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情景再现

小王是一名14周岁的初中学生,从小就不喜欢学习,经常逃课,父母为此经常打骂小王。一次,小王逃课之后,老师让小王将其家长叫来,小王为了避免再一次受到父母的打骂,竟然直接离家出走了。在离家出走之后,小王手里的零花钱很快就花完了,为了避免饿肚子,小王决定抢钱。小王为此买了一把菜刀,在深夜的时候走进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当时一个女员工在值班,小王拿着菜刀威胁她,要她将收银台的钱全给他,女员工因为害怕将钱全都给了他,小王在抢了钱之后迅速逃走,该店老板得知后报了警。警察凭借监控很快就找到了小王,并且也通知了小王的家人,小王的父母表示愿意对一切损失进行赔偿,但是当警察告诉小王父母他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时候,小王的父母傻了眼,他们认为小王还没有成年,不需要负刑事责任。那么,未成年人犯了抢劫罪究竟该不该负刑事责任呢?

依法解答

本案中,小王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尽管小王未成年,但是小王依然需要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由此可见,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是部分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法律规定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有以上八种犯罪行为的负刑事责任,而抢劫罪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国法律之所以对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进行年龄的划分,是因为考虑到未成年人在心智上尚不成熟,对一些行为的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存在不足。但是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能够判断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例如抢劫,14周岁至16周岁年龄阶段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正确判断这是违法行为,所以此时如果再以未成年为理由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话,就有些牵强。本案中,小王明知抢劫是犯罪行为但依然为之,需要负刑事责任。

条文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结提示

抢劫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对抢劫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就告诫了众多的青少年,年龄不是犯罪的保护伞,犯罪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定要珍爱生活,远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