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痴狂霍匡九
霍桓,字匡九,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母亲对他过于爱惜,从不让他迈出家门,结果这孩子都已经十三岁了还分不清自己家的亲戚。读了《青娥》的开头,我只能说这娃被他妈妈用养宠物的方式养得还是很成功的。
同乡有个武评事,喜欢修道,进入深山再也没回来。他家有个姑娘叫青娥,十四岁了,美得超出众人。这姑娘小时候偷偷读过他父亲常看的书,结果崇拜上了何仙姑,然后就立志不嫁人了。老的修道很任性,小的学仙一根筋。这家人的故事,可算传奇。
霍桓有点儿瓜,青娥有点儿轴。这样两个人,有交集的话估计结局也是再无交集。可蒲松龄老不正经,非要把他们捏一块儿,才有了这场啼笑姻缘。
有一天,懵懂少年霍匡九在青娥家门外瞥到了青娥,这位瓜男立刻爱上了青娥,而且还爱得很深。文中写道:“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为何不能言?前面已经说了,这孩子有点儿瓜。不过这也不能怨他,是他妈妈的功劳。美丽的青娥像一道闪电把霍匡九处于懵懂状态的感情世界一下子就照亮了。既然自己不知道如何表达,那只能找妈妈。匡九妈知道青娥立志不嫁,对这事儿就不太上心。霍匡九很郁闷,对孩子无比疼爱的霍匡九妈怕孩子郁闷出病来,只得硬着头皮托人去武家提亲,武家人果然没同意。
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武家人不同意,妈妈也没办法。妈妈没办法,霍匡九更没办法。一天,有个道士在他家门口站着,手里拿着个一尺来长的小铲。霍匡九少年心性,问这道士拿着铲子干吗。道士说他的铲子是用来挖掘药材的,东西虽然小,但威力无穷。霍匡九不信,道士拿铲子砍石头,居然像砍豆腐一样把石头砍开了。霍匡九被这铲子迷住了,想买下来,道士把铲子给了他,且分文未取。
我不知道这道士把这么厉害的一把铲子送给这样一个懵懂少年到底是何居心,是觉得这人间太平静、太无趣了吗?
霍匡九拿到了铲子,找砖头石块去试,果然锋利无比。然后,他就很自然地挥舞着铲子穿墙破户来到了意中人青娥的房间。这娃根本不考虑这样乱闯民宅是不是犯法,他的行为实实在在地匹配了他的智商。
青娥已经熟睡,霍匡九脱了鞋,悄悄爬上了青娥的床,然后,就一把抱住了青娥?错!就凑过去狂吻了青娥?更错!他不拥抱也不亲吻,只是蹑手蹑脚地躺在了青娥的被子旁边,只闻着青娥的少女体香就觉得很满足。然后,他竟因为刚才的拆迁工作过于劳累——睡着了。
唉,这孩子太纯真、太可爱了。
青娥醒来,听到有呼吸声,睁眼一看,见有亮光射入房间(霍匡九穿墙之功),文中写青娥:“大骇,急起,暗摇婢醒,拔关轻出。”“骇”和“急”是正常反应,“暗” 和“轻”则看出青娥的从容镇定,青娥姑娘比呆瓜霍匡九可要成熟多了。
丫头和老妈子一同点着火把拎着棍棒来到小姐的卧房,“则见一总角书生,酣眠绣榻”。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霍家的公子霍匡九。婢女们把他推醒,他急忙起来,目光灼灼像流星一样,好像不怎么害怕,只是羞答答地不说一句话。咱们前面已经说了,这不能怪这孩子,这孩子被宠得有些失语症。婢女们都说他是贼,吓唬他,责骂他,他才哭着说:“我不是贼!实在是因为我太爱小姐,想看看她的美丽容貌。”一个动辄不知道怎么表达的人,哭着说出这样一番话,当真是真情流露。
大家要把这事儿去告诉夫人,青娥低头沉思,好像不愿意。婢女们知道了青娥的意思,都说:“这个人的名声门第,倒也不玷污小姐,不如放他回去,让他们托媒人来说亲。等明天,就告诉夫人说昨夜遭了强盗,怎样?”小丫鬟们的悟性和口才一点儿不逊于《西厢记》中的红娘。
青娥没说话,婢女们就让霍匡九快走。霍匡九向众人索要小铲子,他这个要求太可爱了。婢女们的回答更可爱,她们笑着说:“傻小子!还忘不了凶器!”霍匡九看见青娥枕边有一个凤钗,就偷偷装进袖中。婢女看见了,急忙告诉青娥,青娥不说话,也不生气。一个老妈子拍着霍匡九的脖子说:“别说他傻,心眼儿机灵极了!”就拉着他,仍然让他从墙洞里钻了出去。这老妈子对霍匡九的评价让我笑喷了。
懵懂纯真的霍匡九,机灵活泼的小丫鬟,世故温暖的老妈子,芳心暗许又一本正经的青娥,个个有趣,个个好玩儿,这样一群人碰到一起,读者有福了。
霍匡九手持小铲来到心上人身边,读者以为他会有所行动,没想到他只是静卧其旁。丫鬟、婆子拿着棍棒前来,读者以为霍匡九免不了要挨一顿暴打,没想到却被这样礼貌地遣返回家。节奏有张有弛,情节出人意料,令人回味无穷。
青娥三次不说话,看得出有些被霍匡九的痴情打动。一个少年,拿着把铲子大费周折来到你身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是想看看你的容貌。搁谁身上,也会有些小感动吧。冯梦龙《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里,卖油郎秦重攒了一年的血汗钱,想用来换取与花魁娘子莘瑶琴的一夜欢好。结果那天瑶琴醉酒,秦重并没有趁机实施自己的想法,而是细心体贴地照顾了瑶琴一夜,包括为对方处理醉酒后呕吐的污秽之物。瑶琴也因此爱上了他。
追爱,从来都不是一味地穷追猛打,更重要的是对对方的一颗敬爱怜惜之心啊。
霍匡九回到家,不敢如实告诉母亲,只是嘱咐母亲再托媒人到青娥家去提亲。母亲不忍拒绝他,便到处托媒人,急着为儿子另选良配。青娥知道后又急又慌,暗暗让心腹给霍母透露风声,看来青娥姑娘是真的动情了。再者说丫鬟、婆子都知道霍匡九睡自己的床上,按当时的传统观念,不嫁他又能嫁谁呢?
霍母非常高兴,托媒人去武家说亲。恰巧有个婢女泄漏了那天晚上的事,武夫人感到很耻辱,非常气愤。媒人一来,她用手杖戳着地,大骂霍匡九和他母亲。媒人害怕,逃了回去,把详情告诉了霍母。霍匡九的母亲也很生气,见了武家的亲属,便宣扬他儿子睡在青娥床上的事。青娥听说后,羞愧得要死。武夫人也很后悔,却没法堵住霍母的嘴。青娥暗自让人去婉转地告诉霍母,发誓说自己非霍匡九不嫁。霍母很感动,就不再说了。但是两家的亲事也就此搁浅。
青娥妈不分轻重,霍匡九妈不知进退,霍匡九又傻乎乎的。唉,也真难为青娥姑娘了。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已成僵局。但蒲松龄总是有办法的。县令见霍匡九文章不错,问他结婚了没有。霍匡九说喜欢青娥,但娶不成。县令把这事儿揽了过来,派属下带着礼品去青娥家提亲。青娥妈顺坡下驴,同意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过了年,霍匡九把青娥娶进门。青娥一进家门,就把小铲子扔在地上说:“这贼寇用的东西,快拿回去吧!”霍匡九笑着说:“不能忘了媒人。”小两口洞房秘语,妙趣横生。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可以结束了,但是文章却异峰突起,再次出乎我们的意料。
青娥为人温厚善良,沉默寡言。一天三次拜见婆母,其余时间只是关门静坐在书房里,不太留心家务事。婆母有时因红白公事出门到别的地方去,她便事事过问,且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青娥是一个深藏不露、进退有度的好儿媳,比她的婆母强多了。
过了一年多,青娥生了个儿子,她把孩子委托给乳妈照料,好像不大关心似的。又过了四五年,青娥忽然对霍匡九说:“我们的美满姻缘到现在已经八年,如今就要长久分离了。有什么办法呢?”霍匡九惊讶地问她怎么回事,青娥默默地一句话不说,妆扮好了拜见了婆母,接着转身回到屋里。霍匡九同母亲追到房中问她,她已躺在床上咽了气。
为什么不关心孩子?为什么说死就死?蒲松龄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青娥死了一年多,霍匡九妈因思念青娥得病,霍匡九也苦苦思念着青娥。有一次霍匡九到山中去,竟意外地看到了青娥。青娥惊奇地问:“郎君,你是怎么来的?”霍匡九顾不上说话,抓着她的手呜呜地哭了起来。当年因为难以辩解而哭,而今因为久别重逢而哭。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此情此景,又有哪个男子不会泪湿青衫?
青娥劝住他,问起婆母和儿子,霍匡九就把家中的苦处述说了一遍,青娥也惨然泪下。原来青娥已成仙人,当年所埋葬的,只不过是一根竹杖。青娥带霍匡九去见父亲,蒲翁之前交代青娥的父亲入山修道不返,原来在此。此草蛇灰线技法,真是妙哉。青娥父亲对女婿表示欢迎,却不让二人同房,说会玷污了自己的洞府。面对仙人岳父,霍匡九一点儿都不畏惧,他义正词严,把老岳父说了个理屈词穷,“儿女之情,人所不免”,可谓掷地有声。青娥父亲骗霍匡九说同意让女儿跟他走,没想到,他刚一出门,岳父就把门关死回去了。霍匡九回头一看,只见四周都是山岩,看天上斜月高悬、星斗稀疏,他由悲伤变为怨恨,对着石壁号叫,始终无人应声。他气愤至极,从腰中拿出小铲,奋力挖凿石壁,边挖边骂,瞬息间已凿进三四尺。手舞小铲、为爱痴狂的霍匡九,酷极了,也可爱极了。
岳父无奈,只得让青娥跟霍匡九回家,再不同意估计他的仙洞就被霍匡九挖塌了。霍匡九和青娥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两次挥舞小铲,都是为了见到自己的爱人,只不过第一次还略显懵懂,第二次却执着非常。曾经的霍匡九无比纯真,纯真得像一张白纸,一派天然,让人啼笑皆非;现今的霍匡九无比痴狂,狂放得像那把疯狂的小铲,无坚不摧,让人油然生敬。
真正的爱情,原本就应该是无坚不摧的啊!
合上书卷,我的眉梢、眼角依然全是笑意。眼前好像就站立着这样一个男子,他腰间的小铲子锃明瓦亮,冒着温暖的寒光。
我也想拥有一把这样的小铲子,若有人惹怒了我,我就可以晚上挥舞着小铲来到他的床前,把铲子放下,掀开被子,然后用手去狠狠地——挠他的胳肢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