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碳汇功能

三、碳汇功能

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收CO2等温室气体的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CO2贮存库,简称“碳库”。“碳元素从哪里来,称之为‘源’,到哪里去,称之为‘汇’”[57],简单地说,“碳源或碳汇指的是大气中释放CO2或吸收CO2的过程,通常林业领域所指的碳汇是植物将从大气中吸收CO2固定在土壤和植被中,进而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58]。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即森林生态系统吸收CO2的功能。森林的碳贮量是评估其碳汇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对平衡地球上的碳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不容小觑。夏莹莹等对广西油茶林的碳贮量进行了调查评估,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人工林来说,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措施等对林地土壤碳贮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采取的经营措施能够改变有机碳的数量和质量”,“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土壤碳贮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59]。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主要由植被碳贮量和土壤碳贮量两部分构成,其中,植被碳贮量包括乔木层碳贮量、林下植被层碳贮量和凋落物层碳贮量3个部分。

油茶林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油茶林具有较强的固碳释氧能力,是改善空气质量,维持大气碳氧平衡,保护全球生态的关键。不仅油茶林的植株、叶片可以固碳,其林下植被、土壤微生物等也具有固碳功能。”[60]一般来说,油茶林的“总碳贮量变化规律与采取的经营措施有关,中耕除草+施肥、中耕除草+垦复+施肥的油茶林其乔木层碳贮量高于对照油茶林,嫁接换冠油茶林乔木层碳贮量低于对照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中耕除草+施肥油茶林低于对照油茶林,中耕除草+垦复+施肥的油茶林、嫁接换冠油茶林高于其对照油茶林,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乔木层和土壤层碳贮量的变化”[61]。因此,实行复合经营的油茶林的碳贮功能比荒废的老油茶林、单一经营的油茶林的碳汇功能更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顺地区广泛推广油茶林套种模式。21世纪以来,永顺地区加大了对老油茶林的垦复和管理,合理套种经济作物,科学放养家禽;大力推进新造油茶林的发展,科学引导农户在油茶幼苗地中套种经济作物,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油茶种养模式,即油茶林农复合系统。相较于相同环境下的单一经营的油茶林、荒废油茶林而言,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的碳贮量更高,碳汇功能更强。此外,“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两个地点的油茶林变化规律不同,但乔木层碳贮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62]。因此,老油茶林的碳贮量要高于新造油茶林的碳贮量,老油茶林的碳汇功能要强于新造油茶林的碳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