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度修剪技术
油茶林需要适度修剪。油茶一般是保留原来树形,在油茶幼林期可进行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疏去细弱侧枝,促进主侧枝生长。进入成林以后,修剪主要剪掉重叠枝、交叉枝、枯衰枝、下脚枝、病虫枝及过密枝等。以后每年于茶果收摘后进行轻度修剪。使疏密适度,通风透光,并注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油茶植株管护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载:“茶于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末,滋蔓之草,遏郁之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9]也就是说,油茶林的管护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开始,修剪、培兜、施肥、除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可见,油茶植株管护的技术要求有三:其一,管护修剪时间以每年农历六月开始为宜;其二,对单个油茶植株要“虚其本,培其末”;其三,管护技术目标在于满足油茶生物属性之立地环境的散射光环境就地落实,修剪管护成功的标准是“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即经过修剪和管护,在夏天早晨能够看到油茶植株露水就地滴落。
农历六月,民间俗称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正午时分光照最强的时间段。这个时段是永顺地区各民族乡民修剪茶树林的最佳时机。为了避免油茶植株被伴生树种郁闭,确保其接收到适宜的散射光,要在这一时段内对人工油茶林中的伴生树,尤其是高大乔木进行适度修剪。如果错过这一黄金时间段,则无法准确判断人工油茶林及其植株树形是否适应阳崖阴林环境。永顺地区各民族乡民每年农历六月都要对油茶林进行修剪。村民们以巡山人的草标提示为号,将油茶植株的多余、腐朽枝干剪除,对油茶林中长得过盛过密的伴生植物进行裁剪,有效地提高了人工油茶林的通透性能,确保油茶树健康成长。修剪油茶林时清除的树枝、灌木则成了乡民们家中的薪柴,俗称“砍七月柴”[10]。
值得注意的是,修剪油茶树的枝条以农历六月为宜,但修剪油茶树上的寄生植物却以农历正月为宜。在管护过程中,不仅要把枯枝、病枝剪掉,还要将寄生在油茶枝干上的桑寄生、榭寄生剪掉,以保障油茶树的健康生长。砍掉寄生植物时,“要从寄生植物的吸根侵入部位开刀,先由下向上砍一两刀,然后再扒上往下砍,以篼把油茶的干皮带下”[11]。砍除寄生植物的时间以阳历正月为宜,原因有三:其一,砍除寄生植物时,刀口会伤及油茶树干,正月时分树液流动较慢,伤口容易愈合;其二,这一时间段气温低,空气湿度小,病菌活动力不强,可以减少病菌的侵入;其三,油茶花刚谢,果实尚小,不会由于砍时的震动而堕落。[12]
《北苑别录》中提及的“虚其本”与“培其末”是对具体油茶植株修剪的技术要求。“虚其本”即要砍掉长在油茶植株根部四周的杂草和灌木,确保油茶植株根部通风流畅,避免因过分潮湿而引发真菌疾病。“培其末”即保留健康枝条,及时清理枯枝。如此一来,单个油茶植株树冠部分充分散开,树干部分通风流畅,整个植株得以健康成长。[13]修剪油茶林,可以根据修剪强度分为一般修剪和重剪。通常采取一般修剪,即将散乱的下脚枝、内膛枝、枯枝、病枝及交叉重叠枝、直立徒长枝一一剪去。重剪一般是针对老林、密林,其目的是促发新枝,所以要多保留营养枝,为来年结果做准备。在修剪时,营养枝和结果枝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生长旺盛的大年要剪除部分结果枝,以保证营养供应,防止生理落花落果。生长相对缓慢的小年要多留结果枝。[14]优胜劣汰的修剪机制也能有效刺激油茶树早结实、多结实、不掉果,达到丰产提质的目的。
在人工油茶林的管护过程中,修剪油茶植株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油茶植株生长速度快,必须经常修剪,才能使之成为可用之材。对油茶树修剪得当,不仅可以促进油茶树的繁茂,还可以提高油茶树的挂果率,增产增值。如果修剪不及时或修剪技术不到位就会出现“所结之子,不多,且不能久与孳长”[15]的后果。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着“油茶修剪林相好,枝干粗肥壮春梢。阳光充沛病虫少,花果均匀产量高。看树修剪很重要,刀剪锯子带一套”的谚语,可以窥见,土家族乡民们有自己的一套油茶树的修剪技术。
笔者在古丈县坪坝镇阿菩山和永顺县灵溪镇长光村田野调查时发现,永顺地区老油茶树数量颇多,多为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连片的具有数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油茶林,是土家族乡民世代精心管护和反复修剪的结晶。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仔细观察了这些古油茶树,发现有的古油茶树主干被修剪过的斑痕很细很浅且外形规整,有的却斑痕很深、外形不规整,甚至有的斑痕已然腐烂,最严重的一处甚至腐烂到了主干的中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历次的修剪过程中,操作者修剪技术有别,修剪方法有异,修剪时机或有不当,修剪后伤口处理或有瑕疵。据永顺长光村“老把式”(在此指对擅长经营人工油茶林年长者的称呼)肖某柱与肖某国介绍,长光村那棵有六百年树龄的古油茶树的树干部分有一个严重腐烂的伤口。那是三十年前村民修剪时操作不当,贸然用锯子切割导致油茶树真菌感染且未及时对伤口做善后处理所导致的。[16]可见,油茶林必须适度修剪、用心管护才能确保油茶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否则,就会出现油茶果实锐减,甚至植株死亡的后果。
阿菩山传说中的千年油茶树如图4.3所示。
图4.3 阿菩山传说中的千年油茶树(张祥2020年11月30日拍摄)
永顺县600年树龄油茶植株修剪失当处与恢复处如图4.4所示。
图4.4 永顺县600年树龄油茶植株修剪失当处与恢复处(侯有德分别于2018年11月27日和2019年8月10日拍摄)
在人工油茶林管护过程中,永顺地区乡民们逐渐积累了一套成熟的修剪技术。这套修剪技术是具有科学性的,与现如今林业局提出的油茶修剪的技术要点基本吻合。
(一)修剪方法适度
传统上,永顺地区乡民会根据油茶植株年龄差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整体的做法是,在油茶植株移栽的前三年要修剪旁枝留主干,三年以后则需修剪主干留旁枝和挂果枝丫。具体来说,在栽种两三年后,油茶树干超过80厘米,侧枝形成一定数量和层次,就可以对油茶树进行第一次整形,确定树形的主枝,并定干。在距离地面约20厘米处留选第一主枝,剪去或抹除第一主枝着生点以下的小脚枝;整株留取3~5个间距在5~10厘米之间的、均匀分布的准主枝。最后定干,即在确定若干主枝后,在最上端的枝与干的结合点将生长干截去。截干位置以距离地面60厘米为宜,不可低于50厘米。初次整形一年后,留取的主枝已经充分发育,可进行第二次整形,确定和培养副主枝。一般是在各主枝上距主干约20厘米处选留一根强枝作为第一副主枝培养,由此往上,每隔5~10厘米选留一根副主枝。副主枝方向要相互错开。若整个主枝长度超过50厘米,则可在最前端主枝与副主枝的结合部将顶端截去。如此一来,一年左右,就会基本形成3~4个主枝、9~12个副主枝、侧枝合理分布的理想树形。在修剪时,需一刀从下往上修剪到位。修剪的切口必须上宽下窄,倾斜度不超过5度。修剪完成后,在切口及时涂抹桐油石灰或糯米浆,促进伤口愈合,以保证其后形成的疤痕浅而规整,仅韧皮部微微外拱。
除此之外,湘西土家族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上控下促树冠齐;小枝多,大枝少,合理分布不拥挤,内膛通风光照好,上下内外都开花,立体结果产量高。”其大意是:应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的这段时间内对油茶树进行修剪。修剪时,应砍掉杂乱、多余的树枝,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的树枝要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条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厘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保证最大限度地通风与接受阳光,以达到丰产效果。永顺长光村村民一般在农闲时分,即农历六月、十一二月修剪油茶树。一般先将油茶林中的茅草、灌木丛砍掉,清理好地面,再修剪油茶树上的枯枝、病枝、下脚枝、重叠枝。在修剪的过程中,会尽量保留挂果枝,以增加产量。问及如何修剪老油茶树,长光村“老把式”这样说:
(修剪油茶树)也没什么技巧。就是要观察。那些开花多的、结了好多茶籽的树枝要留下来,那些叶子上有点点(虫卵)、洞洞的,一看就有病,就要把它砍掉。一定要早点砍,要不然树就没得救!底下(树下部分)那些多的要剪掉,其他的就看着剪,反正把它(油茶树)剪得像一把打开的伞就对了。中间空,不容易得病,四周散开,照得到太阳,结的果子也多。[17]
访谈中,报道人“剪得像一把打开的伞”之言,即是对中松外密的理想的油茶树形的生动、直观描述。长光村村民对病虫的处理方法颇为简单,直接剪掉病枝即可。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做法在根治油茶树的病虫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故而在村民间得到广泛推广。
保靖县林业局在指导农户新造油茶林时,就油茶树的“树体管理”的技术要求是:“造林后前3年,抹花芽摘幼果,促进枝梢生长,保持树势旺盛,当树体长到100~120厘米时,在距接口50~80厘米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在20~30厘米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三年选留主枝的基础上,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四五年确定主枝,清理脚枝,将副主枝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三者比例均匀,培育自然圆头型、开心形等丰产树型。”[18]
综观而言,湘西土家族乡民对油茶树的传统修剪方法与现当代林业局指导农户修剪油茶树的技术要点基本相同。可见,湘西土家族乡民修剪油茶树的传统方法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二)修剪时间恰当
为了不影响果实成长,修剪已成年挂果的油茶林需在捡完茶籽后的油茶植株半休眠期的冬末春初进行,最大限度降低油茶植株感染病菌的风险。在永顺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其大意是冬天农户要将油茶树上的病枝、老枝、霉变枝全部修剪掉,以确保主杆枝丫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保持油茶树的繁茂。冬天修剪油茶树,可以保证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进而刺激油茶树挂果。春秋两季则主要修剪油茶树的外层枝丫,提高油茶树的受光面积。此外,夏季可适当修剪油茶树的梢末枝叶,以便剔除多余枝叶,确保足够的阳光照入油茶林下,促进林下农作物与林副产品的生长。
笔者在对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遗产地核心区、灵溪镇长光村“老把式”肖某柱进行访谈时,他明确指出:长光村村民一般会在每年的冬天和五六月修剪油茶。以下是访谈记录:
问:我们村的油茶树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
答:原来老辈人栽的!好多代了,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问:平常如何修剪呢?
答:拿锄头挖,把那些草兜兜挖掉,杂树枝要砍掉啊!修剪得越好,挂果越多,油也越多。现在都不修剪了,越来越不挂果了。
问:一般是什么时候修剪?
答:以前要修剪两次,五六月要修剪一次,冬天腊月要修剪一次。[19]
肖某柱的这一说法与古丈县坪坝镇阿菩山对冲村老油匠张某志的说法相吻合。访谈记录如下:
问:你们是怎么管护这片古油茶林的?
答:我们就是每年修剪两道。
问:什么时间修剪,用刀还是用锄头,怎么修剪的?
答:我们在每年的六七月和采摘油茶籽前后各修剪一次,修完茶树打谷子(我们以前和现在都只种一季水稻),我们用刀修剪(现场展示了修剪动作),不用锄头,要将油茶林中的杂木和茅草修剪掉,在采摘茶籽前要修剪茶树,这样方便采摘。[20]
由此可知,永顺县长光村和保靖县坪坝镇阿菩山村民均是在农历六七月、十二月修剪油茶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长光村村民更加重视锄草、培兜,阿菩山村民更加重视对油茶树的修剪。
现如今,永顺县林业局、保靖县林业局指导农户修剪油茶树时,建议修剪的时间同样为每年的五六月或摘完茶籽后的十一二月。因此,在油茶林的传统管理模式中,定于每年五六月和十一二月修剪油茶树,是符合油茶树生长规律的。
(三)修剪工具准确
湘西永顺土家族管护油茶林所用的工具是刀和剪刀,而不是锄,无论是修剪伴生乔木、油茶植株,还是清理伴生灌木、杂草,一律用刀砍,用剪刀剪,而不轻易动锄。因为盛夏时节油茶植株生命力旺盛,土壤中和油茶植株树干表皮上的真菌、病菌也很活跃,一旦动锄挖地损伤根系,真菌和病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导致油茶植株染病。
总而言之,对油茶树进行科学修剪是管护油茶林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永顺地区广泛流传着“刀砍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桩不藏蚁。病枯赘枝要剪去,上挖下促要整齐。山坡茶树定矮形,山崖平地适当高。便于垦复和摘果,高产稳产有成效”的谚语,是湘西土家族乡民长期管护油茶林过程中积累的生产智慧,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定期修剪油茶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