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蝶相逢天注定——听《蝶花》
蝶变似花,花前花。蝶化飞花,花谢花。花谢蝶飞,自还家。蝶飞花雨,吹花。
花蝶静如,蝶中花。花动如蝶,蝶恋花。蝶飞花在,孤自家。花洒蝶花,礼花。
桑吉平措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很神秘的歌者。搜到的图片上他都是僧侣式穿着、阳光般的笑容,让人感觉像一位悟透禅机的智者。而他纯美的歌词、动人的演唱又让人感觉像一位深情无悔的红尘男儿。比如《相见》和《佛说》。而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两者在他身上竟可以和谐共生!除了感叹造化的神奇,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先是优雅舒缓如流水般的钢琴声一点点响起,再是桑吉平措轻柔的如同山巅飘来的“啦啦”声铺设背景,空灵美妙。然后“蝶变似花”四个字传至听者耳膜。歌声音量大大超越背景音乐,犹如一个人在你耳畔深情唱响。
“蝶变似花,花前花。”五彩斑斓的蝴蝶展翅飞舞,就像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于是花前的蝴蝶,就成了花前的花。蝴蝶与花朵两相依傍,这是蝴蝶与花朵最幸福的时刻,彼此成就,相得益彰。
“蝶化飞花,花谢花。”飞来飞去的蝴蝶如同飞来飞去的落花,于是蝴蝶就成了花谢后的花。蝴蝶与花朵两相感伤,这是蝴蝶与花朵比较不幸的时刻,虽蝶似飞花,但飞花终将化为虚无。
“花谢蝶飞,自还家。蝶飞花雨,吹花。” 花儿谢了,蝶也飞了,各自还家,从此天涯。蝴蝶飞在漫天花雨之中,像在吹动着、惜别着这些掉落的花朵。这是蝴蝶与花朵最不幸的时刻,花朵挽留不了飞走的蝴蝶,蝴蝶也挽留不了掉落的花朵,两者都无可奈何。
第一部分唱完,桑吉平措轻柔动情的“啦啦”声再次响起,随着这歌声的指引,我们可以想象蝴蝶与花儿的相互变幻,深情无情。
“花蝶静如,蝶中花。”像花一样的蝴蝶安安静静,就像蝶群中盛开了一朵安静美丽的花。
“花动如蝶,蝶恋花。”像蝴蝶一样的花摇曳身姿,就像花丛中闯进一只爱恋鲜花的蝶。
蝶静如花,花动如蝶,这是多么美好的比喻与想象。也许蝴蝶的前世就是一朵花,花儿的前世就是一只蝶。美丽的花是蝶的芳魂,飞动的蝶是花的芳心。
“蝶飞花在,孤自家。”蝴蝶飞走了,花儿还在。孤孤单单的蝴蝶归至自家。
“花洒蝶花,礼花。”是比较难理解的一句。若“蝶花”是蝴蝶一样的花,那前面的“花”应该就是花一样的蝴蝶。所以可以理解为像花朵一样的蝴蝶洒落在像蝴蝶一样的花朵身上,就像在礼见那花朵。这样解释不是不可以,但说蝴蝶洒落在花朵身上,总觉得不是特别合适。哪怕蝴蝶如花,可以洒落。但是若“洒落”的主语是花,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只能是花儿洒落在如花的蝴蝶身上,像是在礼见这如花的蝴蝶。但这样一来,“蝶花”就成了蝴蝶,也不太合适。到底什么意思,只能去问词作者桑吉平措了。当然,无论哪一种理解,这一句都唱出了蝴蝶与花朵的互敬互爱与依依难舍。
大自然是神奇的,植物中就有花,动物中就有蝶。蝶恋花,花爱蝶,密不可分。我有时甚至怀疑造物主把蝴蝶和花任意一个的属性给搞错了,它们应该是同一种事物才对呀。
不过,有一点大家要知道,蝴蝶是色盲。它们只有单眼,只能感光,是感受不到花朵之美的。感受不到花朵的美却还是恋恋不去,是不是更能印证前世今生里,它们那神秘的缘分?
歌者在《佛说》中唱道“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有情人重逢已如此艰难,那蝶与花又经历了多少周折,才能真心相拥呢?
桑吉平措悠远深情的“啦啦”声再次响起,蝴蝶与花的故事也在这歌声中完成升华,走向永恒。
哪怕看不到美好,也依然拥抱美好,这是蝴蝶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哪怕不能飞翔,也依然摇曳身姿,这是花朵给予我们的最美的馈赠。
花朵的寿命是短暂的,“花无百日红”。蝴蝶的寿命更短暂,一般不超过两个月,短的甚至只有一两个星期。蝴蝶只能拥有一个春天,但是一个春天也足够了,因为它们可以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与春花那同样短暂的一生产生如此美好的交集。
双手合十,祈愿人世间多一些蝶与花这种美好的相遇。这样的人生,才更幸福而完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