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附 录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记录选要

田野调查之制度体系访谈提纲

一、家族村社共有的产权制度

1. 新中国成立以前

新中国成立前,油茶林归谁所有?(地主?农民?)如何管理、维护?农民吃得起油茶吗?有“捞山子”的习俗吗?

2. 集体经济时代

人民公社化时期,油茶林归谁所有?怎么划分的?如何管理、维护?如何分配?有“捞山子”或相关的习俗吗?

3. 改革开放以来

油茶林归谁所有?如何管理、维护?油茶生产与加工如何组织?油茶交易如何进行?(价格、品质判定、市场行情等)

二、家族村社共管的乡约制度

1. 封山与开禁

什么是封山与开禁?封山与开禁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封山的目的是什么?何时封山,何时开禁?封山与开禁制度运行的保障有哪些(比如村规民约、定期巡山、惩戒措施等)?

2. 草标巡山

草标巡山怎么进行?草标巡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草标巡山目的是什么?主要为了巡防哪些情况?发现问题了如何处理?如何选定巡山员?巡山员的报酬有多少?村里有谁当过巡山员?(对其进行口述史资料整理)

3. 惩戒制度

破坏油茶林、偷盗油茶籽、弄脏榨油坊等行为分别要受到哪些惩戒?惩戒如何实施?有哪些制度保障?村民们对于破坏者是什么态度?有没有相关的家庭教育?

4. 舆论监督

村民们对破坏油茶林行为的谴责和监督有哪些?对偷盗油茶籽行为的谴责和监督有哪些?对弄脏榨油坊行为的谴责和监督(具体到村民们怎么说?怎么做?)有哪些?相关的家庭教育有哪些?

三、家族村社共享的分配制度

集体化时期,油茶林怎么管理?由谁修剪、看护油茶林?

集体经济时期,公社与公社之间如何协调关系?有没有关于油茶生产的合作与竞争?比如:比较哪个公社的油茶产量高,品质好等;从其他公社借油、还油的情况。

集体经济时期,油茶籽由谁保管?怎么保管?榨油由谁组织?怎么进行?油茶由谁保管?怎么分配?茶枯怎么处理?

公社化时期,油茶怎么分配?按劳分配还是按人口分配?有茶油票吗?

油茶林中的附属产品有哪些?怎么分配?诸如:柴火、鸡、羊等。

“捞山子”的习俗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集体经济时,“捞山子”如何进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油茶林如何分配?如何管理?村寨榨油活动如何进行?

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售卖油茶的现象?怎么交易?如何定价?村民之间有没有竞争?

如何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判断谁家的油茶品质好?(村民之间有没有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

2018年9月4日上午访谈彭某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

访谈对象:彭某,土家族,时任湘西州林业勘测设计院副院长,现在为湘西州林业林业局干部。

访谈时间:2018年9月4日9:30—11:30。

访谈地点:湘西州林业勘测设计院。

问:请问彭院长作为林业专业人员和林业勘测设计院的领导,与油茶打交道有多长时间了?

答:我接触油茶有16年了,从2003年开始就与油茶打交道,我不仅参与永顺的新造油茶林,2006年自己也在永顺老家新造油茶林50多亩。

问:请问从您的实际经验来看,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答: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挂果情况不好。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一方面是因为品种问题,我们这一批的品种主要是湖南省林科院培育研发的“湘林系列”品种,这个品种有两个优势:一是嫁接苗,有优先生长的优势,二是挂果早,这个品种两三年就开始挂果,三到五年挂果就比较多了。该品种同时有两个缺点,一是生长周期相对要短些,二是生命力不强,抵御干旱与严寒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前期管护不到位,油茶产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问:林业勘测部门对新造油茶林合格验收的标准是什么?

答:油茶植株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才算合格,在永顺等地的验收中,很多新造油茶林第一次验收只能达到35%到40%,要靠补种一次或多次才能达到验收标准。

问:请问湘西州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答:一是历史上湘西州盛产茶油,永顺是湘西州茶油生产第一县,二是发展油茶不与粮争地,是合理利用武陵山区土地资源的有效方式,三是湘西本地油茶种子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培育适应性品种。

问:如何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

答:一是修剪清冠;二是垦复除草亮蔸。

2021年7月24日下午访谈张某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张某,1987年生,苗族,湖南省古丈县坪坝镇阿菩山对冲村(原旦武营村)人,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

访谈时间:2021年7月24日12:30—14:00。

访谈地点:古丈县坪坝镇曹家村阿菩山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

问:请问阿菩山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近几年的经营情况是怎样的?

答:从收入来说,有3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收入是油茶生产,由茶油、茶枯、茶壳3部分组成。2018年茶油销售收入200万元;2019年生产5万斤茶油,销售收入300万元,茶油售价60元每斤;2020年生产茶油8万多斤,茶枯300多吨,茶枯售价3000元/吨,茶枯售价90多万元;茶壳售价0.8元每斤,有15万元左右收入,产值600多万元;2021年产值保持600万元。第二个方面的收入是菜籽油,第三个方面的收入是大米。

问:您的茶籽从哪里收购过来、价格怎样?

答:整个古丈县、吉首市、永顺县、怀化溆浦县等地,每年要收购几十万斤油茶籽。鲜果收购价格2元/斤,干果(茶籽)平均10元/斤,毛油50元/斤。

问:合作社的投入有多少?

答:一是原材料投入,2020年原材料投入300万元;二是劳务支出,去年(2020年)人工工资投入100多万元,因为每斤茶油平均要2元的人工压榨费用;三是包装、运输、销售支出;四是各种损耗和亏损,收过来的毛油经过过滤有5斤的杂质,另外去年投资了90亩烟叶生产,亏了11万元。

问:去年纯利润有多少?

答:50万元。

问:还有哪些支出?

答:一是返还集体经济,每年18万元;二是还贷款利息,现在有170万元贷款,每年8万多元利息;三是古丈县城店面人工工资,店面雇工2人,主要职责是销售、办公,每人每年4万元,共计8万元;四是2017年开辟了700亩新造油茶林,雇了2人管理,每人每年支付2万元工资。

问:集体经济返还给谁?

答:阿菩山的4个村。

问:分别返还多少?

答:返还对冲村(1 700多人)10万元,曹家村(1 700多人)3万元,亚家村(700多人)3万元,喇叭村(1 400多人)2万元。

问:为什么要返还村集体?

答:因为我们合作社由中国光大集团支持厂房建设80万元,需要每年按6%比例返还集体经济,这样每年需要返还村集体经济4.8万元;山东济南高新区东西部协作支持设备135万元,需要每年按8%比例返还集体经济,这样每年需要返还村集体经济10.8万元;常德援建支持设备50万元,需要每年按6%比例返还集体经济,这样每年需要返还村集体经济3万元。

问:谁来决定给4个村返还多少?

答:由我们合作社来决定怎么分配返还资金,曹家村和喇叭村是中国光大集团的厂房援建返还资金;对冲村是山东济南高新区的设备协作返还资金;亚家村是常德支持的设备协作返还资金。

问:新造油茶林每亩种植多少株?成活率如何?

答:每亩70株,成活率为85%左右。

问:新造林政府有补助吗?

答:2020年有10万元,2021年有3万元。

问:新造油茶林什么时候才能产生效益?

答:2025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问:新造油茶林在哪里?有没有套种?

答:新造油茶林在亚家村。2018年新造油茶林套种300亩辣椒,亏损了20多万元,当时没有现钱发工资,就贷款50万元来发工资;2019年套种200亩青皮豆(黄豆的一个品种),亏损了10多万元。因为连续两年亏损,所以2020年和2021年就没有套种了。

问:为什么会亏损?

答:一是交通不便;二是劳动力成本高,农作物生产周期长,人工投入量太大了,2019年以前雇工每人每天90元,2020年雇工每人每天100元;三是2018年7月发生了一场暴雨,一半的辣椒树被冲倒了;四是疏于管理,两年的套种都是请管工在管理,管工照顾当地人,请本村的人做工,有些人做事比较慢,2~3亩地除草工作雇请20个人,这样怠工导致老板亏损。

问:套种产品怎么销售?

答:销售不成问题,因为是订单式销售,还有定金打过来。

问:现在是怎么管护油茶林?

答:原来是想通过套种节约管护成本,因亏损,这两年每年就花费几万块钱进行修剪管护,最初的两年有时候干旱要从山脚的河里背水灌溉。

问:油茶林的朝向是怎么样的?

答:坐北朝南。

问:油茶林种植在哪一面?

答:栽在北面,夏季(三伏天)下午干旱得很厉害,当西晒。

问:合作社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答:一是厂房升级,建设无尘车间。二是申请到流通执照(SC许可证号),现在委托沃康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流通。三是需要加强资金周转。每年原材料的收购需要200到300万元流动资金。四是销售市场有待进一步扩充。

2021年6月3日上午和2021年7月24日上午访谈张某志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张某志,1959年2月生,苗族,湖南省古丈县坪坝镇阿菩山对冲村(原旦武营村)人,老油匠,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张某的父亲。

访谈时间:2021年6月3日9:00—11:00;2021年7月24日10:00—12:00。

访谈地点:古丈县坪坝镇曹家村阿菩山秀宝油茶专业合作社。

问:“阿菩山”是苗语地名吗,在苗语中表达的是什么含义?

答:是苗语,“阿菩”是“爷爷”的意思,“阿菩山”包括曹家、对冲、旦武3个村,这3个村海拔相对要高一点,大约在700米。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茶油生产活动的?

答:我从小就了解油茶,12岁就从事茶油生产等农事生产。集体经济时代,我在油坊帮着生产队抬茶枯,这样可以记工分。1981年包产到户后,我就在吉首机床厂花960元人民币买了一台卧式液压榨油机来压榨茶油。

问:当时使用卧式液压榨油机的人多吗?能压榨多少个茶饼?

答:不多,我是第一个。一次能够压榨23个茶饼。

问:这台机器还在吗?

答:机器不在了,当废铁卖掉了,打粉机还在,那个时候没有电,我们用柴油机做动力。

问:您对培植油茶熟悉吗?阿菩山上万亩的老油茶林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答:我儿子比我更熟悉新造油茶林,阿菩山的油茶树不是种植的,是野生的,是老辈人管护后给我们留下来的。

问:那你们怎么管护这片古油茶林的?

答:我们就是每年修剪两道。

问:你们是什么时间修剪,用刀还是用锄头,怎么修剪的?

答:我们在每年的六七月和采摘油茶籽前后各修剪一次,修完茶树打谷子(我们只种一季水稻),我们用刀修剪(现场展示了修剪动作),不用锄头,要将油茶林中的杂木和茅草修剪掉,在采摘茶籽前要修剪茶树,这样方便采摘。

问:修剪完的油茶枯枝归谁?

答:死了的油茶枯枝可以砍,谁砍就归谁,没死的油茶树不能砍。

问:一般什么时间采摘油茶籽?

答:一般在寒露当天或之后三五天,这样油茶籽的含油率要高些,采摘茶籽很辛苦的,每天早早就出去了。

问:用什么工具采摘茶籽?

答:用背篓、袋子装油茶籽,大小两个篓子,小篓子绑在腰间,手够得着的地方直接采摘,放在小篓子里面,手够不着的地方用钩子勾到手边采摘,先放在小篓子里,满了就倒在大背篓或袋子里面。

问:有没有偷摘油茶籽的?

答:在集体化时期社会风气很好,没有人偷摘油茶籽,因为都是集体的。包产到户后,一般也没有人偷摘油茶籽,因为每家每户都有油茶林。

问:老人家平时会教育小孩保护油茶林吗?

答:大人们都知道油茶、油桐是经济林,一般都很自觉地保护,不会砍伐,砍柴时都只砍腐烂的,不砍活着的油茶树。教育小孩方面,就说我们吃油靠这些油茶树,不要去破坏它们,大家都有保护油茶林的观念,形成了一种风气。

问:一户有多少面积油茶林,一般能打多少斤茶油?

答: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的时候,我家可以分到500多斤茶油。后来包产到户后,我们家分到了20多亩油茶林,现在老百姓舍不得修剪油茶林,导致油茶林越来越密,不怎么结油茶籽了。

问:哪一年分到500多斤茶油?

答:1972年。

问:当时您家有多少人?

答:我们家当时有8口人。

问: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

答:因为那一年大旱,上面派工作队到我们这里,我们这里缺少米饭吃,当时流行用“油糊糊、荞糊糊、麦糊糊”俗语来描述这一场景。那时候茶油卖不出去,就用茶油榨荞麦做粑粑吃。分配油茶是按工分来的,男的一天记10个工分,女的一天记9个工分,我家里有四个人记工分,我的父亲一天记10个工分,母亲记9个工分,我哥哥一天记5个工分,我一天记4个工分,我们四个人一年的工分分到500多斤茶油。

问:你们是怎么处理这500多斤茶油的,自己吃,还是卖给别人?

答:自己吃和分一些给亲戚,那时候茶油不好卖,卖不出去。

问:你们阿菩山当时一共有多少面积的油茶林?

答:一万多亩。1972年油茶籽结得非常好。

问:有没有盗伐油茶林的,有什么惩罚?

答:不允许砍伐油茶树的,如果发现就要扣工分的,因为当时没钱不能罚款。

问:那时候榨油也是集体一起?

答:是的。那时候就是听从队长安排。比如说,队长安排两个人,说“你和他两个人到油坊打油去”,那两个人就去打油。打完油之后,通知哪天去抬油,就那天派几个人去分油和抬油。

问:也就是说,那时候生产队是没有自己的榨油坊的?

答:是的,没有的,几个村才有一个榨油坊。榨油的时候生产队派一两个人过去就行了。送茶籽的时候全生产队人都去,送到油坊后,就去砍柴火。

问:选人的时候怎么选?对技术有没有要求?

答:一般要选勤快点的,老手(里手、在行)一点的。对技术嘛,没什么特别要求。一般人都会搞。以前用老式的木榨榨油的方法,没有机械。

问:那怎么算报酬的?

答:本地人算工分,外村人给钱。

问:那茶籽碾得怎么样、蒸得怎么样,由谁来把关呢?这些不是都会影响茶油品质吗?

答:这些由油匠来把关。技术方面不用管,油匠怎么和你说,你就怎么做就行了。

问:那阿菩山当时是在哪里榨油呢?

答:在曹家村和对冲村有木榨和石碾。在河边就靠水碾。

问:有没有用牛来碾油茶籽的?

答:我们没用牛碾油茶籽。我们这里依山傍水,水位好,用牛碾要慢一点,用水碾要快一点。

问:要给油匠报酬吗?

答:要给钱的,本生产队的就给算工分,外村的就给钱。每天记工分,男的一般是记10分,女的记9分,小孩记4/5分。我刚开始干活的时候(12岁)锄头都拿不起,一天给我计4分。那时候10分算两毛钱,我一天赚4分也就是8分钱。那时候我也去摘茶籽,茶籽多得很。

问:怎么样才能成为油匠?

答:油匠是每个生产队队长安排的,油匠天天在油坊里打油,打完茶油打桐油,打完桐油打菜籽油。

问:那时候对茶油的质量有没有讲究?

答:没有讲究,打得很毛糙,只要能打出油就行,那时候茶籽结得多,油也多,比现在结得多。

问:生产队的时候茶油对外销售吗?

答:卖得很少,也很便宜,包产到户以前,那时茶油卖7~8角钱一斤,桐油一块钱一斤,菜籽油3~4角钱一斤,

问:卖给谁,谁去卖,收入怎么分配?

答:生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卖油是有指标任务的,统一卖给粮油站,因为是统购统销,比如说我们坪坝的茶油收购指标完成了,就不再收购了。油茶收入归公、归集体,由生产队统一管理和支配,这些收入用于买耕牛、农药化肥、农具等生产开支和放电影的支出等。

问:生产队除了茶油收入还有其他收入吗?

答:主要靠卖些木材、茶油、桐油等经济林收入,其他收入很少。

问:茶油除了吃,还有其他用途吗,比如说用来点灯?

答:茶油主要用来吃,点灯用桐油,我们曹家村村民食用油以茶油为主,旁边的河边村以菜籽油为主,他们没有茶油,我们茶油多,我们不种菜籽油。

问:曹家村现在种油菜、吃菜籽油吗?

答:现在种啊!现在是将茶油卖掉,吃菜籽油,因为茶油贵、菜籽油便宜,旁边的乡民到我这里打茶油,我可以负责给他们卖掉,自己没有种油菜的,又拿卖茶油的钱去买菜籽油吃。

问:你们现在收购他们的茶油多少钱一斤?

答:收50元一斤,卖60元一斤,我们还要包装费、工时费等,就赚几块钱差价,靠薄利多销。

问:近几年的茶油价格如何?

答:2016年30元一斤,2017年35元一斤,2018年40元一斤,2019年45元一斤,2020年50元一斤,2021年60元一斤。

问:主要销往哪里?

答:全国各地,我们现在可以在网上销售。

问:你们会看茶油的品质吗?怎么看?

答:会看啊!我们既会看油的品质,还会看茶籽的品种。本地老品种茶油压榨的有颜色偏红、似板栗的颜色,色泽清香,香味更醇厚,杂交品种的茶油,油脂浓度大,香味不及老品种。我们现在以卖老品种的新鲜茶油为主,一般不卖杂交品种的茶油。

问:您家现在有多少面积油茶林?

答:我家现在有10亩油茶林。

问:你们是什么时间分到户的?怎么分的?

答:我们是1980年分产到户的,当时按照人口来分山头,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有底数,丰产区的面积就稍微分少一点,其他区的面积就多分一点,生产队长很清楚,然后抓阄决定每户分到哪一块山林,分田、分土、分地都是这样来决定的。我当时没有结婚,全家分到30~40亩油茶林,后来三兄弟分家,就分到了现在的10亩油茶林。

问:你们当时分产到户是怎么管护油茶林的?

答:我们每年都修剪油茶林,山上光溜溜(指油茶林的灌木被修剪干净了)的。

问:那您家现在一年能够采摘多少油茶籽?

答:因为疏于管护和修剪,有的油茶树不结油茶了,现在10亩油茶林只能收500斤茶籽,卖给儿子的合作社,每年得4 000多元。

问:现在还在修建管护油茶林?

答:很多人现在都不修剪油茶林了,让油茶林自然生长,长多少是多少,前两天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带着技术员来看,准备组织出工、出钱来修剪、砍伐过密的油茶树和杂木、松土、施肥,有些人也不愿意,思想工作做不通,老乡们不愿意砍伐掉过密的油茶树,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他们不愿意,我计划先带个头将我和我兄弟的油茶林进行统一修剪。

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修剪呢?

答:他们担心砍掉油茶树可惜啊,因为自古就不砍伐只是修剪油茶林,导致大家认为油茶林长得越密越好!但是现在油茶林越来越密,有些已经枯死,有些有病虫害,这些都影响到油茶林的挂果结实。

问:油茶林中有哪些野生动物?

答:油茶林中野猪多得不得了,还有野山羊,这几年荒山之后,我们那边野猪都开始进村了,但又不允许打,只能放鞭炮吓一吓,开始吓一吓还可以,后来时间一长,野猪也不怎么怕了。

问:实行封山育林吗?

答:有啊!油茶是经济林,不准在茶林烧火、不准砍伐油茶树、在封山期间不准进山修剪,以前没有化肥,要到油茶林中捞渣渣烧成灰做肥料,然后交给生产队,肥料要分等级、算工分。

问:为什么要到油茶林中捞肥料?

答:一是因为村中两边是油茶林,中间是田,运输方便;二是油茶林中芭茅草、枯枝多(修剪完的结果),容易生成肥料,其他地方的肥料太远了。

问:茶油除了吃,还能做什么?

答:我小时候放学后到油坊里拿茶枯放(毒)泥鳅,放在水田杀虫肥田,秧田围好之后,甩茶枯,等待秧田里面害虫杀死后,再撒播谷种。还可以用茶枯洗头、洗澡、洗衣服、洗被子等,或者用来熏腊肉。

问:用茶枯洗头发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

答:用茶枯洗头不长虫,头皮屑也少。妇女还用茶油抹头发,头发湿润发光。茶油还可以用来作药,给小孩治疗赖头。

问:吃茶油和用茶油有什么讲究吗?

答:使用茶油炒菜时,一定要将油放老(烧久一些,快冒烟时)再放菜进锅炒。我们这里有妇女生完孩子坐月子期间,必须吃茶油,不吃其他油。

问:这个习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这个传统习俗有很久了,记得从我爷爷那一代就开始了,我母亲也是这样的。

问:您家庭中还有谁懂传统木榨压榨茶油工艺?

答:我父亲是老油匠,我母亲是一个油茶种植采摘的劳动能手。

问:方便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吗?

答:我父亲名叫张世龙,1937年生,现在84岁,这段时间住在古丈县城。他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油匠,当时在古丈县城榨油,本来有机会进城到机械厂当工人的,1958年跑回来当农民。我母亲那个时候当别人一天采摘100斤茶籽时,她一天能采摘200多斤茶籽,速度是别人的两倍,当时全生产队没有人能赶得上她。

2021年7月26日上午访谈肖某柱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肖某柱,1940年生,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长光村(原樟木桥村)人,老油匠,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核心区600年古油茶树所有者。

访谈时间:2021年7月26日10:00—12:00。

访谈地点:永顺县城广场。

问:请问我们长光村的古油茶林是怎么管理的?

答:从我记事开始就是集体化时期,我们属于樟木桥大队第四生产队。我们生产大队原来有三个像现在这样的木榨榨油坊,1958年“大跃进”时毁坏了。油茶树是我们的“宝中之宝”,不准砍伐,抓到砍伐的要罚款。油茶树必须修剪,修剪得越好,油茶树长得越好,茶籽结得越多,每年要修剪两次,五六月要修剪一次,冬天腊月要修剪一次。那个时候油茶树所结茶籽多,多到必须给油茶树枝丫树立叉子,以防止油茶树被压垮。我记得有一年樟木桥大队第二生产队陈某兴家打有700多斤茶油、陈某堂家640多斤茶油、肖某涛家500多斤茶油、肖某红家500多斤茶油、肖某全家400多斤茶油、肖某启家500多斤茶油,其他每户300多斤茶油的多得很,最少的也有100多斤茶油。吃不完就卖,打油都要打一个多月。

问:具体是什么时候?

答: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

问: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

答:是的。那时候每家每户随随便便就打七八十斤甚至一两百斤茶油。我家那年就收了两百多斤油。

问:收了那么多油,是吃还是卖?

答:主要是吃。那时候一个合作组打油就要打一两个月。像那种收两百斤的,一家就要打两三天呢!

问:那时候会封山吗?

答:封呢!任何人都不能砍的。油茶树是“宝中之宝”。

问:我们村的油茶树是野生的还是种的?

答:原来老辈人栽的!好多代了,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问:平常如何修剪呢?

答:拿锄头挖,把那些草兜兜挖掉,杂树枝砍掉!修剪得越好,挂果越多,油也越多。现在都不修剪了,越来越不挂果了。

问:一般什么时候修剪?

答:冬天和五六月。油打得多的人,光捡籽就要捡几百斤。

问:请问油茶林管护制度过程中的“开款”“放款”“封款”分别有什么含义?具体操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答:“开款”是指允许采摘茶籽,一般在“寒露”节气的前三天开始。

“放款”是指自家的茶籽采摘完毕,可能还有剩余或者未采摘干净的油茶籽,可以让别人来采摘。

“封款”是指将油茶籽采摘完了,不允许人进山砍柴火,将油茶林封闭起来。

问:要派专人巡山吗?

答:摘茶籽的时候要派人巡山,我们称巡山人为“款头”,一般一个大队有一个“款头”,负责所辖的生产大队的巡山工作。“款头”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开款”,即打锣通知大家可以采摘茶籽,时间一般在“寒露”节气前三日;其次是寒露之后半个月,就可以“放款”了,其他人就可以去摘了,“放款”之前去油茶林,就是去偷茶籽;最后是“封款”,就是封山育林,所有人都不准进入油茶林。

问:“款头”是怎样产生的?

答:“款头”是推荐出来的,要为人忠实可靠的、经过大家挑选的人来担任。生产队要给计算工分,巡山工作做得好、茶籽保管得好的,还要给他些工钱。

问:油茶林中有哪些野生动物?放养什么家禽畜牧吗?

答:油茶林中有野山羊(麂子)、松鼠、飞鼠、野猫等,老乡也在油茶林放养牛羊和鸡鸭等。

问:传统木榨榨油工艺是如何传承的,有些什么讲究和禁忌?

答:都是老油匠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很容易学。油坊一般不准小孩去,像石碾子、油榨都很危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21年7月26日访谈肖某国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肖某国,1964年生,土家族,湖南永顺县灵溪镇长光村人,高中文化,曾经担任未合村的樟木桥村村委会主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油茶古法压榨工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访谈时间:2021年7月26日20:00—22:00。

访谈地点:永顺县城肖某国家中。

问:您现在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油茶古法压榨工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个月有多少补助?

答:每个月补助1 000元,一年12 000元。

问:以前和现在油茶林分别是怎么管护的,有无盗伐油茶林、偷摘油茶籽等行为?

答:以前(分山到户之前)村里有林业员巡山,如盗伐油茶林、偷摘油茶籽会受到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政府)林业站罚款惩罚,具体程序是林业员发现上述行为或者村民发现并将盗伐油茶林、偷摘油茶籽等行为告诉巡山林业员,村民与盗伐(采)者之间不能私了。1981年分山到户之后都是以家户为单位,自己管好自己家的油茶林。

问:您作为油茶古法压榨工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门拜过师父吗?

答:不需要,就是平时在油坊帮忙和油茶生产活动中学会的,自己家的油茶生产、修剪管护、榨油都需要弄,跟着上辈人学就会了。

问:您是哪一年开始学习传统木榨榨油的?

答:我从1981年包产到户后开始学习榨油。在包产分山到户之前,生产队要把油茶籽收回,集中统一榨油后,按每户人口和工分分油到户,如果帮着集体榨油就由油匠记工分。

问:请问包产分山到户之前压榨的茶油会对外销售吗?

答:那个时候卖得少,因为都没怎么种菜籽油,所以茶油主要是自己吃。国家有茶油产量指标要完成,由生产队交给公社,公社卖给国家,价格为8角钱每斤。在完成国家茶油指标任务后,平均每户可以分到200~300斤茶油。那个时候普遍经济困难,如果在完成国家任务后茶油还有剩余,就省着吃,等需要钱用时,也进行一些茶油贸易,主要是卖给粮油站,1982—1983年私人对外卖茶油先是2元钱每斤,后面涨到5元到8元钱每斤。当时还有很多油桐林,生产队的时候以桐油收入为主,一年整个长光村生产队可以压榨10 000多斤桐油,从我记事起,当时桐油价格为8角钱每斤,后来有所降价,到1980年桐油价格为4~5角钱每斤,再到后来国家不收购桐油了。改革开放后,大家都外出打工,没人管油桐林,油桐林就荒废了,因为油桐林和油茶林一样都需要修剪,如果三年不修剪就不挂果了。现在古油茶林都普遍不挂果了,不知道是不是气候变暖的原因。

问:请问长光村的古油茶林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

问:我们长光村的古油茶林是上两代的老辈人种植的,碗口大的油茶树都有上百年,上两辈人结婚成家时就栽种油茶树,茶树长得慢,很少施肥,主要靠自然生长。

答:您家现在有多少油茶林?古油茶树多不多?

答:我有3~4亩油茶林,因为主要在县城务工,疏于管理,已经几年没去采摘油茶籽了。我家的油茶林是我爷爷那辈人移栽的,古油茶树很多,大约200株,都有一百多年了。

问:去年(2020年),我们长光村木榨榨油坊压榨了多少斤茶油,多少钱一斤?

答:去年整个木榨榨油坊才压榨500斤左右茶油,三四天就完工了,卖80元每斤。

问:包产到户时,油茶林是怎么分的?

答:一般是按人口分油茶林,另外根据油茶林挂果优劣、多少,好一点的油茶林面积就分得少一些,差一点的油茶林面积就多分一些,最后大家由抓阄来决定分到的油茶林。

问:油茶林中有哪些野生动物?

答:现在油茶林中的野生动物较多,以前相对少一点,主要有野猪、野兔、飞鼠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动物,野猪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我们小时候很少看到野猪。

问:大人们平时会教育小孩怎么保护和管理油茶林、榨油坊吗?

答:一般都会。主要是教育小孩在砍柴时不要砍伐油茶树和到榨油坊去玩时要注意安全。冬天榨油时,先将油坊的卫生清理好,待榨油时,小孩喜欢坐在碾压油茶籽的石碾上面,这个地方是很不安全的,因为是靠赶牛拉动石碾来碾压茶籽的,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小孩去的时候都是由大人带着去的,油坊不榨油时很少有人去。

问:榨油后的茶枯是怎么分的?

答:集体经济时代,生产队不分油茶枯,统一用来做肥料,现在是各家各户自己处理。

问:现在老百姓还修剪油茶林吗?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有没有组织修剪管护油茶林?

答:现在村上乡民主要在外面务工,基本不管油茶林,任其自生自灭,现在修剪了也不挂果。去年冬季政府组织了一次修剪抚育,但今年春季其他灌木和杂草又长起来了。

问:刚分产到户这几年油茶树修剪后也不挂果吗?

答:不是,那个时候挂果很多。集体化时代,当5月份插完秧,农事忙完后,男的翻土,女的砍草,那个时候油茶树肯挂果(挂果多)。刚包产到户那几年油茶树挂果也可以,一般每户打300斤茶油,人口最少的(1~2人)都打100~200斤茶油,最多的一户打700多斤茶油,现在都没有那么多了,一般一户就打几十斤茶油。现在弄不清楚为什么不挂果,有些油茶林地里种了苞谷等作物也不挂果。

问:以前有没有打草标巡山,是标志什么?

答:有。茶树快要死了,巡山人在树上投一个草标,表示这棵油茶树他号了(标记了),只能归他砍,其他人不能砍,是老百姓的土办法。

问:作为非遗传承人,您如何判断油茶籽质量优劣、利用传统木榨榨油方法压榨出好的茶油?杂交油茶林与老油茶林相比,哪个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问:一般修剪得好的油茶树和时间在寒露之后采摘的油茶籽会好些,茶籽发光饱满的是好油茶籽。以前一棵茶籽树就可以采摘两挑(担)茶果,现在老油茶树不怎么挂果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现在杂交品种盛果期挂果也多,但远不及老油茶林的盛果期多,品质和出油率也不及老油茶树的茶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老油茶树重新挂果问题。我现在没有压榨过杂交油茶树,但听说新品种要在霜降之后采摘,杂交品种100斤油茶籽利用传统木榨只能打出10~12斤茶油,远不及老油茶树,老油茶树100斤油茶籽可以打出20~25斤茶油,原因之一是杂交品种采摘早了。传统木榨榨油质量,跟人工操作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的油坊炕上6担(约700~800斤)茶籽需要轮番烘烤两天两夜才行,烘烤得好的茶油色泽清亮,烘烤得不好的茶油浑浊。

2021年7月23日上午访谈梁某俊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梁某俊,1970年生,苗族,湖南省保靖县林业局油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访谈时间:2021年7月23日10:00—11:30。

访谈地点:湖南省保靖县林业局。

问:请问保靖县一共有多少面积的油茶林,新老油茶林各有多少面积?

答:保靖县现有近10万亩油茶林,其中老油茶林1.76万亩,新造油茶林8.2万亩。

问:分别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老油茶林分布在12个乡镇。

问:各级政府有哪些政策支持老油茶林改造?

答:中央财政补助低改油茶林每亩500元,要求地方进行配套。

问:老油茶林改造面临哪些问题?

答: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本高。老油茶林中乔木、灌木过多,20世纪70—90年代油茶林管护不到位,导致油茶林荒废,经过普查之后发现,改造老油茶林工程很大。按照油茶林生物属性和技术规程,每亩油茶林高大乔木最好不超过10株,我们已经改造老油茶林6 000多亩,还有10 000多亩老油茶林比较棘手,无法处理。二是财政投入困难,因县里财政困难,低改林改造地方无法配套。三是观念问题。已经低改的油茶林多为30~40年树龄,按照标准每亩油茶树上限为100株每亩,但实际上有300~400株/亩,老百姓不愿意砍伐和修剪过密的油茶树,因为他看不到低改林的成效。

问:那低改林应该采取什么更好的方式?

答:一是采取替换老油茶林,采取低冠嫁接,改造需要2 000元/亩的成本;二是依据地形采取带状更新、块状更新,改为新造林,更新成本至少1 500元/亩。

问:新造油茶林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2010—2018年发展的新油茶林有4 400多亩,但当时品种选育还未定型,品种不太适合在湖南发展,多为老百姓自发种植。由于品种不行和管护不到位,现在油茶产量偏低,亩产茶油不到30斤,每亩产茶油多数为十几斤,管护修剪不到位体现在老百姓只留主干、不留旁枝的错误操作,要知道,油茶不剪枝就不结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林业局油茶办组织逐村进行管护修剪技术要点培训。我们到邵阳县万亩油茶林考察学习时,得知他们的油茶单株可得50斤鲜果,一般20斤鲜果可以出一斤油,他们油茶单株就可以压榨2斤茶油,他们修剪的树形为伞形(开心形),而我们有的油茶林修剪形状为塔形,实际上不科学。

问:2018年到现在的新造油茶林情况如何?

答:2018年,县里确定茶叶(黄金茶)、油茶、椪柑(俗称“两茶一果”)为三大扶贫产业。推广速度很快,2018—2020年,每年推广2万亩,现在一共有10万亩。因贫困户发展产业要有直接收入,给老百姓每亩直接补助400~600元,其中贫困户每亩601元,非贫困户每亩488元。

问:油茶幼苗来自哪里?

答:苗木由县林业局集中采购后免费发放给老百姓,苗木主要从省林业局定点的茶陵、攸县、湘潭、娄底等地采购,品种主要是“湘林1号”“湘林63号”“湘林97号”“湘林210号”。

问:这么快速地新造油茶林会有哪些问题?

答: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种植数量、轻品质和挂果的情况。因此每年组织两次培训,即5—6月组织一次,8—9月组织一次,追肥两次,春季一次,冬季一次。二是观念问题。重补贴、轻产业长远发展,有些合作社和老百姓种完油茶树后就出去打工,后续管护不到位。我们今年7月对全县12个乡镇油茶林管护情况进行了抽查调研,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合作社、农户自己投入较多的油茶林管护修剪比较到位,有些油茶合作社是“空壳”,因为他们就是为了拿到当时的财政补助资金,80%以上的散户是放任不管的。三是技术培训不到位。有些老百姓基本不知道怎么管护,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虽然我们印制了1万份资料发放给老百姓,但现场指导培植、修剪技术不够。

问:脱贫之后,油茶产业后续如何发展,林业部门有什么打算?

答:脱贫之后(2020年以后),油茶产业由林业局牵头主抓,我们林业主管部门正在订方案,提出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优化意见,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已经决定,作为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我们的方案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请求政府加大产业投资与补助;二是对于那些不愿意、没能力的油茶种植合作社由政府协调给那些愿意和有能力种植的合作社、农户,或者村级组织接盘;三是进行精心管理,改变“撒胡椒面”的粗放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种苗供应,兑现补助资金;四是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十年规划,采取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验收合格后再给补助,让油茶产业发展起来获得收益,将责任压到村支两委,这样让产业发展主体确立起来。

问:验收标准是什么?

答:每亩油茶植株74株(3米×3米),考虑到天气和施工等因素,我们配苗放宽到每亩84株,我们的验收标准主要是看油茶树成活率和死亡率、抚育的情况。

2021年7月23日下午访谈田某偃记录

访谈人:侯有德、蒋欢宜。

访谈对象:田某偃,1993年生,土家族,大专学历,退伍军人,八峒村村委会副主任兼新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访谈时间:2021年7月23日15:00—17:30。

访谈地点:湖南省保靖县碗米坡镇首八峒村。

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首八峒村和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答:首八峒村系碗米坡电站移民村,地处酉水河沿岸,我村现有1 224人,7个村民小组,面积10.12平方公里。保靖县新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2月,由我与另外五名有志青年(均为建档立卡户)共同创建,合作社集发展生态种养殖产业、农业观光产业等为一体,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位于保靖县碗米坡镇碗米坡电站上游的首八峒村,合作社以“劳动光荣,共同致富”为宗旨,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以“安置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己任。

问: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油茶?

答:2018年底,新铭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因地制宜,流转土地400余亩,2019年年初全部种上了油茶树。

问:一共有多少油茶植株?

答:32 000多株。

问:油茶幼苗是谁提供的?

答:移民局免费提供的。

问:成活率怎么样?

答:成活率在90%左右。

问:油茶林中主要套种什么?

答:以西瓜、油菜为主,兼有紫薯、凉薯、辣椒、甜瓜、丝瓜(育种)。

问:为什么要在油茶林中套种这些作物?

答:因为新造油茶林前5年没有收益,希望套种作物收入和管护支出保持收支平衡,实现以短养长。

问:效益如何?

答:2019年套种的西瓜长得非常好,但是卖瓜的时候天气不好,西瓜成熟的时候持续下雨,所以收益不太好,保持收支平衡。2020年种植了300多亩紫薯,产量20多万斤,销路不太好,价格太低,卖掉10多万斤,还有几万斤用来做紫薯粉销售,还种植了50多亩西瓜,因为卖瓜的时候天气不好,收益不太好。2021年套种西瓜140多亩,丝瓜(育种)30多亩,紫薯20多亩,其他地因为上半年收完油茶籽,所以就轮歇。

问:收了多少油菜籽?

答:1 500多斤油茶籽。

问:油茶籽是卖菜籽还是卖油?

答:卖油。

问:能有多少斤菜油?卖多少钱一斤?

答:可得菜油500多斤,每斤卖12~13元。

问:紫薯种从哪里买回来的?

答:从茶市、茶峒、秀山、松桃等地买回来。

问:紫薯种多少钱一斤?

答:一块多。

问:有哪些投入和支出?

答:每年人工费支出20万元左右,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共投入60多万元,自己先投入10多万元修毛路,后面移民局投钱进行路面硬化。

问:雇请的劳动力一般是什么年龄段的?

答:40~50岁左右的本村村民,季节性农忙时也从外面雇请劳动力。

问:村民能从合作社得到哪些收益?

答:主要是土地流转费、每月一结的务工费和效益分红。土地流转费200~250元/亩/年(其中移民局支付100元/亩/年),除草、松土、育苗、施肥的劳务费为100~120元/天,犁土、背西瓜的劳务费为200~250元/天。

问:一年要用多少个工?

答:没有计算过,应该有2 000~3 000个工,从年头到年尾都有工可做,年初要育苗、栽苗,夏季要除草、松土、施肥等。

问:肥料是自己买还是移民局提供?

答:移民局提供。

问:您怎么看待合作社现在的经营方式?

答:我们这种山区经营,大型机器进不去,人工成本太高了。去年西瓜卖五六毛钱一斤,卖瓜还不能支付工钱,我就整片瓜地按500~1 000元不等让卖瓜商人(商贩)直接去摘。我这种油茶林套种,主要是考虑油茶林本身需要管护才会好一些。

附录二:油茶产业发展指南

油茶产业发展指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以便函改〔2020〕496 号印发)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茶籽可以加工优质食用油,还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

200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来,油茶种植业迅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油茶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推动油茶产业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160亿元,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800万亩,全国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达2523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个、种植大户1.88万个,带动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增收。

茶油是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植物食用油。茶油脂肪酸结构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油酸含量80%以上,亚油酸含量达到7-13%,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适合中国传统高温烹饪,社会认可度高。目前,我国的高产油茶园每亩可产茶油40公斤以上,综合利用效益可以达到数千元。在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南方适宜地区的丘陵山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通过改造、提升老油茶园,高标准建设新油茶园,是提升山地综合效益、解决林农就业和增收、保障粮油安全、推进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一、油茶适生区及种植区划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富含油脂的物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我国油茶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中亚热带地区和部分热带及北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栽培的有20多种。主要包括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攸县油茶等。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对全国油茶产区进行了种植区规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和较适宜栽培区3个栽培区。其中,最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 8 省(区)的 292 个县(市、区)的丘陵山区; 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8 省(区、市)的 157 个县(市、区)的低山丘陵区;较适宜栽培区包括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9省(区)的183个县(市、区)的部分地区。详见附录1.

我国将油茶产业发展布局确定为核心发展区、积极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三个产业发展区。其中:核心发展区涉及湖南、江西、广西 3省(区)的 271个县(市、区),其中最适宜栽培县(市、区)211个、适宜栽培县(市、区)60个。积极发展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广西(部分)7 省(区)的 248个县(市、区),其中最适宜栽培县(市、区)81个、适宜栽培县(市、区)81个、较适宜栽培县(市、区)86 个;一般发展区涉及云南、重庆、河南、四川、陕西 5 省(市)的 123 个县(市、区),其中适宜栽培县(市、区)26个、较适宜栽培县(市、区)97个。

根据近十年来最新研究与品种实验,我国具有较上述规划更丰富的多样性物种和多样化适宜发展立地。如海南省油茶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完成了资源调查和良种选育,已成为油茶新兴发展区,初步确定琼海、澄迈、定安、屯昌、琼中和五指山等主产区。

二、油茶基地建设

(一)立地条件

油茶生长喜温喜光不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刻,在红壤、黄壤,以及 pH值为 4.0~6.5 之间的酸性、微酸性的土壤上均可正常生长发育,适合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多个省份的丘陵山地培育发展。

油茶基地建设,应选择海拔低于 800m的丘陵山地,云贵高原在海拔1000-1950m也可种植,坡度小于 25度斜坡或缓坡地,土层厚度应在 40cm以上,酸性壤土、轻壤土或轻黏土,且排水良好,坡向应为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丰产林要求土层在 60cm 以上。切忌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将底层土壤翻至表层。

(二)主栽品种

良种是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过多年的研究,油茶在良种选育方面取得诸多进展,2017年原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林场发〔2017〕64 号),包含国家审定良种 73个、地方审定良种 87个。此外,各地还有众多的地方审定、认定品种,特别是湖南、广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具备条件的地方应该根据周边地区测产结果确定主栽品种。

(三)种苗培育

良种壮苗培育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核心要求是品种准确、纯净和壮苗。油茶育苗可采用播种、插条、嫁接和插叶等方式,其中芽苗砧嫁接是当前最有效和广泛应用的育苗技术,亩产优质苗木可达 6万株以上。省、市级保障性定点苗圃可以作为良种基地,保障品种和接穗,通过工厂化容器苗基地实现壮苗培育。

(四)高产油茶林营造与建园

油茶林营造包括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两种方式,关键环节是建园、品种选择、品种配置和造林技术。

建园主要是在选定的造林地上合理规划道路和排水系统,并在造林前 3-4个月进行造林整地。整地方式包括全垦整地、梯带状整地、穴状整地。

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最适合种植地条件的品种。选择花期吻合且坐果亲和力好的品种进行配置栽培,提高授粉率和坐果率。

新造林的关键是挖大穴、施足基肥。油茶是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植物,新造林应该按照 60cm×60cm×60cm规格挖大穴,同时需要施足量基肥。管理水平较高的油茶林早期可按 2×3.5m的密度造林。

低产林改造的关键是要改种,仅采用除灌、清杂、施肥等抚育措施对低产林增产作用不大。低产林改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实行带状更新改造。二是高接换优,即选择林分结构合理、立地条件好并有一定结果量的低产油茶林分为对象,通过林地清理、垦复和水肥管理提高原有林生长状态,再通过高接换种来实现高产林营造。

(五)抚育管理

油茶林幼林抚育主要包括施肥、培兜、定干、修剪、摘花等,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形成合理冠层和发达根系。成林抚育主要包括间作施肥、除草垦复、控形修剪、密度调整等,平衡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实现高产、稳产。适当引进授粉媒介昆虫也是成林抚育的重要措施。

(六)病虫害防控

油茶病虫害主要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等50余种病害,以及油茶织蛾、蓝翅天牛、油茶叶甲、茶蚕等多种害虫。通常情况下,病虫害会造成10-25%的减产,严重时高达45%。必须高度重视油茶的病虫害防治,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综合集成物理、生物和绿色药剂等多种防治技术。

(七)采收与采后处理

油茶成熟期因品种而异,早采会显著降低出油率,必须区分品种适时采摘。采摘后的茶果应妥善处理,提倡鲜果脱壳、及时烘干,防止发热霉烂或出芽。处理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储藏。

三、油茶产品开发利用

(一)茶油

加工工艺是茶油获得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具体技术可参考相关专利技术,目前授权油茶籽加工相关专利200余项。具体可登录国家专利局查询。

(二)油茶资源高值利用及副产品加工

除加工作为食用油外,茶油还可通过精炼用于医药、化妆品及改性油脂等领域,实现高值利用。

油茶籽加工剩余物饼粕,可进一步加工提取茶皂素、茶饼肥、茶籽蛋白、茶籽多糖等产品,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

四、产业扶持政策

规划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包括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2000万亩,茶油年产量达到200万吨,产值达到4000亿元。为达到这一目标,国家鼓励油茶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土地流转、林权转让等形式,整合资源,提升规模经营,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土地或林权流转等形式投资建设油茶资源基地。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油茶知名品牌,强化流通市场建设与监管,建立专业市场体系和流通渠道,提升油茶产品社会认知,提高油茶产品品质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水平,推进油茶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自2006年起,中央、行业部门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油茶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和扶持产业发展。相关主要政策文件有: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

(二)《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

(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 号)

(四)《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 号)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 号)

(六)《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发改农经〔2009〕2812号)

(七)《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林函规字〔2014〕60号)

此外,油茶产区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油茶产业扶持政策。

五、社会服务

油茶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目前国内各主要产区重点科技支撑与服务机构有: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广西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湖北省林科院以及贵州、福建、广东、安徽、浙江等省林科院。

附录1

油茶适宜栽培区域

一、最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八省(区)的 292个县(市、区)。

湖南省(96个县、市、区):长沙市(岳麓区、雨花区、天心区、开福区、芙蓉区、望城县、宁乡县、长沙县、浏阳市),株洲市(荷塘区、天元区、石峰区、芦淞区、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湘潭市(岳塘区、雨湖区、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衡阳市(南岳区、珠晖区、蒸湘区、雁峰区、石鼓区、祁东县、耒阳市、常宁市、衡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邵阳市(洞口县、武冈市、新邵县、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隆回县、城步县、邵东市县、新宁县、绥宁县、邵阳县),岳阳市(临湘市、华容县、云溪区、岳阳楼区、湘阴县、岳阳县、汩罗市、平江县),常德市(澧县、武陵区、津市市、石门县、桃源县、鼎城县、临澧县、汉寿县),益阳市(南县、沅江县、资阳区、赫山区、安化县、桃江县),郴州市(桂东县、临武县、嘉禾县、汝城县、宜章县、资兴市、桂阳县、永兴县、安仁县、苏仙区、北湖区),永州市(新田县、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宁远县、蓝山县、道县、江华县、江永县、零陵区、冷水滩区),娄底市(冷水江市、涟源市、娄星区、新化县、双峰县)。

江西省(100个县、市、区):南昌市(红谷滩区、南昌县、湾里区、昌北区、安义县、进贤县、新建县),九江市(九江开发区、共青城、庐山区、湖口县、星子县、瑞昌市、德安县、九江县、永修县、都昌县、修水县、武宁县),景德镇市(昌江区、乐平市、浮梁县),萍乡市(萍乡市开发区、安源区、上栗县、莲花县、芦溪县、湘东区),新余市(仙女湖区、新余市开发区、渝水区、分宜县),鹰潭市(龙虎山、余江县、贵溪市),赣州市(章贡区、大余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管委会、信丰县、龙南县、宁都县、石城县、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崇义县、兴国县、会昌县、安远县、于都县、瑞金市),宜春市(奉新县、铜鼓县、靖安县、袁州区、高安市、万载县、丰城市、上高县、樟树市、宜丰县),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三清山管委会、信州区、万年县、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横峰县、德兴市、婺源县、弋阳县),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峡江县、安福县、吉水县、井冈山市、新干县),抚州市(南城区、黎川县、南丰县、金溪县、东乡县、崇仁县、广昌县、资溪县、乐安县、宜黄县、临川区)。

广西自治区(15个县):柳州市(三江县、融水县、融安县、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桂林市(资源县、灌阳县、阳朔县、全州县、永福县、荔浦县、㳟城县、龙胜县、平乐县)。

浙江省(15个县、市、区):衢州市(柯城区、龙游县、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丽水市(景宁县、庆元县、缙云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青田县、遂昌县、莲都区)。

福建省(29个县、市、区):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邵武市、光泽县、延平区、顺昌县、浦城县),三明市(明溪县、梅列区、三元区、泰宁县、永安市、将乐县、建宁县、清流县、大田县、宁化县、沙县、尤溪县),龙岩市(武平县、新罗区、永定县、连城县、长汀县、上杭县、漳平市)。

广东省(5个县、市):韶关市(始兴县、南雄市),清远市(阳山县、连南县、连州县)。

湖北省(12个县、市、区):黄石市(大冶市、阳新县),黄冈市(武穴市、黄梅县、浠水县、蕲春县),咸宁市(赤壁市、嘉鱼县、咸安区、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

安徽省(20个县、市、区):黄山市(黄山区、徽州区、黟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宣城市(郞溪县、绩溪县、泾县、旌德县、广德县、宣州区、宁国市),安庆市(枞阳县、宿松县、岳西县、桐城市、怀宁县、潜山县、太湖县)。

二、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区、市)共 157个县(市、区)。

湖南省(25个县、市、区):怀化市(新晃县、洪江区、通道县、靖州县、芷江县、会同县、麻阳县、溆浦县、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鹤城区、洪江市),张家界(武陵源区、永定区、桑植县、慈利县),湘西州(龙山县、吉首市、保靖县、凤凰县、永顺县、古丈县、泸溪县、花垣县)。

广西自治区(35 个县、市、区):百色市(乐业县、靖西县、德保县、田东县、西林县、右江区、凌云县、田林县、隆林县、那坡县、田阳县),河池市(环江县、罗城县、宜州市、金城江区、都安县、天峨县、南丹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贺州市(钟山县、昭平县、八步区、富川县、平桂区),梧州市(万秀区、藤县、苍梧县、岑溪市、蒙山县),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金秀县)。

浙江省(48个县、市、区):杭州市(西湖区、富阳市、建德市、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金华市(兰溪市、永康市、义乌市、金东区、婺城区、磐安县、武义县),台州市(天台县、温岭市、黄岩区、椒江区、三门县、临海市、仙居县),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宁波市(镇海区、慈溪市、余姚市、北仑区、奉化市、宁海县、鄞州区、江北区、象山县),绍兴市(上虞市、诸暨市、绍兴县、嵊州市、新昌县),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安吉县、长兴县),温州市(文成县、苍南县、瓯海区、瑞安县、乐清市、永嘉县、平阳县、泰顺县)。

福建省(17个县、市、区):福州市(连江县、罗源县、长乐市、晋安区、福清市、永泰县、闽清县),宁德市(福鼎市、霞浦县、蕉城区、周宁县、屏南县、古田县、寿宁县、柘荣县、福安市)。

湖北省(4个县、市、区):恩施州(恩施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

贵州省(12个县、市、区):黔东南(榕江县、岑巩县、锦屏县、天柱县、黎平县、从江县),铜仁(铜仁市、万山特区、松桃县、玉屏县),黔西南(望谟县、册亨县)。

重庆市(15个县、区):武隆县、垫江县、忠县、巫山县、开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合川区、城口县、梁平县、彭水县、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

四川省(1个县、市、区):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顺庆区、䦘中市、蓬安县、营山县、南部县、仪陇县),广安市(邻水县、华蓥山市、广安区)。

三、较适宜栽培区:包括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九省(区)183 个县(市、区)。

广西自治区(11 个县、市、区):贺州市(钟山县、昭平县、八步区、富川县、平桂区),崇左市(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钦州市(钦地区、钦北区、灵山县),南宁市(横县、上林县、宾阳县),梧州市(万秀区、藤县、苍梧县、岑溪市、蒙山县),防城港(上思县、防城区),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金秀县)。

福建省(17 个县、市、区):漳州市(漳浦县、云霄县、龙海市、诏安县、长泰县、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泉州市(南安市、惠安县、泉港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洛江区),莆田市(涵江区、仙游县)。

广东省(13 个县、市、区):河源市(连平县、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梅州市(蕉岭县、五华县、丰顺县、梅县、平远县、兴宁县),云浮市(新兴县),肇庆市(广宁县)。

湖北省(30 个县、市、区):武汉市(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鄂州市(鄂城区),黄冈市(英山县、罗田县、团风县、红安县、麻城市),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宜昌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五峰县),荆门市(京山县、钟祥市、东宝区、松滋市),襄樊市(枣阳市、宜城市、谷城县),神农架林区,十堰市(丹江口市、郧县、茅箭区),孝感市(孝昌县、安陆市、大悟县)

安徽省(15 个县、市、区):池州市(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东至县),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舒城县、霍山县),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含山县),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

云南省(47 个县、市、区):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丘北县、富宁、麻栗坡县、马关、广南县),保山市(腾冲县),大理州(弥渡县、大理市、漾濞县、永平县、南涧县),普洱市(宁洱县、思茅区),曲靖市(陆良县、师宗县、马龙县、沾益县、宣威市、富源县、罗平县),红河市(泸西县、弥勒县、开远市、石屏县、建水县、绿春县、屏边县、红河县、元阳县、金平县),昆明市(宜良县、石林县),玉溪市(元江县、通海县、峨山县、江川县、澄江县、新平县),楚雄州(䘵丰县、大姚县、姚安县、双柏县),德宏州(陇川县),昭通市(大关县)。

河南省(5 个县、市、区):信阳市(固始县、光山县、罗山县、商城县、新县)。

四川省(32 个县、市、区):泸州市(纳溪区、叙水县、泸县),达州市(宣汉县、达县、万源市),宜宾市(屏山县、南溪县、江安县、高县、翠屏区、宜宾县),凉山州(德昌县),绵阳市(平武县、安县),广元市(剑阁县、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旺苍县、利州区、苍溪县),内江市(隆昌县、威远县),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平昌县、南源县),眉山市(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自贡市(荣县)。

陕西省(13 个县、市、区):汉中市(勉县、城固县、镇巴县、西乡县、宁强县、南郑县),安康市(石泉县、汉阴县、紫阳县、汉滨区、平利县、白河县),商洛市(商洛县)。

附录2

现行主要油茶产业国家及行业标准

1. GB/T 28991-2012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

2. GB/T 26907-2011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3. GB/T 37917-2019 油茶籽

4. GB/T 1765-2018 油茶籽油

5. LY/T 2955-2018 油茶主要性状调查测定规范

6. LY/T 2305-2014 油茶品种微卫星标记鉴别技术规程

7. LY/T 1730.1-2008 油茶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

8. LY/T 1730.2-2008 油茶第2部分:优良家系和优良杂交组合选育技术规程

9. LY/T 1936-2011 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

10. LY/T 2117-2013 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规程

11. LY/T 2314-2014 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2. LY/T 2447-2015 油茶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3. LY/T 1730.3-2008 油茶第3部分: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

14. LY/T 2348—2014 油茶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15. LY/T 2329-2014 油茶嫁接技术规程

16. LY/T 2204-2013 油茶高干嫁接技术规程

17. LY/T 2679-2016 油茶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18. LY/T 1328-2015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19. LY/T 2678-2016 油茶栽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

20. LY/T 1935-2011 油茶低产林改造

21. LY/T 2677-2016 油茶整形修剪技术规程

22. LY/T 2750-2016 油茶施肥技术规程

23. LY/T 2116-2013 油茶林产量测定方法

24. LY/T 3046-2018 油茶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技术规程

25. LY/T 2680—2016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6. LY/T 2034-2012 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27. LY/T 2033-2012 油茶籽

28. CAS:225233-97-6 美国食品化学法典 FCC-油茶籽油

附录三: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油茶产业是我州重点传统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我州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科技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为依托,加大油茶产业扶持力度,提升油茶产业发展水平,使油茶产业成为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州的农村支柱产业 。

(二)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州优质高产油茶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油茶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发展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示范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坚持新造扩面,改造提质,培管并举;坚持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突出品牌建设。

二、突出油茶产业发展重点

(一)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先将适宜发展油茶产业的贫困乡村纳入州、县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支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雇工等方式与农户建立 油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使油茶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突出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原则,参加油茶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龙山县以村为单位,建立油茶合作社(村社合一),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和培管、统一销售)的产业经营机制,提高油茶林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三)突出培育油茶大户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在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建立“大户+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企业依法依规按“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油茶农庄、茶旅综合体,与农户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突出抓好低产林改造。根据《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湘林产〔2020〕7号)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分类施策”的思路,综合采取“更新改造”“抚育改造”和“品种改造”等3种模式,稳步推进全州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并在办点示范的基础上,支持以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方式推动油茶低产林改造。

(五)突出管好油茶种苗质量。各县市要认真落实《湖南省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湘林种〔2018〕8号)有关规定,全面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油茶种苗生产供应“三证一签”制度(油茶良种生产经营许可证、苗木质量检验证、良种证、苗木标签)。根据国家和省林业部门推荐的油茶良种名录,参考各油茶良种在我州生长情况,推荐栽植华硕、华金、华鑫、湘林1号、湘林63号、湘林97号、湘林210号等7个油茶品种。积极在全州推广3年生以上轻基质容器油茶良种大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缩短油茶产业建设周期,保障油茶林培育质量。

(六)突出落实后期培管机制。各县市人民政府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油茶造林后期培管机制,细化考核指标,明确管护和监督工作职责,建立年度考评和问责制度,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管护一片优产一片。探索推广凤凰县“油茶+迷迭香+板蓝根”以药材培管代替油茶培管的机制和方法。探索推广永顺县鼓励农户在新栽油茶林套种洋芋、黄豆等粮食和矮秆经济作物的奖补机制,实现油茶产业“以短养长”,提升油茶林地综合效益。

(七)突出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油茶苗木供应、产品销售、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培育建设油茶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和信息网络市场,积极为林农、油茶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三、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一)扶持油茶合作社(大户)发展。对成片油茶新造和低产改造面积达到1000亩、带动农户30户以上,油茶基地建设达到省、州标准的油茶合作社和大户,在中央和省州油茶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或奖励。

(二)支持油茶低质低效林改造。鼓励村集体在依法、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将油茶低产林通过出租、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实行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扶持以“家庭林场”“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经营。对成片油茶低产林改造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乡镇和村,在省州财政相关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或奖励。

(三)支持茶油加工小作坊改造升级。鼓励小型茶油加工作坊通过不断提升标准,达到食品生产许可条件,支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对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达到省标准的企业,在省州财政相关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或奖励。

(四)支持油茶龙头企业发展。支持企业研发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申报新成果,延伸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利用等产业链条。对新经省级专业机构评审认定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以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油茶产品,按《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州政发〔2018〕1号)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支持企业拓宽茶油及油茶副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互联网+”继续深化电商合作,加大线上推广销售力度,并从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安排、龙头企业申报等方面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五)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各级财政要建立“政府奖补、部门项目支撑、社会投资投劳”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多方资本参与油茶产业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金融机构要建立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油茶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 资环境,吸引州内外资金从事油茶产业。

(六)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市政府从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和财政预算资金中,对新造油茶林和改造低产林的,给予资金支持,每亩分别不低于1200元和1000元。州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油茶产业专项经费和奖励资金500万元,其中工作经费100万元,奖励经费400万元。主要用于油茶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新品种推介、技术指导,以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和乡镇、合作社及个人给予奖励等。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工信局、州林业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商务局、州文旅广电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单位,结合乡村振兴等政策,积极为油茶生产、销售、茶旅融合等申报项目。各县市要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政策性资金(项目),建立油茶新造、低改、套种、培管等奖补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人民政府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州人民政府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州林业局、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扶贫办、州商务局、州政府督查室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林业局,州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迅速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统筹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二)突出产业规划引领。州直有关部门要将油茶产业作为全州农业特色产业的重点主导产业,纳入全州农业产业化建设总体规划。各县市要将油茶产业纳入当地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组织编制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各年度实施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规划任务落实落地。

(三)强化行业服务。建立健全油茶产业监管指导机制,防止盲目冒进和形象工程。林业、农业农村、发改、财政、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协调配合,依法保护油茶林资源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油茶林抛荒和乱征滥占油茶林地,要积极预油茶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维护油茶果采摘秩序,加强产业基地水利灌溉、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维护油茶产业经营发展秩序,促进油茶稳产高产。

(四)加强产业宣传。发挥先进模范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发展油茶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支持企业参加国内有影响力的产品博览会和展示展销会,提升湘西茶油的影响力。结合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企业举办“油茶博览会”和“油茶文化节”,营造良好的油茶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油茶文化节、各类节会等,加大湘西油茶品牌市场宣传力度,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加强督查考核。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对县市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州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州政府督查室要结合油茶产业发展规律,在重要培育生产时节,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办、年度一考核”。要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油茶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单位、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工作推诿、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相关产业信息,以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渎职、失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1 .2021-2025年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油茶新造、低改任务分配表

2. 湘西自治州油茶产业发展工作责任分解表。

附件1

2021-2025年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油茶新造、低改任务分配表单位:万亩

附件2

湘西自治州油茶产业发展工作责任分解表

续表

续表

附录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油茶产业合作社一览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油茶产业合作社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五:湖南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动植物多样性名录

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动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一、鱼类(14种):

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马口鱼、赤眼鯮、棒花鱼、麦穗鱼、鳙鱼、鲢鱼、中华花鳅、泥鳅、大鳞泥鳅、黄鳝。

二、两栖类(15种):

黑眶蟾蜍、中华大蟾蜍、三港雨蛙、小腺蛙、泽陆蛙、棘胸蛙、棘腹蛙、花臭蛙、华南湍蛙、镇海林蛙、中国林蛙、黑斑侧褶蛙、斑腿树蛙、大树蛙、饰纹姬蛙。

三、爬行类(24种):

脆蛇蜥、北草蜥、蓝尾石龙子、中国石龙子、多疣壁虎、白头蝰、尖吻蝮、原矛头蝮、银环蛇、赤链蛇、黄链蛇、翠青蛇、钝尾两头蛇、黑眉锦蛇、玉斑锦蛇、王锦蛇、中国水蛇、乌梢蛇、平鳞钝头蛇、丽纹腹链蛇、绞花林蛇、虎斑颈槽蛇。

四、鸟类(100种):

夜鹭、牛背鹭、池鹭、白鹭、阿穆尔隼、凤头蜂鹰、黑冠鹃隼、普通鵟、赤腹鹰、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斑头鸺鹠、灰林鸮、领角鸮、冠鱼狗、普通翠鸟、戴胜、三宝鸟、大拟啄木鸟、斑姬啄木鸟、黄嘴栗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大杜鹃、四声杜鹃、鹰鹃、家燕、金腰燕、山鹡鸰、灰鹡鸰、白鹡鸰、黄鹡鸰、树鹨、粉红山椒鸟、灰喉山椒鸟、领雀嘴鹎、白头鹎、黄臀鹎、绿翅短脚鹎、栗背短脚鹎、红尾伯劳、棕背伯劳、虎纹伯劳、红嘴蓝鹊、喜鹊、大嘴乌鸦、发冠卷尾、褐河乌、红胁蓝尾鸲、棕腹仙鹟、鹊鸲、蓝额红尾鸲、北红尾鸲、红尾水鸲、灰背燕尾、小燕尾、白额燕尾、白顶溪鸲、紫啸鸫、乌鸫、斑胸钩嘴鹛、棕颈钩嘴鹛、红头穗鹛、黑领噪鹛、白颊噪鹛、画眉、红嘴相思鸟、灰眶雀鹛、灰头鸦雀、棕头鸦雀、强脚树莺、黄眉柳莺、极北柳莺、淡脚柳莺、北灰鹟、白眉姬鹟、红喉姬鶲、黑喉石即、大山雀、绿背山雀、黄腹山雀、红头长尾山雀、山麻雀、白腰文鸟、树麻雀、燕雀、金翅雀、灰头灰雀、黑尾蜡嘴雀、黑头蜡嘴雀、黄喉鹀、灰头鹀、黄眉鹀、小鹀、三道眉草鹀、田鹀、黄胸鹀。

五、哺乳类(27种):

白腹巨鼠、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小家鼠、赤腹松鼠、隐纹花松鼠、红白鼯鼠、银星竹鼠、中华竹鼠、毛冠鹿、小麂、野猪、花面狸、小灵猫、豹猫、黄鼬、鼬獾、猪獾、华南兔、亚洲宽耳蝠、西南鼠耳蝠、东亚伏翼、大菊头蝠、皮氏菊头蝠、中华菊头蝠、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