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别让“词不达意”成为一种遗憾

01/别让“词不达意”成为一种遗憾

对许多父母来说,照顾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最辛苦的一点就在于双方无法用语言进行沟通。那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于是,每当他们有所需求的时候,就只能痛苦哭嚎来提醒父母。而父母呢,由于无法了解孩子的需求,于是就只能通过经验与猜测来不断尝试,直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停止哭泣。

想必当孩子号啕大哭,父母却束手无策时,无数父母都想过,要是科学家们能发明一台“婴儿语言翻译机”,让他们可以直接“听懂”孩子的话,了解孩子究竟想要什么,为什么哭泣,那该有多好啊!从这也能看出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不只是带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地方,沟通都非常重要。买东西我们要沟通价格,谈生意我们要沟通条款,交接事情我们要沟通细节,顺畅的沟通能够让我们在做事情时事半功倍,而词不达意的沟通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甚至激化彼此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拥有好的语言能力,对孩子未来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某次,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去某大学考察,途中想上洗手间,但负责接待的老师还没赶到,于是就向一位正好路过的学生问了路。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那个学生却支支吾吾半天都没说清楚,一会儿南、一会儿北,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让朋友听得满头雾水。最后,朋友只得假装自己已经听明白了,一边道谢一边打发走那个学生,然后再向别人问了路。

这件事让朋友感到非常诧异,他说自己从没想过,一个能搞懂复杂“数理化”问题的大学生,会连一个简单的“指路”问题都表述不清楚。也是从那之后,朋友开始注意孩子的语言教育问题,并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母总是希望能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技能,如书法、绘画、钢琴、跳舞等等,但很少有父母会专门让孩子学习“说话”。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说话可能根本称不上是一种“技能”。说话有什么难的呢?想到什么就用语言说出来不就行了吗?但事实上,即便是在成年人中,也有不少人是不善于“说话”的。他们可能心有丘壑,却总在表达时因“词不达意”而无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传达给别人。

不得不说,如果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将自己的优秀表达出来,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更重要的是,如果在说话时总是词不达意,那么就很难与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样一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会被各种不必要的误解与麻烦所困扰。

所以,学会如何“说话”真的很重要,会说话的孩子,只要一开口,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那么,为了避免孩子因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陷入“词不达意”的麻烦中,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呢?

第一,说话要有重点。

说话没有重点是绝大多数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人都存在的一大毛病。孩子在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对语言的把握还不够熟练和精准,出现说话缺乏重点的情况并不奇怪,这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做出引导,让他们在说话之前,先把重点“挑”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训练逻辑思维。

第二,提出问题要具体。

在沟通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通常会以提问的方式来鼓励对方进行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越具体,才越容易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从而让沟通更高效。和孩子对话的时候,父母也要牢记这一点,在提出问题时,尽量描述具体清楚一些。

第三,留给对方缓冲的空间。

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只有一个人滔滔不绝,那么就根本称不上是“沟通”。所以,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总是自说自话地发号施令,而是应该留出让孩子发表意见的空间。反之也是一样,要教会孩子倾听,并尊重与之谈话的对象,留给对方缓冲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