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是传说中的海名,意为蓝色的大海,有时也指青天。瑶台本为神仙所居之地,后引申为雕饰华丽的楼台。碧海不生波澜,瑶台也有去路。从客观条件来看,我是可以和我的意中人双双飞去、双宿双栖的。但当时我却因为某种原因轻易地告别了我的意中人,而今天地广大,山隔水阻,我又到哪里去找寻她的芳踪呢?
“轻别”二字说来简单,其间追悔的意味却极为深重。无论是轻轻一别、轻松一别还是轻狂一别,意中人都已消失在抒情主人公的视线里。
这一别,老了红酥手;这一别,浊了黄縢酒。这一别,“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这一别,“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很多时候,你告别一个人,就是告别了一个世界,告别了一种生活。你要习惯他的不在给你带来的种种不习惯。个中滋味,酸苦自知。
抒情主人公也想写一封信遥寄相思。但即使写了一封封洒满相思泪痕的书信,又能把这些信寄往何处呢?他只得登上高楼遥望远方,黄昏将近,细雨纷纷,梧桐无言,徒留伤悲。
风吹木叶、雨滴梧桐向来就是孤独忧愁的象征。而在这样一个黄昏将近的时刻,忧愁的意味更浓。
全词以写景收尾,余韵悠长。丝丝细雨,滴在梧桐叶上,也滴在主人公的心头。
想起了《潮湿的心》中的几句歌词:是什么淋湿了我的眼睛,看不清你远去的背影;是什么冰冷了我的心情,握不住你从前的温馨。是雨声喧哗了我的安宁,听不清自己哭泣的声音;是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留不住身边匆忙的爱情。
是啊,怪只怪我走得太匆匆,忽略了身边这匆匆的爱情。
原来相逢那样简单,重逢却这样难;原来离别那样简单,相见却这样难;原来失去那样简单,重来却这样难;原来生命中有你的日子是那样珍贵。只是因为已经习惯得有些麻木,我就这样与你挥手作别,在我的不经意间。
轻轻一别,山长水远。山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长;水有多远,我的悔恨就有多远。而悔恨,是最刻骨的记忆。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每个人都终将为自己当时的某种不在乎付出代价。这代价到底有多大,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