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植物的物种认知

二、伴生植物的物种认知

杉木、松木、柏木、楠木、椿树等树种是永顺地区广泛种植的树种,也是永顺地区油茶林中常见的伴生树木。1956—1957年,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时,湘西州的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 795.48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9.9%,基本上是天然林。在总蓄积量中,马尾松占75.4%、杉木占15.8%、柏木占4.1%、阔叶类占4.7%。[17]1984年,“永顺县森林覆盖率为35.9%,森林蓄积为355.8万立方米。其中杉木37.89万立方米,马尾松137.2万立方米,杂木43.0万立方米,柏木10.0万立方米”[18]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杉科杉属,又名杉模、福州杉、刺杉、沙木、正杉。杉木是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40多米,胸径达1~2米。杉树树皮为棕褐色,裂成长条片状脱落,内皮为淡红色。杉树幼树树冠呈尖塔形,大树树冠呈锥形或卵圆形。杉木是雌雄同株的单性树种。雄球花簇生在侧枝顶部,圆锥状长圆形,每雄蕊有三个花药;雄花枝多着生在树冠下部。雌球花单生或两三个簇生在侧枝顶,呈圆卵形或长圆形;雌花枝多生于树冠上部,中部多为两性花枝。[19]杉木用途十分广泛,有“万能之木”的美誉。中国素有“北松南杉”之说,“杉”即杉木。杉木是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树种之一。因其种植面积十分广泛,故在中国南方地区被视为“正宗木材”,而将其他木材称为杂木。杉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周期短,繁殖易等特点,无论插条、实生苗或萌芽更新都易成林成材。

湘西州境自然环境很适宜杉木生长。“在湘西一带,共有3科、6属大约10种木本植物被称为‘杉树’”,具体包括水杉树、喜杉树、细杉树、白头杉、粗喜杉、红豆杉、野杉树等。杉木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作建材、家具、农具、棺材、交通工具、药用、薪柴等。[20]永顺县的杉木林集中分布在800米以下山坡中、下部,以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为主要生存土壤。杉木是速生树种,侧根发达,在60厘米根系区内,表层及下层养分均较高,以满足杉木速生需要的养分。[21]杉木在湘西州各县市均有分布。据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湘西州境内杉木林面积达62.39万亩,占州内林分总面积的14%;蓄积量442.67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5.8%。在各县市中,杉木蓄积量最多的是永顺县,有126.22万立方米,占全州杉木总蓄积量的28.5%。[22]据田野调查,永顺小溪自然保护区有直径约1米、高20米的杉树。永顺县杉树王如图3.1所示。

图3.1 永顺县杉树王(图片由湘西州林业局干部彭晖2021年9月15日拍摄和提供)

松树。永顺地区的松树以马尾松为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双维管亚属(Subgen. Pi-nus)的一种。俗名山松、青松、枞树、刺松、枞柏。松树具有更新容易,生长快、适应性强,耐干燥和瘠薄、寿命长等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用材树种和造林先锋树种,也是我国西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用材树种之一。马尾松喜酸,适宜在质地较轻的松砂土和壤质土中生长。马尾松是典型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40多米,胸径达1米左右。马尾松树皮呈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厚块片。针叶二针一束,偶见三针或一针一束,鲜绿色,细长柔软,长10~20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黄色,卵状圆柱形,外面有苞片一枚,膜质,栗褐色,披针形。[23]

马尾松天然更新能力特别强,是湘西州内主要乡土用材树种和更新造林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在湘西州的面积最大,蓄积量最多,分布最广,所有的县、乡、村均有生长。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湖南省农业改进所调查,湘西州境内马尾松蓄积量约7 644.3万株,估计为2 000万~2 500万立方米。1955年第一次调查时,马尾松蓄积量为2 108.98万立方米,占森林总蓄积量的75.4%,林分面积338.87万亩,林分蓄积量1 520.08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76.0%和74.7%。在各县市中,马尾松蓄积量最多的是永顺县,有513.51万立方米,占全州马尾松总蓄积量的24.3%。[24]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又名柏树、柏香树、柏枝树、线柏,系常绿乔木。幼木树皮为红褐色,叶为刺状。老树树皮为灰褐色,树叶呈鳞状,鳞片交互对生。小枝扁皮,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细长,下垂。柏树雌雄同株,球果隔年成熟,果柄细长而长屈曲。种鳞4对,瓜部自尖头,每果鳞表面有卵状的小突起,其下有6粒种子。[25]柏木属高大乔木,具有质地坚硬,抗风力、适应性强等特点。柏木喜钙林地。柏木根系较浅,且贯穿能力较强,适宜在薄土中生长。因此,柏木林地土层厚、薄对林木生长影响不大。[26]

湘西州有着悠久的柏木栽培历史。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以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区最多。20世纪50年代,湘西州有柏木林22.3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3.49万立方米,居全省之首。1958年后,柏木林受到破坏,营造新林很少。至70年代森林资源调查时,柏木林分面积只有19.5万亩,蓄积量锐减到39.73万立方米,但仍居全省之首。此后,由于调整政策,加强领导,柏木面积迅速扩大,蓄积量逐渐恢复。80年代,全州柏木林分面积增加到50.38万亩,蓄积量上升为61.28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8.8%和49.5%,仍位居第一。[27]

楠木,又名楠树、桢楠,是对樟科楠属和润楠属各树种的统称。楠木是质地坚硬的高大乔木,成熟时高达30多米。“楠,一作柟,白花成簇,材可为栋。”[28]楠木品种繁多,有香楠、金丝楠、水楠诸种。清乾隆《辰州府志》卷十六《物产考》载:“枏(楠木)……其名甚多,辰郡有香枏(楠)、黄楠、牛舌楠、猪□楠、滑楠之称,香者为佳。旧日各厅邑最多,以采伐者众,今则深山穷谷不数见,亦鲜有香者。”[29]湘西州境内楠木品种很多,永顺县有白楠、香楠,凤凰县有香楠、黄楠,龙山县有桢楠、花楠、香楠、黄楠、润楠、竹叶楠。楠木,木赤者材坚,木白者材脆。湘西州境内楠木遍布沟谷两旁,以利川润楠、桢楠、山楠、竹叶楠居多,其中,永顺、古丈等地有成片分布。

楠木是常绿乔木,高可达16米至50米不等,胸径最高可达5米。“幼枝和幼叶密生褐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8~24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为渐尖,基部楔形。圆锥花序腋生,密被淡棕色绒毛;花两性。核果卵圆形,长约8毫米,基部为宿存的杯状花被管所包;果柄有绒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30]楠木质地紧密,性质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是上等珍贵用材树种,可用于制作家具、船舶、军工、车辆、雕刻、精密木模、精密仪器和高级胶合板等。历代重要建筑以楠木为贵。自明清至民国初期,湘西州境内各县市均有楠木分布,以永顺、桑植、龙山、大庸居多。永顺地区的香楠多次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根据清乾隆《永顺县志》卷一《图象志》的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彭)世麟献大楠木四百七十。子明辅亦进大木备营建。诏世麟升都指挥使,赏蟒衣三袭,仍致仕;明辅授正三品散官,赏飞鱼服三袭,赐敕奖励,仍令镇巡官宴劳之”[31]

除了这些高大乔木之外,在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中,生长或种植于油茶林下、油茶苗地中的农作物也是油茶林伴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油茶林地“土壤酸性、贫瘠、易板结,春季多阴雨、夏季多暴雨、秋冬季多干旱,成林树冠底部距地空间少”[32],因此,在选择林下种植的植物类别和品种时需要遵循五个原则:“不与油茶竞争地面上层空间,不宜间种乔木、高大果树、藤本植物、高秆作物,果树、观赏林木或经济林木可作纯林隔离带栽培;不与油茶争地下空间,不宜种深根植物;不能种植与油茶有较多的共生病虫害植物;不宜种植块根块茎繁殖快或分蘖力强,易转变为恶性杂草的植物;宜选种矮杆、抗倒、抗病、耐旱、耐热的草本植物,选择豆科植物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简言之,在油茶林“幼林期,根据地形及灌溉条件,可种植喜光的蔬菜、中药材;在成林后,可种植耐阴、抗旱的牧草、饲料蔬菜、中药材”[33]。到目前为止,永顺地区油茶林中套种的葛根、红薯、辣椒、西瓜等作物,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葛[Pueraria montana var. Lobata(Willdenow)Maesen&S.M.Almeida ox sanjappa&predeep]别名葛根、野葛、葛藤、绵葛藤、甘葛、苦葛、粉葛等,系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主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葛根“植株全体密生棕色粗毛。茎基部粗壮,余部多分枝,长达数米。叶互生,有长柄,托叶盾形,小托叶针形;小叶三片,顶端小叶较大,菱状卵形,长5.5~19厘米,宽4.5~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时三波状浅裂,侧生小叶一对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相等,背面苍白色,呈粉霜状,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葛的块根称葛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单株块根重可达数千克至数十千克”[34]。中国是葛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葛藤喜阳,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海拔100~2000米的山区常常成片垂直分布。葛藤对立地环境,尤其是土壤的要求不高,以深厚腐殖土层和沙质土壤为佳,但也可扎根于石缝、荒坡以及喀斯特熔岩区。葛藤喜攀附,常以高大灌木或乔木为攀附物。

葛根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有“亚洲人参”的美称。葛藤全身是宝,“嫩叶可以炒食或做汤吃;块根可制成淀粉煮吃或制作凉粉,葛根用水浸泡后也可直接蒸食;葛藤的韧皮纤维可作为纺织纤维原料,也可制作地毯、麻袋、帷幕之用;葛花是名贵药材,也是珍贵的蜜源;葛渣富含优质纤维,是高档造纸原料;同时,由于它生长时形成的郁闭度高,能较快地全面覆盖地表,所以可作为改造石山、荒坡、保持水土的理想覆被植物,在生态恢复中,是最佳的先锋物种”[35]。在油茶林中套种葛藤,不仅可以有效实现上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且可以利用葛藤的“郁闭度高,能较快地全面覆盖地表”的特点来保证油茶植株的水分和营养供应,助力新造油茶林的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