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要素
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是一个以林业为中心,林下(间)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共同发展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因此,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油茶林及其伴生物种、林下(间)种植物种、林下(间)畜牧养殖业三个部分。
(一)油茶林及其伴生树木
永顺地区独特的地貌地形与气候类型,决定了该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特征。该地区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为主,具有种类丰富、类型多样、交叉分布的特征。受人为开发的影响,该地区也存在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及竹林等。永顺地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用材类树种有马尾松、杉树、金钱松、珙桐、枫树、黄桐、麻栎、银杏、香椿、槐树、樟树等。经济类树种有油桐、油茶、山苍子、木薯、桑树、漆树、白蜡等。山林里野果类品种繁多,主要有野葡萄、猕猴桃、刺梨、三月泡、樱桃泡、酸泡、刺莓、八月瓜、九月瓜、苞谷泡、牛奶泡、空洞泡、龙船泡、秤砣泡、金钩溜、救兵粮等。
油茶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淡褐灰色,平滑不裂。叶革质,椭圆形,有锯齿。秋冬季开花,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大型,白色。蒴果圆球形,有毛,种子1~3枚。产于中国中部,为重要木本油料作物,常栽培。喜酸性土,不耐盐碱。种子榨出的油供食用及工业用;茶籽饼可作肥料或供洗濯,并可杀稻田害虫”[42]。油茶植株可不种自生,易成林成片,生长周期较长,现有新造油茶林2~3年就枝繁叶茂,5~7年就可以挂果采摘,油茶植株喜阴,故永顺地区的农户常常人为种植楠木、香椿树、杉木、松树等高大乔木作为伴生树木。千百年来,在湘西地区广泛流传着“高山松柏核桃沟,沿河两岸杨柳竹;三年粮食五年桐,七年油茶满山红”的民谣,可见松柏、核桃、杨柳、竹、油桐、油茶等长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
(二)林(间)下种植业
永顺地区林地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珍贵中药材、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林果类植物等。具体来说,珍贵中药材主要有土茯苓、天麻、百合等。林中除了生长着无数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外,还生长着大量的菌类美食,如枞菌、茶树菇、木耳、地木耳、羊肚菌、冻菌。藤本植物有青葛藤、黄葛藤、大血藤、爬山虎、千金藤、金银花藤。蕨类植物有毛蕨、乌毛蕨、凤毛蕨、水蕨、水韭、松叶蕨。林果类中本土水果有李子、杏子、枇杷、板栗、橙子、柑子、柿子、枣子等;外来引进的有石榴、核桃等。永顺县所种植的农作物,既体现民族传统特色,又契合了当地生态系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黄豆、绿豆、小米、高粱、红薯、小麦、花生、油茶、油菜、荞、南瓜、冬瓜、苦瓜、莲藕、豌豆、滚豆等。
永顺地区油茶林中以种植葛根、土茯苓、红薯、土豆等块根作物以及黄豆、辣椒等低矮作物为主,部分地区也在油茶林中套种绿豆、花生、玉米、烟叶等。据笔者田野调查发现,永顺县油茶林中套种葛根、土茯苓者居多;保靖县新造油茶林中套种的作物有烟叶、玉米、绿豆、红薯等,诸如,碗米坡镇首八峒村油茶幼苗林地中套种的作物有红薯、紫薯、辣椒、西瓜、甜瓜、丝瓜等。保靖县2020年油茶新造林第三方验收面积如表1.8所示。
表1.8 保靖县2020年油茶新造林第三方验收面积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笔者根据保靖县林业局提供的图片所制)
在油茶林中实行立体经营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经济林立体经营即“在同一土地上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和草本作物,以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的人工林群落,达到合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也就是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43]。油茶林复合系统一般是在老油茶林中套其他作物或放养牲畜、蜂类,或在新造林中间种粮食或经济作物,以耕代抚,以助幼林成长。合理的间作套种不仅有助于提高收益,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来说,适宜在油茶幼林中进行间作套种的作物有“一年生豆科作物有花生、黄豆、蚕豆、绿豆等;绿肥作物有满园花、日本青、印度猪屎豆、印度绿豆、三叶猪屎豆、四方藤”[44]等。从上表中发现,保靖县新造油茶林中间作套种的作物主要有玉米、红薯、紫薯、辣椒、豆角、烟叶。从油茶幼苗的生长习性来看,实际上烟叶是不适合套种在油茶幼林之中的。因为烟叶对土壤的破坏性极大,很不利于幼苗的成长。但是,当地老百姓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倾向套种烟叶,毕竟种烤烟的收入要远远超出其他农作物。
(三)林(间)下养殖业
永顺地区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同样也有利于多种动物生存。山林中的森林草地动物有野鸡、锦鸡、寒鸡、竹鸡、斑鸡、喜鹊、鹞子、岩鸽、杜鹃、画眉、青菜鸟、野兔、麂子、野猪、竹鼠,穿山甲等;家雀有燕子、麻雀等。同时,五步蛇、银环蛇、乌梢蛇、菜花蛇等蛇类爬行动物量多且种类繁杂。各类昆虫、野山蜂多得难以计数。因此,连绵成片的古油茶林也是这些野生动物的栖息之所。据笔者田野调查发现,永顺地区现有油茶林中养殖的动物主要有土鸡、蜜蜂,部分地区在油茶林下放养湘西黄牛和湘西黑猪。
在油茶林中放养蜜蜂是符合油茶的生长习性和蜜蜂的生物特性的。油茶是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且在冬季开花,能在缺蜜源花粉的季节为蜜蜂提供稳定的蜜源。据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的科学研究显示,“平均每朵油茶花分泌蜜量达0.297克,一株20~30年生的油茶树,每年开花2 500余朵,含蜜量750克,一亩60~70株的油茶林,含蜜量5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蜜25公斤”[45]。由此可见,在油茶林中放养蜜蜂于油茶林的生长和蜜蜂的生存繁衍都是有利的,是双赢的。
此外,在老油茶林中适当放养土鸡、黄牛、黑猪等禽畜,也可有助于油茶林的生长。在油茶林中养鸡,益处很多。一方面,鸡吃林下草、林下虫,节省了农户给油茶林除草、防虫的费用,鸡粪上地节省了肥料费;另一方面,散养鸡吃草、吃虫,节省了部分饲料成本。如此一来,在油茶林中放养土鸡,不仅有助于生态土鸡的成长,进而增加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维护油茶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在油茶林中适度放养黄牛、黑猪,也是有利于油茶树生长的。通过这些禽畜在油茶林中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油茶树的病虫灾害,减少有碍油茶树生长的伴生植物,并通过粪便等残留物提高土壤肥力。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在油茶林中放养牲畜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不可为了图一时之利一味求多,从而影响油茶林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