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好好沟通是消除“代沟”的法宝

06/好好沟通是消除“代沟”的法宝

亲子沟通最大的沟壑就是代沟,不管在什么问题上有矛盾,不管矛盾到什么程度,都在可以沟通的程度上。一旦代沟两个字出现,那就意味着沟通即将终止。代沟在孩子的眼中,就如同一堵不可跨越的墙壁,孩子认为在某个问题上与父母有了代沟,就会主动终止沟通,不再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求同存异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消除代沟并不困难,最重要的就是沟通时候的态度

代沟是什么呢?代沟就是两代人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的确是带有时代性的。每个人都觉得在自己儿时出现的东西是老旧过时的,而在自己人生的黄金时期所出现的东西是经典的、无法超越的,自己老的时候出现的东西则是离经叛道的。这种认知体现在了绝大多数人身上,老一辈人将邓丽君的歌曲称为靡靡之音,而听着邓丽君歌曲长大的一代人又觉得周杰伦咬字不清的演唱方式难以接受,相信听着周杰伦歌曲长大的一代人,也不会顺利的接纳新一代人喜欢的音乐作品。

代沟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父母很少会真的与孩子一起讨论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书籍、影视作品,即便是在这些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往往也形不成难以调和的冲突。真正的问题是,当孩子逐渐长大,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与父母的冲突。

每一代人对事情的看法都有不同的地方,这不是因为人不一样了,而是因为社会发展不一样了,大环境不一样了,新生事物不一样了。这些问题就是父母与孩子对于一件事情给出不同答案的根本原因。那么,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很多问题真的有对错吗?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特别是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道理,而不是像数学题一样,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既然双方都没有对错,那么具体的情况就应该双方坐下来,好好地商量。当双方能在温和的态度下,抱着求同存异的想法进行交流时,会发现代沟的出现只有几个原因。

知识面的不对称往往是代沟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与学历无关,与从事的工作无关,只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渠道相关。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许多过去人们认为是金科玉律的东西,许多已经被推翻了。人接收新知识的渠道不同,对于新知识的渴求程度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孩子比父母有更多的渠道接收全新的知识,比父母更渴求获得全新的知识。

孩子获得了全新的知识,在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有全新的做法。而身为父母,某件事情使用某种方法已经几十年了。看见孩子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做法,自然是要教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冲突。双方的知识来自不同的时间段,如果父母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的话,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么,与孩子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代沟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如果父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或者看到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方法与自己截然不同时,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能够避免代沟的产生。

孩子看问题的片面性同样是代沟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年轻人都是最有热血的一群人。他们更喜欢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更相信自己的力量,更有激情。但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非常片面的。甚至可以说,一个拥有六个面的正方形,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

片面地看问题,靠着满腔热情去做事,自然会漏洞百出。父母不会忍心看着孩子碰得头破血流,指点一下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孩子极端的想法之下,任何不直接的、迂回的、婉转的行事方式,都是妥协的、苟且的、没骨气的,这个时候代沟就出现了。

图5-2 好好沟通才能消除“代沟”

好好沟通,让孩子知道问题的其他面是什么样的,再让孩子做选择,就能避免代沟的出现。冲动并不等同于愚蠢,孩子做出的决定,自然是他认为的最好的决定。但是,孩子看到问题的全貌时,原本最好的决定可能就不那么好了。再加上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以及得到父母给予的选择权,自然会冷静地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代沟也就烟消云散了。

父母做出决定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因为态度问题,不能好好沟通,最终出现难以跨越的代沟,那就难以达成为孩子好这个原本设定的目标。所以,好好沟通才是保证亲子关系能始终顺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