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耳语带来的神秘感令孩子着迷
孩子与孩子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别,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而成年人由于受到社会规则的影响,在某些事情上的表现就大同小异了。有些家长头疼自己的孩子喜欢大吵大嚷,而有些家长则头疼孩子不敢大声说话,偏偏喜欢趴在别人耳边耳语。喜欢大吵大嚷固然不是什么好习惯,但孩子如果沉迷于耳语,也不是什么好现象,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孩子喜欢耳语,主要原因是耳语带来的神秘感。儿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而秘密,则更能让孩子沉迷其中。有不少家长擅长使用耳语和秘密从孩子身上达成自己的目的,毕竟一件事情如果被当成普通的事情来告诉孩子,孩子是不会重视的。而如果当成是秘密来告诉孩子,孩子就会真正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不少孩子就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养成了喜欢耳语的习惯,有什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的事情,就会在别人耳边,用最小的声音进行耳语。这种习惯对于语言习惯正在形成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个好习惯。
那些喜欢耳语的孩子,会逐渐将耳语当成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想要告诉别人什么事情,就要进行耳语。即便是没有耳语的机会,也会在说话的时候将自己的声音放到最低。这显然不利于孩子语言习惯的形成,我们不是要让孩子把每句话都说得振聋发聩,但如果孩子每句话都要小心翼翼地说,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
愿意大声说话的孩子,在态度上也会表现得更加热情、大方,更积极向上。而那些喜欢耳语的孩子,会逐渐变得不敢、不愿意大声说话,做事缺少勇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这里要申明一点,这与孩子的个性内向还是外向无关,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孩子都是好孩子。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什么缺点,不能因为孩子的性格内向,就贸然认为孩子是胆怯的、是懦弱的、是缺少积极向上精神的。
如果孩子喜欢耳语不是受到家庭或者其他人的影响,那可能是孩子缺少安全感造成的。即便是成年人,每天也会有很多做不好的事情,更别说孩子了。成年人能够斟酌自己没有做好一件事情的后果,有些事情需要尽快补救,有些事情需要下次注意,还有些事情即便没做好也是无关紧要的。
但孩子不一样,家长告诉孩子的事情,老师告诉孩子的事情,在对事情缺少足够判断力的孩子面前,就如同是一道军令一样,是一定要完成的。那么,如果孩子没做好事情呢?如果孩子犯错了呢?这就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孩子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就只能选择用耳语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一旦孩子犯下错误,或者是有做不好的事情时,会选择用声音最小、传播范围最小的耳语告诉别人时,就说明孩子陷入了缺少安全感的状态。孩子做错事情的确需要批评,需要家长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对的。但过度批评,甚至上升到语言暴力的程度,那就过犹不及了。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把握好尺度,特别是在孩子沉迷于耳语的时候。
对孩子耳语这种习惯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有更多的自信心,那么孩子自然会减少耳语的使用频率。特别是鼓励孩子在交流当中努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孩子能顺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奖励。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有着惊人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能让孩子鼓起勇气去寻求最好的交流方式,寻求父母的认可。而如果用强硬的态度打压孩子,用锋利的语言刺伤孩子,那么孩子只会用耳语的方式来与父母交流,以避免遭受更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