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如下结论:
一、石涛的尊受说虽然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理论来源是佛学思想。石涛吸收了小乘佛学由境相中直接感受以及由感起应、由应生情、由情而受的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大乘佛学自性受的思想。石涛的尊受说谈的是绘画心理问题,同时也触及人生境界的问题,佛学思想在这两个层面上对他都有影响。
二、石涛的尊受说理论重点在于:强调直接感受,强调由这一直接感受的超越,达到直觉的境界,就是自然而然的感悟。石涛的受揭示了天人之间的关系,受有受与授两端。受是人心之受,又是对天之受。就天而言,必因可授而授之;就人而言,不能视天之所授为获取,而应视其为大任,要有担当意识。天地的精神就是蒙养生活,就是创造,人也应不息地创造,这样方能不负天之所任。由此,石涛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其所受,这受就是创造精神。蒙其所受,必有所尊,所尊崇的,就是这种创造精神。
石涛所拈出的受的三个层面的意思是相通的,直接感受是基础,直觉洞见为超越,创造精神是其内核。石涛尊受,就是尊崇自然,尊崇由自然直接启悟的创造,因为自然的精神就是创造精神。
枯木竹石长卷 纸本墨笔 22cm×203cm 王季迁旧藏
石涛提倡受的思想,强调不作,不假思索,无为任运,摆脱传统因袭的力量,摆脱习惯的势力,摆脱理性的干扰,回到无欲无思的境界,回到与自然万物平和无差别的境界,回到天蒙,也就是回到一画。所以尊受的思想是石涛一画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中国美学史上,石涛的尊受说是一崭新的概念,石涛借佛学的概念来讨论绘画创作中的心理问题,其中包含丰富的内容,在中国绘画审美心理理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尤其是其中涉及了感觉、情感、理智在审美过程中的复杂表现,有不少是前人未及的内涵。惜《尊受章》篇幅过短,意思过于跳跃,有些意思言而未明,它的一些意思分散在“资任”“蒙养”“生活”等概念中,而这些概念又很费解,致使“尊受”成为石涛画学理论中又一个晦涩难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