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镇长光村概况
灵溪镇位于永顺县中部猛洞河畔,下辖灵溪、司城、溪州、勺哈、吊井、大坝、抚志七个片区,东邻石堤镇、松柏镇,南接泽家镇、高坪乡,西连首车镇、对山乡和西岐乡,北与颗砂乡、塔卧镇交界。张花高速、龙永高速、G209、S230从境内穿过,是永顺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灵溪镇下辖9个社区51个行政村533个村民小组,近19.5万人。
长光村是灵溪镇下辖村落,地处东经109°53′,北纬29°4′,位于永顺县中部,距离县城25公里,地处司河上游,界于209国道和230省道之间,平均海拔573米。长光村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其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是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村落。至今仍然活态传承着土家族的油茶生产智慧,保留着完整的土家族祭油神习俗。
长光村有227户,农业人口1 175人,劳动力668人。[41]现在的长光村由原吊井乡下辖的樟木村、长光村于2005年11月永顺县撤乡并镇之时合并而来。长光村下辖彭家寨、盛家寨、胡家寨、杨家寨、张家寨、陈家寨、肖家寨、陆家寨、印家寨9个村民小组,其中,彭家寨、盛家寨、胡家寨、杨家寨四组为原长光村下辖村民小组,张家寨、陈家寨、肖家寨、陆家寨、印家寨为原樟木树村下辖村民小组。彭、盛、胡、杨四组居民主要居住在“黄土蓑”(当地土家语音译)山脚,张、陈、肖、陆四组居民主要居住在“黄土蓑”山腰,9组印家寨位于西距“黄土蓑”1.6公里之处。在长光村,彭姓、盛姓、胡姓、杨姓、张姓、陈姓、肖姓、陆姓、印姓是大姓,也有李姓、曾姓、刘姓、梁姓等小姓。在民族构成方面,以土家族为主,只有3组胡家寨村民多为苗族。该村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以土家族民俗为主。
长光村现有稻田627亩,旱地289.2亩,林场面积1 580亩,其中,公益林950亩,油茶林71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 140亩。长光村具有悠久的油茶种植、生产加工、食用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油茶林710亩(油茶植株约5 000株),主要分布在4组至8组即杨家寨、张家寨、陈家寨、肖家寨、陆家寨五个村民小组。长光村至今保留了数量可观的老油茶树,总体来看,全村油茶树树龄超过200年的占总比例达20%(约1 000株),树龄超过100年的占总比例达40%(约2 000株),其中,8组陆家寨“老园圃”(当地土家族语音译)保留有一棵树龄超过600年的老茶树和一座超过200年历史的老榨油坊。据当地老把式(方言,“行家”之意)肖某柱(1940年生,土家族,600年古油茶树的所有者)回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中每年可产茶油两三万斤。这座老榨油坊于1975年由吊井乡岩板村搬入长光村,油坊中的石磨至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现在这座榨油坊仍在运行,每年霜降采收茶籽后,供周边八九个民族村寨的居民榨油使用,年榨油量在一万斤以上。
笔者在长光村拍摄的照片如图1.2至图1.5所示。
图1.2 长光村现存的600年树龄古油茶树(侯有德2018年11月28日拍摄)
图1.3 长光村现存的成片古油茶林(侯有德2018年11月27日拍摄)
图1.4 长光村使用的传统木榨榨油坊(侯有德2018年10月13日拍摄)
图1.5 油坊开榨时当地乡民男挑女背油茶籽前往榨油坊(侯有德2018年11月27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