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心智的一面镜子
同样一句话,从孩子口中说出来和从成年人口中说出来,得到的反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们往往会更认真地对待成年人口中说出的话,却会下意识地忽略孩子口中说出的话。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成年人已经拥有成熟的心智,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当他们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无论这句话是好还是坏,都是他们认真考虑过的,他们也应当对此负责。孩子则不然,即便他们口出恶言,在成年人看来,恐怕也只不过是“熊孩子”的一种情绪宣泄。
比如,当你的孩子因为某些事情被你训斥过后,他生气地对你说:“我再也不理你了,我要离开你!”你或许会为此感到伤心,但并不会把他说的这句话当真。有些抗打击能力强的父母或许还能调侃上一句:“好啊,那你就离开我吧,等会儿我就把你卖给收破烂的!”但如果这句话不是你的孩子说出的,而是换成你的丈夫或妻子,那么你恐怕就很难再这样云淡风轻地对待了。
确实,很多时候,孩子在说出某句话时,可能自己也并不完全清楚这句话代表的真实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话语就不值得重视,不值得被认真对待。要知道,无论他们是否能够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说出口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出的正是他们的心性与品行。
语言与心智是息息相关的,语言就好比心智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人口中说出的话,我们就能窥见这个人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一点在孩子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因为比起成年人,大多数孩子显然都还没有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想法,以及为自己塑造一个虚假的“人设”。所以,无论好意还是恶意,在孩子身上,往往都会表现得更为直接。

图2-1 语言是心智的一面“镜子”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重视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发现孩子口出恶言时,不仅要及时纠正他们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还要去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他们排解坏情绪,并及时导正他们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