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油茶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低山丘陵地带,系下沉小乔木或灌木。据地质考古学证实,茶类物种在我国已经有百万余年的历史。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我国南方各民族在驯化利用油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文化与特定物种协同演化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传承下来,至今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

湖南永顺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武陵山区腹地,其森林生态系统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该地山高坡陡,耕地少、林地多,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大田农业。该区域各民族先民通过不断试错求对,获得了一套传统生存智慧,建构起了一套以多业态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计方式,即林农复合经营。在这一生计方式中,经过文化与生境交互演化,逐渐形成了油茶林复合系统“四位一体”的生态文化。这一生态文化主要包括观念体系、认知体系、技术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具体而言,其观念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万物平等与和谐共生、物适其用的生态观;其认知体系主要涵盖生物物种认知、生态功能认知、人林共生认知;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不种自生与仿生定植的汰选技术、适度修剪与反复调控的管护技术、复合经营与以用定管的利用技术;其制度体系主要有家族村社共有的产权制度、封山与开禁、草标巡山、惩戒等油茶林管护制度。

2020年1月20日,“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以其鲜明的复合性、活态性、可持续性等特征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是我国首个立项保护木本油料作物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其获得立项保护意义重大。该项目从生态民族学角度跨学科研究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农业文化遗产本体论的突破,即从林农截然分离的单一大田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农林牧副渔复合一体的“大农业”拓展;二是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论的突破,即如何正确对待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现阶段在不同地区和生态系统共时态呈现的,经过不断试错后积淀的不同于传统固定农耕的其他类型农业文化的生存智慧和核心价值;三是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方法论的突破,即如何通过排除优胜劣汰的经典进化论负面效应的干扰,生态民族学通过消化吸收生态学协同演化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原理,深度发掘不同于固定农耕的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实现其当代综合创新利用。

文献梳理分析和田野调查印证,永顺地区各民族文化与油茶林复合系统已经稳定延续数百年,早已形成了协同演化与动态适应关系,实现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文化与特定物种建构的协同演化关系与自然状况下的生物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关系存在实质性差异,集中表现为文化与特定物种的协同演化关系是人为地以多业态复合经营体系为纽带去实现的。在这一体系中,通过文化的主体能动性创造,集中表现为必须建构一整套严密的、节省劳力和资本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虽然发源于古代社会,但同样适用于现在和未来。毕竟油茶林立地环境及其伴生动植物的生物属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获得农业文化遗产立项保护,进而取得从生态民族学角度研究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三个方面的突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喜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学界的高度重视。就当前的学术研究而言,尚且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对不同于固定农耕的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相对薄弱;其二,存在用固定农耕的思维方式来解读和利用历史上本该属于游耕文化的农业文化遗产的误区。有鉴于此,本书旨在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原理和逻辑推理,对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的集观念、认知、技术和制度于一体的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专题研究,以期揭示其科学性、合理性,挖掘其多重功能与综合创新利用的具体路径。

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四位一体”的传统生态文化,是永顺地区各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生存智慧,是永顺地区各民族文化与特定物种兼容互惠、协同共生、协同演化而来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是民族文化适应武陵山区特定生态环境的结果。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弥补自然资源结构缺环、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规避生态系统脆弱环节的生态价值,还有较大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价值。该系统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其一,在当今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引导下,该系统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工艺延长油茶作为经济林的生态产业链;其二,该系统可以激活多业态传统生计方式中的本土生态知识与生存智慧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纳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是一个积极信号,它标志着油茶林复合系统中文化与特定物种协同演化关系的价值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激活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的生态文化,扬长避短,可将文化与油茶林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利国利民的目标。当然永顺地区各民族文化与油茶这一特定物种的协同演化关系仅仅是一个活态案例而已,类似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不仅存在于永顺地区各民族之中,还存在于全国各民族之中。若以此案例为出发点,举一反三,那么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有了更多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范例,其推广价值不言而喻。

作 者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