我们还在饿肚子,把中午剩下的大粥盛给我们。

我与小秦“讨饭”成功。

这顿饭,韭菜盒子就大粥,因为饥饿,我们吃得格外香甜。

那次进山,我在山中逗留半个月,每天都随他巡巢。之后,看他爬树。很多时候,不亲自踏查,很多概念无法弄清。本以为就是看雏鸭跳巢,却忽略了跳巢背后的故事。小秦巡巢及守株待鸭,属于什么工种在工种名册中都没有标注。我琢磨几日,“鸭守卫”是我送给小秦的绰号。

为了解更多与雏鸭有关的信息,我与小秦成为微信好友。

之后,他在别处树巢下守候时,总是不定时发来与中华秋沙鸭有关的照片,让我一睹许多我未曾见过的画面,也是外人无法捕捉到的画面。我的内心对小秦充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