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情景再现

小刚是一名高中生,因为学习比较忙,便两个星期回家一趟。一次回家之后,小刚和从小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出去玩,在经过村东头的小河时闻到一股臭味,河面上漂着很多不明固体。小刚心想:这条河以前很清澈,自己小时候还经常到这条河里捉鱼游泳呢,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回家之后,小刚便问妈妈,为什么村子里的河水现在这么脏?妈妈回答道,河流的上游开了一家养猪场,平时养猪场的废水和杀猪之后留下的污水都排放到了这条河里,才导致河水现在又脏又臭。那么,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依法解答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并且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是国家的一项义务和职责。《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在本案中,养猪场向河流排放污水的行为已经违法,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每个人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小刚在知道养猪场非法向河流排放污染物之后,应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而不能听之任之,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环境的好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味地寻求发展而不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只会导致人类自食其果。

条文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

总结提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违法破坏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生态环境的好坏和我们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广大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发现有人破坏生态环境时,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