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与编排:自我创作的方式

书写与编排:自我创作的方式

沈彩的《春雨楼集》在形式与内容皆可谓翔实且多样。一旦有心留意并亲眼目睹(encounter materially)她对文学书写和誊钞书法的意兴勃然与情趣盎然,这就不难解释何以如此了。《春雨楼集》共十四卷,依序分为赋一卷(第1卷、7篇) (90) 、诗六卷(第2—7卷,253首)、词二卷(第8—9卷,66阕)、文二卷(第10—11卷,10章)、题跋三卷(第12—14卷,61则)。此集刊刻于沈彩而立之际的1782年, (91) 收录了她过去十五年乃至更久的诗词文赋与手书墨宝的创作实绩。诚然,该集可被视为是沈彩在艺术与文学成就上集大成之作。文集分体编次,以文类(而非编年)编之凸显她各体皆工的造诣,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阐释。

为了刊刻的需要,沈彩矜持不苟地亲手抄誊了整部文集稿本, (92) 一如她之前誊录缮写陆烜、彭贞隐的词集那样。她在1781年耗时数月方才告竣此事,并在别集中数处留下完成时间节点信息,如卷一末记云“乾隆辛丑(1781年)又五月廿一日,书于荷香竹色亭。卷一终”; (93) 又卷四末记云“七月巧日,薄病初起。菱芡既登,秋海棠盈盈索笑,香韵清绝。御砑绫单衣,写于奇晋斋之东轩” (94) ,誊毕的精确时间节点、之于周边环境的视觉味觉,以及身着布料的触觉感觉,无不尽录其中。最后她于卷七终记之曰:“廿三日,编诗竟写毕。计诗六卷二百五十三首,附录诗十五首。” (95) 胡文楷在《历代妇女著作考》指出沈彩《春雨楼集》“写刊本,是据稿本覆刻……刊本珍贵”。写刊本费资费时费力,但也平添了文学别集的美学价值(参见图1)。 (96)

图1:《春雨楼集》,卷八首页。雕版刻印沈彩(1752年生)手书钞本。馆藏于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