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看懂孩子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根据科学统计,养成一种习惯只需要14到21天,而改掉一种习惯,则要花掉90天,甚至更多。90天,也就是短短的3个月而已,如果能改掉一种坏习惯,何乐而不为呢?理论上是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非常艰难的。让某个人从零开始,坚持90天都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不去触碰一件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一种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了。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的习惯形成以后,自然会在生活当中经常展现,其中就包括一些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排解自己情绪的方式,即便是成年人也是如此。有些平日里不吸烟、不饮酒的人,在遇到压力,情绪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也选择点上一支烟,喝上一杯酒。有些人平日里十分沉默,但内心有压力的时候就会拉着别人喋喋不休。有人会用大喊大叫排解压力,有人会用压榨自己的身体、利用运动来改变自己的坏心情,甚至还有人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破坏一些东西来发泄。
种种排解情绪的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一旦情绪上出现问题,就会采用自己所习惯的方式。孩子同样如此,每个孩子在情绪发生波动的时候,必然会有其独特的表现。如果能够掌握这些习惯,那就相当于找到了孩子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人生当中经历一些不顺利的事情,我的女儿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段时间,我工作极其繁忙,时常出差,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当我闲下来以后,发现她已经有了一个很不寻常的习惯。
那一天,已经过了女儿平时回家的时间。我外出寻找女儿,却发现女儿就站在小区里的一棵树下。我正要喊她的名字,问问她为什么还不回家,突然发现女儿的情况不对。我悄悄地走到她的身边,发现她正在跟那棵树说着什么。我没有惊动她,等着她和树聊完天。
女儿发现我以后,也并不惊慌,她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不寻常的,我也没有追问这件事情。一段时间以后,我才重新提起这件事情。从女儿口中得知,我工作繁忙的那段时间,她有了心事,没人可以说的时候,就会跟一些花草树木说。在那段时间里,女儿已经养成了习惯。
我工作没那么忙碌以后,女儿和花草树木对话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但偶尔的,还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每当我发现女儿又在和花草树木对话,我就知道她遇到了麻烦的事情,并且是不好跟我开口的。既然发现了,就总有办法引导她说出来,再想办法去解决。不管怎么说,都比始终蒙在鼓里要好。
其实掌握孩子情绪变化的“晴雨表”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不忽视孩子,只要你对自己的孩子够熟悉,只要你对待孩子够认真,那就能够轻易地发现孩子在行为上的反常。例如,一个热情大方的孩子,今天突然不怎么讲话了,那显然意味着孩子现在心事重重。如果一个喜欢美食的孩子,今天只是草草地吃完了饭就下了餐桌,那么显然孩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除了反常现象外,还要注意一些偶尔会发生,但始终没有停止过的事情。一个朋友曾向我求助,说他上高中的儿子偶尔会在睡前外出一段时间,时间不长,短时20分钟,长的时候也不会超过1小时。奇怪的是,这种外出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并且风雨无阻。有几次正巧赶上外面下雨,孩子还是执意要带着伞外出。他很担心,认为孩子是不是在外面有什么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时之间种种疑惑涌上心头,又是担心早恋,又是担心孩子养成了坏习惯,交了坏朋友。但是,观察的一段时间,还跟踪了几次,发现孩子真的没有什么事情,真的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就静静地在小区附近漫步。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麻烦事,不过是孩子在用夜晚漫步这件事情排解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心情而已。孩子没有出现什么怪异的行为,更没有什么极端的举动,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家长不需要过多干涉,给予适当的关心,适当的帮助,就可以让孩子回到正常的状态中来。
作为家长,只要孩子排解情绪的方式不是有害的,不是过激的,那么不妨听之任之。能够提前找到一种调解情绪的方式,这是孩子的才能。作为家长不需要过多干涉,只要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动,在孩子通过自我调节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强硬地干涉,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也破坏了孩子好不容易找到的自我调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