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灵巧空余恨 热心冷眼走红尘——谈燕青
一百单八将中最不缺的是肌肉棒子,像燕青这样相貌俊俏的偶像派可称得上万绿丛中一点红了。
书中写他“唇如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写他“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从长相到打扮处处透着一股洒脱与帅气,而且燕青不光人长得帅,才艺也是一流。相扑射箭无人不服,吹拉弹唱男女通吃,更要命的是还聪明灵巧。书中说他“百头百俐,道头知尾”,再加上“浪子”的名号,一个风流儒雅、聪明乖巧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了。
燕青极懂感恩,因为卢俊义对其有再生之恩,所以燕青一直将卢俊义视为自己的主人兼父亲。卢俊义被关在牢中,燕青去看卢俊义。书中写道:
只见司前墙下转过一个人来,手里提着罐,满面挂泪。蔡福认得是浪子燕青。蔡福问道:“燕小乙哥,你做甚么?”燕青跪在地下擎着两行珠泪,告道:“节级哥哥!可怜见小人的主人卢俊义员外吃屈官司,又无送饭的钱财!小人城外叫化得这半罐子饭,权与主人充饥……”
其情其景,读来令人感叹。
为救卢俊义,他一路相随,直到薛霸意欲行凶,这才放冷箭救人。董超和薛霸对待卢俊义的种种和对待林冲的种种几乎一般无二,而卢俊义和林冲的反应也大致相同。作者这样安排,可能是想告诉读者不要对恶势力抱有任何幻想吧。
卢俊义曾因为燕青说他娘子和李固私通而将燕青一脚踢倒,而燕青在救下卢俊义后见其不能走路背起卢俊义就走。小乙哥不计前嫌、有情有义,端的是百里挑一的好男儿!
燕青不光冷箭无双,相扑也是一绝。
燕青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
去挑战任原前,宋江怕燕青不是对手。燕青的答复是:
不怕他长大身材,只恐他不着圈套。常言道:“相扑的有力使力,无力斗智。”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
“无力斗智,临机应变”,确是燕青好处。
鲁达拳打镇关西,全用蛮力而显其粗豪;武松醉打蒋门神,重在作秀而显其霸道;林冲生擒扈三娘,颇有大将风度;燕青智摔擎天柱,则尽显其机敏灵巧。四人各有一番英雄气象。
燕青为何一定要去打擂呢?擎天柱任原并未向梁山好汉挑战呀。我的理解是燕青虽依靠自己的聪明伶俐在梁山站稳了脚跟,但在梁山这样一个尚武的雄性荷尔蒙爆棚的群体当中,不露一手真本事是不行的。君不见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两个傻大个儿除了身高一无所长,就只能当小弟中的小弟么?
燕青非常善于搞人际关系。本来身为卢俊义家的小厮,他的地位是不尴不尬的。毕竟梁山上主要还是大哥宋江的人。可是第一个反对卢俊义当老大的宋江的贴身保镖黑旋风李逵就对他心服口服,挨摔不少却还是左一个“小乙哥”右一个“小乙哥”地叫个不停。
在李逵负荆的故事当中,燕青和李逵去对付假宋江一伙儿。我们来看看燕青的表现:
燕青见这出来的好汉正斗李逵,潜身暗行,一棒正中那好汉脸颊骨上,倒入李逵怀里来,被李逵后心只一斧,砍翻在地,里面绝不见一个人出来。
……
燕青转将过去,那汉见了,绕房檐便走出前门来。燕青大叫:“前门截住!”李逵抢将过来,只一斧,劈胸膛砍倒……
好一个“倒入李逵怀里”,好一个“燕青大叫”,说燕青神助攻也不为过。燕青若想了结这两个贼人,放冷箭即可。燕青为何不争功?因为需要赎罪的是李逵而非燕青。如此不露痕迹地给对方面子,实在高妙!
李逵对燕青又怕又敬。在梁山上能让李逵如此敬畏的,也只有宋江了。
李逵负荆这一章,还可看到燕青的思虑之深、谋划之远。李逵听说宋江欺负民女就要去砍宋江时,燕青不问那户人家所谓宋江的长相,等到宋江让他们二人去弄清原委时燕青才问。原因当然是一开始燕青也不能完全确定此宋江不是彼宋江。要真是宋江,他如何自处?后来宋江让燕青陪李逵同去调查。宋江想的是燕小乙你既然这么聪明,那就陪着走一遭吧。燕青说:“哥哥差遣,小弟愿往。”不说小弟听令,而说愿往,听起来入耳至极。两个人都是个中高手,你来我往,令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人,干公关工作确实是太合适了。所以日后宋江进京找李师师帮忙疏通关系,燕青就成了不二人选。看宋江几杯酒下肚便当着李师师的面“把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在旁的柴进都惹笑了。柴进心说大哥你干吗来了这么失态。此时燕青什么表情,施耐庵没有交代。但我猜应该是若无其事,比柴进还要淡定。
面对李师师,燕青圆转自如。他又是吹箫,又是唱曲,使出浑身解数,把个花魁娘子迷得神魂颠倒。李师师居然让燕青露出一身花绣来让她看,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挑逗了。看到李师师为自己动情后,浪子燕青却并未放浪胡来,而是赶紧巧妙地用“结义姐弟”的名分断绝李师师的念头,还把李妈妈请来拜作干娘。为了巩固既定成果,燕青又收拾一包金银细软,一半给李妈妈,一半分给全家大小。结果当然是“无一个不欢喜”“合家大小,都叫叔叔”。“美男计”用到如此地步,真是“一团俊俏真堪夸,万种风流谁可学”。梁山之上用金钱融洽关系达到此等水平的除了龙头大哥宋江,也只有燕青燕小乙了。
清风寨上,花荣给自己的几个体己人拨款用来陪宋江逛街用,结果宋江一次次请这些人吃饭喝酒后都是自己掏腰包。花荣派的这些人一不用上班,二白吃白喝,三还能把花荣的拨款占为己用。所以,宋江“自从到寨子里,无一个不敬爱他的”。
燕小乙出手,“无一个不欢喜”;宋大哥出手,“无一个不敬爱”。两个人都特别注重笼络下层人的心,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宋江虽处处提防卢俊义,但对燕青却颇为欣赏和信任。比如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就不让别人看顾李逵,只安排燕小乙一人负责此事,这应该与宋江将燕青视作自己的同类是分不开的。征服李逵很简单,但能把腹黑的宋江征服,燕青真是不简单。
小乙热心冷眼。对卢俊义,他感恩图报。而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他总能洞察先机。卢俊义因算命一事要去泰安州。燕青的揣测竟丝毫不差。
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要赚主人在那里落草。
打方腊,梁山一百单八将死伤过半,燕青劝卢俊义不要回京。
卢俊义道:“自从梁山泊归顺宋朝已来,俺弟兄们身经百战,勤劳不易,边塞苦楚,弟兄损折,幸存我一家二人性命。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你如何却寻这等没结果?”燕青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定无结果。”
卢俊义不说主仆二人而说一家二人,可见两人感情之深。但卢俊义至死不悟,燕小乙见识高深。这一主一仆,境界却相颠倒。
卢俊义不信燕青的话,“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燕青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一些影视剧把浪漫主义玩儿过了头,竟把燕青和李师师撮合到了一起,可能是想让这对才子佳人配为良缘吧。
每次读《水浒传》读到燕青告辞这一节我都会想,这样一个看似在万丈红尘中穿梭如意的人物,一个看似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物,一个凭其大智大勇终于成功使得道君皇帝招安梁山泊的人物,却选择了远离功名利禄,只身回归江湖。
没有一双冷眼,没有大智慧,断然做不出这样的抉择。
燕青射术一流,风流俊雅,善于言辞,从容进退。鲁智深也很从容,但不如燕青儒雅。林冲也很儒雅,但不如燕青乖巧。柴进也很善言辞,但不如燕青接地气。花荣也是射术一流,但不如燕青知进退。宋江也很善于搞人际关系,但不如燕青既年轻又长得帅。那些只会一门本事的什么刻印的、写字的、杀猪的、开店的、扛旗的、唱歌的就更不用说了。
直到六十一回才潇洒出场的浪子燕青可算水浒英雄中近乎完人的存在!
可就这样一个完人,却依然无法在当时那个世道为国尽忠、为民谋福,甚至连和自己的兄弟们在一起都无法实现。
当一百单八将风流云散,当自己的精神之父卢俊义遭人陷害而死,当龙头大哥宋江饮鸩而亡,当机关算尽的智多星和百步穿杨的小李广自挂了东南枝,得知消息的小乙哥,会不会泪倾如雨、银牙咬碎?他的箫音中还会不会有昔日的似水柔情?
《水浒传》里有古风一首单表燕青,最后四句为“功成身退避嫌疑,心明机巧无差错,世间无物堪比论,金风未动蝉先觉”。先知先觉的小乙哥在梁山好汉狂热的英雄主义氛围中,会不会感到寂寞?
很快,梁山好汉们的秋天便如燕青预料的那样来了。身为天巧星的他猜中了开头,也猜对了结局。
燕青离开是对的。可是,天下之大,又有哪块王土是他的安身之地?施耐庵没有告诉我们燕青去了哪里以及最终的结局,或许,他老人家是想给我们一点安慰吧。
走吧燕青,走吧小乙,变成一只燕子,飞离这黑白难辨的尘世。梁山众好汉的坟墓总要有个人祭扫,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