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无少年——听《行歌》

出走半生无少年——听《行歌》

成长是一场冒险,迷途的人先上路。年少时处处风景,不想回头。成长是一场游戏,勇敢的人先开始。跌撞再慌张前行,不说回头。行歌,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喃喃低唱,走过人潮汹涌忽然止步。怎么,热烈时一步倦怠一步回望阑珊处,从前轻狂绕过时光。

成长是一场失去,肩负枉然的意义。无论你懂得与否,不能回头。从哪来要往哪去,曾听爱的人说起。就此匆忙的错过,不必回头。行歌,在恍然半生的好景里不再多想,走过平淡日常忽然止步。怎么,伶仃时一步漠然一步回首梦尽处,从前轻狂绕过时光。行歌,谁在一边走一边唱一边回头张望,有些苦涩始终都要去尝。怎么,这些年不会失望也不太提及过往,从前轻狂绕过时光。让我们彼此分享互相陪伴吧,一起面对人生这一刻的孤独吧,从前轻狂绕过时光。

陈鸿宇,中国内地民谣歌者,1989年生人。听到他那首《一如年少模样》是在2019年。他唱“昨日担当,昨日敢想,昨日转眼就跌撞”,他唱“后来奔忙,后来失望,后来他乡即故乡”,可谓无奈、可谓悲伤。歌词讲究对称且长短错落,意境古雅、立意非俗。“困饱两餐,诗写云上,早春一去又如常。刻骨于雪,失落于风,长情意在夜雨香”,这样的句子让人一听就会爱上。“故事易写,年岁难唱,最是此刻不枉”,这样的句子则让人一听就有共鸣。

好的歌者总是能够轻易打动听者的心。

如果说《一如年少模样》唱的是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那么这首《行歌》则写的是人在成长路上的感悟与思量。

成长是一场冒险。我们往前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在尝试,所以有人说人只能活一世的话等于没活过。意思是人活一世,必然会走很多弯路,可人又无法给下一辈子的自己做提醒,所以这辈子活的价值一定没有最大化,相当于没活过。由此得知,每一个成长路上的人,其实都是迷途者,他们不断向前去,对年少时的处处风景也不想回头去望,他们认为前面会有更多更美的风景。可是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

成长是一场游戏。可是我们不能像魂斗罗战士一样拥有三十条命或哪怕三条命,不能像电脑游戏界面所说的那样“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我们只有一条命,当然无法重新来过,所以只能在跌跌撞撞里摸索、慌慌张张中前行。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说回头,只好一条路走到“Game Over”。

成长是一场失去。因为我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错过生命中的一些美好。无论我们是否懂得我们失去的可能是一生中最不应该失去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回头。

听完陈鸿宇所概括的成长的含义,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唏嘘不已?

说好了不回头,但在草长莺飞这样美好的季节、人潮汹涌这样热闹的时刻,歌者却忽然止步,回头去看自己的年少轻狂。本来,这草长莺飞可能正是歌者想要的风景,这人潮汹涌可能正是歌者想要的热烈。本来有这两者为伴,歌者应该还像从前一样不去回头。但歌者就这样停了下来,并深深回望。歌者为何如此?歌者没有说。也可能是想说而说不出,所以他用了“怎么”两个字。像在问自己,也像在问听者。

在风景与热烈中止步,也在恍然半生后的平淡日常里止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回望来路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行歌,谁在一边走一边唱一边回头张望?”谁呢?应该是每一个赶路的人吧?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谁不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边行走、边领悟呢?我们一边走,一边唱。前望荆棘密布,我们勇敢前行。当我们披荆斩棘、登顶荣耀的时候,蓦然回首,已然暮云四合。高天不语,厚地无言。我们收获的是否一定就比失去的多呢?抑或说收获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失去?失去本身是否也是一种收获呢?

人生的非重复性,让我们无奈无助,却也催发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哲理化思考。

“有些苦涩始终都要去尝”,因为别人告诉你那是苦的你也必须自己体验过才有意义。人生的意义,本来就是来过、看过、懂得过,活过、爱过、追寻过啊!

在这样边行走边成长、边失去边懂得的人生路上,我们更应该彼此分享,互相陪伴,一起面对人生的孤独。

人生不仅孤独,而且无常。天气预报可以预报风霜雪雨,命运却无法预报。所以在这无常的命运面前,我们更应该相亲相爱。

陈鸿宇嗓音低沉、磁性十足、不急不躁、娓娓道来,颇有行吟诗人的风范。而背景声中的吉他与鼓点又颇能感染人的思绪。

谁能行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更多的应该还是我们回不去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感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