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武斌.人类瘟疫的历史与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建中.世纪大疫情[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3]伊恩珍尼佛·格雷恩.天花的历史[M].徐珊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普罗柯比.战史[M].崔艳红,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6]巴巴拉· W.塔奇曼.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M].邵文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7]杨大路.震惊后世的骇人天灾:恐怖大瘟疫[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

[8]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M].余新忠,毕会成,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9]毛利霞.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0]刘滴川.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

[11]饭岛涉.鼠疫与近代中国:卫生的制度化和社会变迁[M].朴彦,余新忠,姜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2]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13]焦瑞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J].近代史研究,2006(3):106-124.

[14]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9-45.

[15]王玉林.清末东北鼠疫中的众生百态[J].黑河学刊,2010(9):70-72.

[16]周德浩,李阳,陈晓农整理.“东北大鼠疫”纪实[J].文史月刊,2011(5):4-9.

[17]李晓光.1348年黑死病与欧洲文艺复兴[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42-45.

[18]马克·哈里森,邹翔.疾病的漩涡:19世纪的霍乱与全球一体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2):15-20.

[19]刘文明.全球史视角下的1918年大流感[N].光明日报,2020-03-11(16).

[20]刘园园.天花:第一个被消灭的传染病“大魔头”[N].科技日报,2020-05-12(01).

[21]刘少才.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晚清东北大瘟疫与年轻总医官伍连德[J].档案天地,2020(2):27-31.

[22]陈志强.地中海世界首次鼠疫研究[J].历史研究,2008(1):159-175.

[23]崔艳红.查士丁尼大瘟疫述论[J].史学集刊,2003(3):50-55.

[24]刘榕榕,董晓佳.试论“查士丁尼瘟疫”对拜占庭帝国人口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58-161.

[25]陈志强.公元6世纪地中海大瘟疫的应对策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84-192.

[26]夏明方,康沛竹.20 世纪中国灾变图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戴维·基斯.大灾难[M].邓兵,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8]霍华德·马凯尔.瘟疫的故事[M].罗尘,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9]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0]杨红林.历史上的大瘟疫[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1]约翰· M.巴里.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M].钟扬,赵佳媛,刘念,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32]罹疫祸者计已四千余人[N].盛京时报,1911-01-13(05).

[33]南海崔羡元.为防疫事敬告同胞之业西医者[N].大公报,1911-01-15(03).

[34]东三省新闻·奉天·戏园呈请弛禁[N].盛京时报,1911-02-17.

[35]甄橙.痘灭天花[N].山西科技报,2000-08-19.

[36]方陵生.黑死病真的与老鼠有关吗?[J].世界科学,2004(6):39-41.

[37]周同.被瘟疫灭亡的明朝[J].健康大视野,2005(1):58-59.

[38]吕厚量.改变了雅典命运的瘟疫[J].世界文化,2009(11):46-47.

[39]许朝阳.爱伦·坡《红死魔的面具》的叙事解读[J].东岳论丛,2011,32(8):90-93.

[40]邱云飞.明代瘟疫灾害史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73-76.

[41]钟悟.人类与瘟疫的较量[J].今日科苑,2012(22):70-72.

[42]黄艾禾.老鼠“消灭”了明朝?[J].百姓生活,2012(6):60.

[43]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J].科学大观园,2013(9):68-69.

[44]陈小凤.《东方杂志》对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的关注[J].德州学院学报,2013,29(3):83-85.

[45]陈水仙.人类与病毒艰难作战:动物的警告[J].世界博览,2014(17):44-47.

[46]刘文明.十九世纪上半叶霍乱流行的全球史审视[N].光明日报,2015-3-28(11).

[47]于赓哲.弥漫之气:中国古代关于瘟疫“致”与“治”的思维模式[J].文史哲,2016(5):126-138.

[48]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J].德州学院学报,2016,32(1):82-87.

[49]张麒.《红楼梦》中的生活方式启示[N].深圳特区报,2020-03-24(B03).

[50]殷俊燕,梁屹峰.抗战时期云南的霍乱防控(上)[N].云南日报,2020-3-6(07).

[51]肖伊绯.“战疫神兵”伍连德—1910—1911年东北鼠疫扑灭记[J].寻根,2020(2):13-21.

[52]卢娜,周一泽.从避疫到防疫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J].财富生活,2020(5):26-27.

[53]一颗青木.那场改变世界的流感[J].视野,2020(7):15-18.

[54]晔旻.从流行病学调查开始霍乱:压制“19世纪的世界病”[J].国家人文历史,2020(8):36-43.

[55]崔占龙,夏泉.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举措及评价—以1932年霍乱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3):24-32.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7]明末大鼠疫[J].教学考试,2020(26):61.

[58]吴春妍.浅析古代欧洲瘟疫的流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59]王晓杰.自然灾害与中东城市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