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00万词汇是未来的财富量
语言学习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真的有用吗?如果有用,又有多大的作用呢?这是许多父母都在纠结的问题。其实,如果父母们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发起的“3000万单词”项目有所了解,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疑问了。
那么,“3000万单词”项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其实是萨斯金德博士发起的一项调查。萨斯金德博士跟踪记录了42个美国家庭的亲子对话状况,并对这些记录下来的对话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家庭中,高收入的家庭平均每小时要比低收入的家庭多说大约300个单词。
这也就意味着,生活在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小时会比生活在低收入家庭中的孩子,多听到大约300个单词。如果这一情况继续下去,那么累积到4年之后,这些生活在高收入家庭中的孩子,将会比那些生活在低收入家庭中的孩子多听到大约3000万个单词。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数据,它对这些不同家庭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因为萨斯金德博士在研究中发现,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中的孩子之间的3000万词汇量差异,对他们未来的语言发展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和智商,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博士认为,这样的差距仅仅只是开始而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未来,他们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从萨斯金德博士的研究中可以推测,那些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也就是说,家庭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很大影响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家庭语言环境的优劣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注定很难有好的未来呢?
根据萨斯金德博士的调查研究情况,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如此,但实际上,真正影响到孩子未来智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并非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是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对话质量的高低。
试想一下,那些经济拮据的父母,每天都在为了维持生活而疲于奔命,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孩子身上呢?更重要的是,每天的工作已经让人疲惫不已,回到家之后,又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耐心应付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亲子之间的对话质量又如何得到保证?这就是为什么通常而言,高收入家庭的语言环境要比低收入家庭的语言环境质量更好。
父母与孩子的对话质量之所以能够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这样重大的影响,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大脑。而这种亲子之间的互动质量越高,在激发孩子的大脑时所能达到的效果就越好。那么,什么样的亲子互动才算是高质量的互动呢?简单来说,有三点需要注意的:
第一,父母要理解并认同孩子的情绪。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做到理解并认同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与经历。只有这样,双方在沟通中才能引发共情作用,让沟通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让沟通更加多样化。
沟通除了语言沟通的方式之外,还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如有意义的手势或肢体语言。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能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那么不仅能让沟通更有乐趣,同时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大脑。
第三,把亲子互动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无论是词汇量的积累,还是语言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也应该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像是一场优美的双人舞蹈,只有相互配合,有来有回,才能更好地完成这场“表演”。而在这场“表演”中,父母给予孩子的积极回应和正面肯定,对孩子未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情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父母的言语塑造了孩子的大脑,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则进一步决定了未来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