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谁等候——听《再回首》

谁为谁等候——听《再回首》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曾经与你有的梦,今后要向谁诉说?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 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很小的时候就听姜育恒的歌了,比如《梅花三弄》《驿动的心》和《跟往事干杯》,都很动人。对我而言,好歌首先要动人,其次才是好听。

这首《再回首》是当时读初中的大姐教我唱的,我当时还小,八九岁的样子,还并不能对歌词有多么深刻的领悟。但是听到或唱起这首歌就会莫名地心疼、感动、温暖。总之,五味杂陈。我不得不惊叹音乐的魅力,让我在年幼时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听歌和唱歌。

姜育恒当时人称忧郁王子,在他之后,印象中还有好几个歌手也被称为忧郁王子、悲伤歌王什么的。不知是自封的、他送的,还是包装的。但说真心话,从这些后来者的歌声中,我听不出什么忧郁,更感受不到什么悲伤。忧郁和悲伤是一种带给听者的感受,而不是卖点或噱头。把喜庆当噱头多少还有几分道理,但把忧郁当噱头,实在面目可憎。

“再回首”说明回首已不止一次。不是“终已不顾”,不是偶尔为之,是再三回首,不愿远走。直回首至暮云四合、荆棘密布。遮断归途的云也好,阻挡来路的荆棘也罢,都在告诉歌者:你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该告别就告别吧,不要再屡屡回头。

歌者知道,只要继续往前走,从今夜开始,便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那些与你有的梦,今后再也无人懂。正如柳永《 雨霖铃》中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歌者用第二人称“你”而不用第三人称“她”。便于对话,抒情直接,更为动人,而且给听者以极强的代入感。听者仿佛可以站在远处,静默地看着歌者一次次忧伤回望。

想起白居易的几句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再次回首,对方的背影已经远走。再次回首,再也觅不得她芳踪。暮色笼盖四野,凉风起于天末。歌者的眼泪终于决堤,瞬间崩溃了双眼。张宇在《心术》中唱道“今生的约,说了再见,怎样的挥别都是纪念”。是啊,怎样的挥别都是纪念,怎样的回首都是惘然又枉然。

你走了,我也要走了,所幸还有你的祝福为伴,可以用来在没你的寒夜悄悄取暖。哪怕明天要面对伤痛和迷惑,有你的祝福在,我就不会太难过。

幽幽暗暗的岁月里,我曾孤独困惑,我曾反复追问这是为什么。后来才明白平平就是安宁,淡淡就是真味,从从容容便是永恒。再次回首,感觉过往的一切恍如一梦,而我牵念你的心却始终未变。

姜育恒在《与往事干杯》中唱道:“人生际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这样的滋味,你我早晚要体会。也许那伤口还流着血,也许那眼角还有泪。现在的你让我陪你,喝一杯。”可是你走了,在我伤口流血、眼角带泪的时候,我又能与谁共同举杯呢?你带走的不是你的行李,是对我而言一个无比美好且无法复制的世界啊。

姜育恒在《驿动的心》中唱道“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可是之于你,我又如何忘记?如何让一切随风?如何让心平息呢?你不是一个我路过的人,你是住在我心里的人啊。

可是无论如何,我毕竟还要继续往前走。走那无穷无尽的长路,走那无穷无尽没有你的日子。

《再回首》安静舒缓,深沉幽邃,哀而不伤。姜育恒忧郁低沉的嗓音在流水般钢琴伴奏的烘托下,愈发动人肺腑。

人这一生,要有多少次远行?多少次分别?多少次自我开解?多少次自我领悟呢?

天边飘来一段动心动情的歌声:往事如烟似梦,转眼岁月匆匆。谁为谁等候,谁为谁蹉跎,到此刻依然模糊在其中。

远行的你,是否知道我曾这样痴痴地回首再回首?直至把自己回首为一块会落泪的石头。

轻轻回眸,愁上心头,从此四季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