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不重要 品位见高低——谈黑熊怪

长相不重要 品位见高低——谈黑熊怪

悟空与唐僧一起取经碰到的第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难关是黑熊怪盗袈裟。本来这一难是可以避免的,但悟空非要显摆自家的锦斓袈裟,勾起观音院住持金池长老的贪心,才有了这场劫难。所以说,臭显摆这种事儿最好别做。

观音院长老法名金池,听起来实在不像个出家人。总感觉他的寺院里不该供奉观音,倒该供奉财神爷。

这老和尚头上戴的是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的是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着八宝,一根拄杖嵌着云星。给唐僧师徒献茶时用的茶具是一个羊脂玉的盘儿、三个法蓝镶金的茶盅。家里的七八百件袈裟更是“穿花纳锦,刺绣销金”。

我读到这里,已感觉这寺庙说不出的诡异,整个价值体系好像都有问题。要不是它的名字是观音院,我几乎可以立刻断定这是家黑寺。

悟空不听唐僧劝阻,执意要人前显贵:“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不料一语成谶,讨回袈裟一事还真就把他忙了个半死。

“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这是吴承恩对该长老的外形描绘。都老成这般模样,而且按他自己说的都已经活了二百七十多岁了,居然还因不能霸占锦斓袈裟而不顾形象、号啕痛哭。这住持也真是贪财得可以!“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和尚的两个弟子广智和广谋,竟献计烧杀师徒二人,且连三间禅房烧了也在所不惜。最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其他和尚听说这个计策后的反应竟然是“无不欢喜”,然后便争先恐后地去抱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佛家清修之地!

不料悟空机敏非常,上天借了避火罩保护师父,还吹风鼓气,以助火势。悟空防卫过当,乐此不疲,以牙还牙,实在够狠。

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守望相助。是的,这就是黑熊怪出场的原因。妖精给我们的印象一般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反正是没什么道德枷锁和良知底线的。纵观《西游记》全书,妖精们的出场原因有的是想吃唐僧、有的是想嫁唐僧、有的是想偷兵器、有的是想代替他们去西天取经。但出场是为了救火救人的,只有黑熊怪这一位。当然,这也为后文悟空变成金池长老去见黑熊怪埋下了伏笔。

不过黑熊怪毕竟不是活雷锋,见了锦斓袈裟就不再救火,反而趁火打劫,溜之大吉。妖精的劣根性一览无余。

悟空晚上不休息,白天也不休息,知道可能是黑熊怪盗走袈裟后,施展筋斗云倏忽不见。和尚们已经吓得骨软筋麻,我们的唐僧兄又来了句:“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这师徒二人一个负责动手,一个负责动嘴,配合得相当默契。把众僧吓得“提心吊胆,告天许愿”。悟空的劳模本色、唐僧的唬人艺术、众僧的墙头草本事被吴承恩三言两语便勾勒了出来,好看至极!

悟空来到黑风山,正值春天。如果不看原著,你十有八九会以为这黑风山一定是个怪石嶙嶙惨雾阴阴之所,其实不是的。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薛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不遇幽人,那寻樵子?涧边双鹤饮,石上野猿狂。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

没错,你看到的确实是黑熊怪居住的黑风山。悟空第一次见到黑熊怪时,黑熊怪正和苍狼精、蛇精聊天。三人聊的不是杀人食肉的勾当,而是“立鼎安炉,持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等长生话题。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聊天的内容也决定了人的品位。由三怪谈论的内容观之,黑熊怪确是个不俗的妖怪。之前众僧也曾提到黑熊怪常到寺院听金池长老讲道,看来所言非虚。

接下来黑熊怪提到后天是他的“母难之日”,也就是生日。孩儿出生为母亲之劫难,黑熊怪其心可嘉,而且人家稀罕的不是金银珠宝、山珍海味,而是一件袈裟;搞的不是唐僧肉共享大会而是以赏玩锦斓袈裟为主题的“佛衣会”,也足见其不落流俗。

可以说黑熊怪一出场,就是一个比较雅、比较有品位的形象。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点,黑熊怪无疑做到了。

悟空追到黑熊怪的洞府,只见“烟霞渺渺,松柏森森。烟霞渺渺采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薛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台。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花香。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要知道松柏是常青之树木,蓬莱是海外之仙山,野鹿又常为仙家之坐骑。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菊花旁的陶渊明、梅花下的林和靖都是志向高洁的典范。那么以松柏、野鹿和蓬莱衬托黑熊怪,岂不是说黑熊怪是仙家而非妖怪。通过结局可知,人家黑熊怪确实成了正果,吴老爷子的笔法,可谓高深。

行者到于门首,又见那两扇石门,关得甚紧,门上有一横石板,明书六个大字,乃“黑风山黑风洞”,即便轮棒,叫声“开门!”那里面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出来,问道:“你是何人,敢来击吾仙洞?”

“仙洞”二字着实把孙行者的鼻子给气歪了。我读到这儿,也要笑得泪奔。把门小妖自然而然说出“仙洞”二字,可见对自家主人的追求是相当有认同感的。观音院众僧贪财忘义,黑风山小妖却有如此的价值观自觉。《西游记》一书,多用对比,以对比来深刻描绘世态人生。

悟空笑话黑熊怪“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说人家“烧炭为生”。悟空说这些刻薄话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想自己长相如何。前面众僧第一次见到悟空的尊容都喊他“雷公爷爷”,悟空的回答是“雷公是我的重孙哩”。悟空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也应该知道雷公长什么样吧。但是这些好像都不妨碍悟空讥笑别人。没办法,猴哥就是这么自信。

我不知道黑熊怪日常吃什么,反正吃人的可能性不大,人家可是“仙洞”之主。看人家洞府的对联“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这哪是妖怪呀,简直就是一位得道高人!

黑熊怪还见多识广。悟空本想报出名头吓唬对方一下。等他长篇大论(足有四百多字)把自己如何学艺,如何大闹天宫,如何保了唐僧一一讲来,尤其最后还放了“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这等狠话之后。黑熊怪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你原来就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啊。这份淡定比之狮驼岭的青狮和白象一听孙悟空名头就害怕成那样可强多了。

黑熊怪的淡定源于自身强大的实力。看他“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只是因为要按时用膳才暂且收兵。黑熊怪还挺遵守作息时间,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真是有趣。悟空则不然,回到寺院吃了些许斋饭就又原路返回,来斗黑熊怪。

行者变作金池长老。从他眼中看去: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接下来到了三层门里,行者看到的是“画栋雕梁,明窗彩户”。读到这儿,我都有些羡慕黑熊怪了,这哥们儿的家也太有情调了。

此次悟空又没成功,回到寺院被唐僧一顿抢白。第二天天刚亮,唐僧便起来嚷道:“悟空,天明了,快寻袈裟去。”没办法,悟空只好“一骨鲁跳将起来”。我读到这儿,感觉此时的悟空特别像被王伦逼迫交投名状的林冲一样:特惨,还没辙。

悟空去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对黑熊怪的评价是:“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怪不得能与悟空如此比拼,原来如此。

菩萨变成妖怪,好让悟空施展手段。悟空与菩萨间有一段经典的对话: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

皈依佛门的黑熊怪又何尝不是一念之间,便由黑风山的妖精变为普陀岩观音菩萨的守山大神呢?你偷东西,我就让你守山。菩萨真会做人事安排。

我们最后再借菩萨双眼看一看黑风山: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

吴承恩如此不吝笔墨,自有用意。书中写道:

菩萨看了,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是有个慈悲。

悟空变作仙丹,然后跑到黑熊怪肚子里卖弄手脚。黑熊怪也便成了被悟空参观五脏庙的第一个妖怪。后面还有翠云山的铁扇公主、狮驼岭的青狮、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小雷音寺的黄眉童子和七绝山的蟒精。对悟空的这种特殊癖好,在下实在不明就里。

长相不重要,品位见高低。黑熊怪一无雄厚背景,二无俊俏相貌。一路走来,全靠自身的打拼与悟性。最后跟随观音菩萨做了守山大神,终成正果。只是觉得观音菩萨的审美有些奇怪。要知道龙女、善财、惠岸几个都是女美男帅,黑熊怪的画风与这几位实在不搭。各位不妨跟我读一下:龙女、善财、惠岸、黑熊……是不是也觉得不搭?菩萨的站位果然比我等俗人要高。

可怜那金池长老,玩火自焚,还被一群见风使舵的弟子称为“老死鬼”。若他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后悔。

但愿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