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查士丁尼大灾疫的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3.2 查士丁尼大灾疫的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普罗柯比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病人发病的症状。大灾疫暴发的时候,患者多表现为神志不清、精神不振。患者在受到灾疫影响之后,与正常人相比,感觉眼前总是呈现出一种虚幻的景象,总是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受此影响还会经常发生自残和自虐的事情。此外患者大腿处的淋巴发肿且呈现出腐烂的表象。有这些表象的人其往往会变得骨瘦如柴,而且高烧不退、腹泻不止,患者身体上大多会出现一些红斑。刚得这种病的时候,患者只是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现出红斑的迹象,待一段时间之后,先前出现红斑的地方开始溃烂,最后患者就会因为身体溃烂、精神失常而死亡。

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先是突然发烧,有的人是突然从梦中惊醒,还有的人是在走路时或在其他场合突然出现发烧症状。有的人皮肤的颜色没有变化,一直处于低烧状态,也没有发炎,发烧使人四肢无力。但是医生不会认为发烧有什么危险,得此病的人也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会死掉。一些人会在头一两天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膨胀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身体的腹股沟部位,有的在腹部以下,有的在腋窝处、耳朵侧面和大腿的各处。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说明他已经被感染了。此后病人的症状就有明显的不同了。普罗柯比认为:“我不能肯定能从身体的哪些部位找到不同病症的原因,或许实际上它是遵照上帝的意愿把疾病带到人间来的。”一些人随之而来的是沉沉昏睡,另一些人则是强烈的精神错乱,这两种情况都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典型症状。那些被鬼怪附身的人忘记了所有的熟人,持续昏睡。如果这时有人照顾,他们便可以在昏迷的情况下进食,而没有人照料的病人则会因为饥饿而死亡。那些精神错乱的人要忍受失眠的痛苦,他们被可怕的幻象所折磨,认为有人要来杀他们,就变得异常激动,到处乱跑、大声喊叫,而护理他们的人则会精疲力竭、难以忍受[7]

当时的很多医生或其他人都不认为这种疾病是通过与病人或尸体接触而传染上的。因为有很多焚烧尸体和照顾病人的人都坚持下来而没有被传染,而不可思议的是其他人却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感染上了,而且不久就死去了。[8]但他们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当病人躺在床上或在地板上翻滚时,他们要不断地将其拉回原处;当病人拼命地要冲出房间时,他们还得连推带搡地使其回来;当附近有水源时,病人就要跳下去,有些人都跳到海里去了,不只是因为他们口渴,而是他们头脑中疾病的状态所导致的。他们不能顺利进食,吃东西很费力,许多人因为无人照料,或者是饥饿而死,或者是从高处跳下去摔死。至于那些既不昏迷、精神也不错乱的患者,他们腹股沟处的淋巴结由膨胀变成腐烂,患者因不堪忍受痛苦而死。在所有的病例中,死亡都是最终的归宿,但有些人因为精神错乱而失去了知觉,所以没有感受到这种痛苦。医生们也对此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病症的病因,他们猜测这种疾病的病灶在腹股沟处,便决定检验死者的尸体,切开一些肿块后,发现里面长着一种痈疽。一些患者很快就死去了,另一些则在几天后死去。而那些身上长满小扁豆状黑色脓疱的人活不过一天也死去了,还有很多人吐血而死。有些从痛苦中坚持活下来的幸存者说有很多注定要死的人也都活下来了。这种疾病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所有病例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例如,一些人因为洗澡而减轻病情,而另一些人则因洗澡而病情加重;虽然没有得到照顾的病人死亡的很多,但也有幸存者,各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取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9]普罗柯比认为:“实际上从这件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既没有发现救治自己的办法,也没有发现预防该病或是减轻患者病情的办法;痛苦在不知不觉中来到,能够恢复健康也并非基于外部的原因。”

对于妇女而言,如果孕妇得上这种病则是必死无疑的,一些人死于流产,另一些人则在生产的时候就死了。据说有三个女人在分娩后活了下来,而她们的孩子全部死亡;另外有一个女人在分娩时死去,而她的孩子却安然无恙。在这些病例中,那些腹股沟淋巴结异常肿胀并破口流出脓水的病人逐渐摆脱了疾病并死里逃生,显然痈疽由此找到了排放的出口,而这也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标志。如果淋巴肿胀还像以前一样大小,那么可以肯定上述的病痛还不会消除。有些病人的痈脓虽然流出来了,但是大腿却萎缩了,这种病人的淋巴结肿胀没有发展到化脓的程度,肿块还保持着先前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腐烂;有些病人大腿干枯了,尽管肿块还在那里,但没有化脓;还有一些病人虽然得以幸存下来,但他们的舌头被感染了,留下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或发音困难的后遗症[10]

这种疫病在拜占庭城肆虐了4个月,严重感染期大约有3个月。刚开始时死亡的人数仅仅比正常情况下死亡的人数多一点点,死亡率却在不断上升。随后每天死亡的人数达到5000人,后来竟达到10000人以上。起初人们还都参加自己家族死亡者的葬礼,后来社会上一片混乱,完全处于无秩序状态,有的奴隶死了主人,有的富人没了仆人,或死或病,还有很多家庭已经死绝了,出现了城中最显赫的富人也因无人埋葬而暴尸数日的惨相。当所有现有的坟墓中都已装满了尸体后,他们便在城中到处挖坑埋尸。到了后来那些挖坑的人因为死亡人数太多而无法一一埋葬,就登上锡卡要塞的塔楼,从打开的屋顶向下扔尸体,尸体横七竖八地堆满了要塞的所有塔楼,结果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股尸臭,城中居民痛苦不堪。[11]

大灾疫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葬礼仪式能免则免。亡者不能由送葬队伍以通常的仪式护送,也没有赞美诗唱给他们听。人们只是抓住死者的肩膀拖到海边后扔下去就算了,有的尸体被堆在小舟上,任凭它随便漂到什么地方。大灾疫也使得人性善的方面得以彰显,过去分属于不同党派的人们都尽弃前嫌共同埋葬死者。那些过去以卑鄙手段追求享乐的人,逐渐摆脱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堕落奢靡,勤奋地担负起救济的职务。这不是因为他们最终学聪明了,也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变成了品格高尚的人—  人们天生固有的品格或者在后天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除非真的有神灵降临到他们身上—当人们面临即将来临的死亡,不可抑制地陷入恐惧,很自然地就做起了善事,学会了尊敬、爱戴他人。当他们病好之后,认为自己安全了,咒语已经转到别人身上去了,于是他们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一次回归善良本性、不再邪恶,不再从事各种非法活动。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神意的安排,挑选品行最坏的人,让他们感受死亡的威胁,然后再让他们得到解脱,这样的事情后来真的出现了。[12]

普罗柯比继续写道:拜占庭的大街上人迹稀少,那些幸运的健康人都待在家里,或照顾病人、或哀悼死者。如果碰巧有个人从屋里出来,那么他就是在拖一具尸体。各种各样的工作都停止了,手艺人放下了手里的活计,每个人手中的工作都停止了。实际上城市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饥饿,城中急需足量的面包和其他食物,很多病人的死亡原因多半是缺少食物而并非疾病。在拜占庭,你不可能看到一个穿着斗篷的人,尤其是当皇帝也病倒之后,在这个统治着整个罗马帝国的城市里,每个人都穿着仅能遮羞的衣服待在家里[13]。这就是罗马帝国的大灾疫在拜占庭流行期间的情况。

查士丁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来缓解灾难带来的不良后果。尽管灾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身为帝国皇帝的查士丁尼也采取了有效的救助措施。比如分发粮食、拿出现金救济灾民,等等。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塞奥佐罗斯,他负责向皇帝传呈臣属国的文书,并将皇帝的意愿再传达给他们。因此幸存下来的人开始分别负责其亲朋的埋葬。而当资金不足时,皇帝亲自将自己的财产分发给灾民。塞奥佐罗斯分发了皇帝的拨款之后,他也为掩埋无主尸体而自己掏腰包[14]

在大灾疫发生的时候,由于人口死亡众多,产生了大量无人认领的尸体。于是政府就采取了就地掩埋的方式。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掩埋尸体的工作变得非常繁重。为解决城内尸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查士丁尼于命令在金角湾的加拉塔地区挖了几十个大坑用来掩埋死尸,每一个大坑大约能够掩埋70000具尸体。尽管掩埋尸体未必是一种控制灾疫的有效措施,但在当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客观上起了一定效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