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霍乱的暴发
霍乱最初出现在印度和孟加拉的部分地区。但仅过了几十年,霍乱便从这些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1817年8月,霍乱在孟加拉的杰索尔出现,随后蔓延到加尔各答,一年后整个印度都暴发了霍乱。早在1817 年之前的印度本土,虽然严格的习俗曾经相当成功地把霍乱传播限定在印度朝圣者中间,但它还是通过船只由东南亚传播到了中国等地。1820年后,霍乱沿着两个方向向外扩散和传播。1820—1822年,霍乱向东到达曼谷、马尼拉、爪哇和中国东南沿海,后经长崎进入日本;在西路方面,霍乱首先到达阿曼,后经波斯湾进入巴格达和叙利亚,再经里海传到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印度洋上的岛屿桑给巴尔和毛里求斯也在1823年出现了霍乱。[1]到了1824年,由于气候异常寒冷,暂时阻隔了疫情的传播,这是霍乱在亚洲地区第一次大范围地传播流行。
实际上这只是19 世纪30 年代霍乱开始大流行的前奏,第二次才让霍乱真正成为全球性的疫病。1826年,霍乱再次在孟加拉暴发,并很快扩散到整个印度大陆,后很快到达阿富汗、波斯和俄罗斯的奥伦堡,随着俄罗斯对波斯的战争(公元1826—1828年)、对土耳其的战争(公元1828—1829年),以及1830—1831 年镇压波兰起义等一连串军事行动,又把霍乱带到巴尔干半岛上,从这里通过商船到达英伦三岛。1830年,霍乱进入阿斯特拉罕,并沿着河流到达察里津、喀山和莫斯科地区。1831年,霍乱向西传播到布列斯特、格罗德诺、华沙和圣彼得堡、柏林和维也纳、汉堡,经北海传播到英国的桑德兰。1832年,霍乱已经在伦敦、巴黎、柏林等西欧国家蔓延开来,并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的蒙特利尔、纽约等地,而后又进入拉美地区。从另一条传播路线来看,霍乱经波斯进入阿拉伯半岛,再从麦加到达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亚非国家。
第三次全球性霍乱暴发于1839—1856年,从孟加拉国出发,向东到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东南部,再传到中亚、阿富汗和波斯。西路线从孟买传到美索不达米亚、汉志、里海沿岸,然后继续沿着第二次霍乱传播的路线到达西欧,再到达美国;一路由汉志传到埃及,经北非传到突尼斯。1850年,霍乱传入加勒比海地区。1855年,葡萄牙人将此病毒带到巴西,由此南美洲也未能幸免于难。[2]
第四次暴发从1863年开始,沉寂一时的霍乱又死灰复燃,这次霍乱大流行历时十余年,到1875年才逐渐平息。1881年,霍乱又由印度开始猛烈流行,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埃及、德国和俄国,后传至世界各地,北美洲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死亡人数大大减少;而在非洲和南美洲,死者不计其数,这是霍乱的第五次世界大流行。
进入20世纪之后,影响较大的霍乱又发生了两次。20世纪初,霍乱在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蔓延开来,而欧洲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而幸免于难。1961年,霍乱第七次传播,从印度尼西亚开始,后在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地区扩散开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进入非洲。至今,霍乱在一些非洲国家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到19世纪上半叶,霍乱成了世界性疾病。从一开始它仅仅只是孟加拉的地方性疾病,但是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加快,霍乱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和欧洲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的殖民扩张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政策促成了霍乱这种地方性疾病全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