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千般恩重 双拳难敌四手——谈牛魔王、铁扇公主
唐僧师徒路阻八百里火焰山,需借来罗刹女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顺利通过。之前悟空曾在枯松涧大战牛魔王与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还在解阳山折断了牛魔王弟弟如意真仙的如意钩,双方的梁子结得实在太深。悟空有些没底,不料一樵夫却开解悟空说注意人家的脸色,只提扇子的事儿,别提旧事不就行了。悟空对樵夫深深致谢后这才飞身赶往翠云山,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也便就此开启。
细细品来,《西游记》有些不太起眼的小人物其实也相当不简单,这个樵夫就是如此。看他唱的山歌“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用语随意而讲究,意境古雅而深沉。《西游记》全书,多有高人,看官不可不察。
翠云山是怎样的呢?我们借悟空之眼看一下:
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山莺野鹤、碧梧乔松、猿啸鸟啼、彩凤苍龙、白云缭绕、藤葛丛生,可以说既清新雅致又幽静飘逸,妙似仙界,却是人间。铁扇公主当真不俗。
我们再拿其他两个女妖怪的住所和翠云山比较一下。
白骨精所在的白虎岭是:“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金鼻白毛老鼠精所在的陷空山是:“顶摩碧汉,峰接青霄。周围杂树万万千,来往飞禽喳喳噪。虎豹成阵走,獐鹿打丛行。向阳处,琪花瑶草馨香;背阴方,腊雪顽冰不化。崎岖峻岭,削壁悬崖。直立高峰,湾环深涧。松郁郁,石磷磷,行人见了悚其心。打柴樵子全无影,采药仙童不见踪。眼前虎豹能兴雾,遍地狐狸乱弄风。”这一比较更能看出铁扇公主格调和品位的与众不同。
悟空借扇子,罗刹女不乐意,说悟空害了自己的孩子红孩儿。悟空辩解说红孩儿得了正果。
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人们很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是不是快乐。红孩儿是当山大王舒服还是当善财童子舒服,这个问题不是悟空说了算,还是得去问红孩儿本人。而一个母亲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多么堂皇的理由都太残酷。
看悟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一个并不是什么坏人的女人的麻烦,我有些看不下去了。钻入人家肚子里已经够不厚道了,装扮成人家老公占人家便宜就有些不入流了。
“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土地当行者面不称老牛为魔王,而称大力王,足见老牛威风。
悟空去找牛魔王。只见“龙潭接涧水长流,虎穴依崖花放早。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老牛居住的环境不亚于黑熊怪。
长相丑陋且不懂得怜香惜玉的悟空成功把老牛的情人玉面狐狸吓跑。
却说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兰心吸吸,径入书房里面。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这女子没好气倒在怀里,抓耳挠腮,放声大哭……
“粉汗淋淋”和“兰心吸吸”八个字我觉得可同写杨贵妃的“一枝梨花春带雨”相较一观。虽然一个是落泪一个是出汗,但同样性感迷人。而后面的“倒在怀里,抓耳挠腮”则把个撒娇使性的玉面狐写活了。吴承恩写人,三两笔就是一个人物。“丹书” 是道教炼丹之书。牛魔王独占一方成霸主,红袖添香夜读书,既有事业追求又有爱情滋润,既霸气又文艺,真是春风得意,羡煞旁妖。
老牛出洞和悟空理论。书中写道:“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牛魔王没有虚度光阴,早已练就一身本领。二人相斗百十回合,未分胜败。老牛不愧“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不故步自封,不浅尝辄止,苦练本领,追求卓越,牛魔王是一个律己甚严、忧患意识极强的妖怪。
后来乱世山碧波潭有人来请吃饭,老牛从容赴宴,压根没把悟空当回事儿,而且从老牛被请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牛是有一定的交际圈子的。
有功夫,有家产,有妻子,有情人,有朋友,老牛这日子过得应该说是相当滋润的。直到悟空路经火焰山,老牛的牛生轨迹才被迫改变。
悟空变成老牛的样子把扇子骗走,老牛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变成八戒的样子把扇子骗回。大力王并非一味用蛮力,其实还颇有谋略。
听完铁扇公主诉苦,老牛勃然大怒。老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牛与悟空斗了一夜,悟空都不禁感叹“这厮骁勇”。八戒助阵,三人依然打了个难解难分。老牛当真是恼了。二人赌斗变化,原来老牛还有这等神通。看老牛屡屡受制之后嘻嘻一笑,现出原身,真是顶天立地,威猛无匹。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悟空也将身子变大,抡棒便打。读到老牛“硬着头,使角来触”,我有些为老牛心酸。一众神将把一座翠云山围了个水泄不通,爱妾玉面狐被八戒一钉耙打死。
书中写道:
牛王方跑进去,喘嘘嘘的,正告诉罗刹女与孙行者夺扇子赌斗之事,闻报心中大怒,就口中吐出扇子,递与罗刹女。罗刹女接扇在手,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教他退兵去罢。”牛王道:“夫人啊,物虽小而恨则深。你且坐着,等我再和他比并去来。”
牛魔王之前听玉面狐狸说是铁扇公主派悟空来的,立刻说:“那芭蕉洞虽是僻静,却清幽自在。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牛魔王对妻子其实是很认可的,“山妻”的称呼更是似谦实敬。铁扇公主本来对自家丈夫在玉面狐狸那里做家长心有怨恨,但看到悟空变成的牛魔王时已恨意全消,而看到丈夫在与以悟空为首的取经团队的比拼中越发狼狈,则只剩下心疼了。二人一个“满眼垂泪”,一个“你且坐着”,皆动情至极。夫妻之间千般恩重,生死关头互见真心。
老牛是真不想活了。但东南西北都有佛祖派来的金刚挡住,想向上跑,却又被天庭的李天王父子截住。《西游记》全书中牛魔王是唯一一个被佛道两家一起围剿的妖怪。老牛再次变回原身,要最后一搏。三太子砍一剑,老牛就长出一个头,而且还“口吐黑气,眼放金光”。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无头的刑天执干戚而舞的情形,那情形是那样壮烈,令人无法逼视。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书中写道:“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腾挪不动,无计逃生。”
肉体上的剧痛让老牛再也牛不起来了,只得投降。
罗刹听叫,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又见有金刚众圣与天王父子,慌忙跪在地下,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
儿子被带走,丈夫被围剿,自己被羞辱,铁扇公主却还是要换衣服以示郑重,捧扇子以示恭敬,慌忙下跪、磕头礼拜以表谦卑,如此种种,只为救自己的丈夫。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罗刹女却并未置丈夫于不顾,“我夫妻”三个字说得更是甜蜜又令人心酸。
牛魔王也曾对土地愤怒地说:“你这土地,全不察理!那泼猴夺我子,欺我妾,骗我妻,番番无道,我恨不得囫囵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怎么肯将宝贝借他!”
其实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何况双方还有莫大的冤仇。但是因为火焰山阻在四众西行途中,就必须得借。
铁扇公主和大力牛魔王并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甚至还用宝扇造福一方百姓。但最终还是在政府军的围剿中缴械了。孙悟空踢下炉砖祸害百姓这么些年没人过问,靠宝扇下雨以得奉养的铁扇公主一家却被逼入绝境。没办法,谁让你不在体制之内呢?
老牛被牵走了,火焰山被扇熄了,四众又踏上了取经之旅。我们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随着他们的脚步向西而去。几乎没有人会去想失去儿子、丈夫和赖以生活的火焰山的铁扇公主,该如何度过她的孤独岁月。
我们的关注点其实是很小很小的,哪怕有悲天悯人之心者也多半如此,所以自然会忽略掉很多悲喜。虽然那悲喜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就是他(她)的整个世界。不知道铁扇公主再想到丈夫跟人家你死我活比拼前对自己说的那句“你且坐着”时是微笑,还是流泪呢?也许先是微笑,接着便是潸然泪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