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为什么孩子有时会心口不一

04/为什么孩子有时会心口不一

对于成年人来说,心口不一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成年人总是会在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时候说谎,一个成年人,几乎每天都会说心口不一的话。那么,在成年人心中,心地纯洁、善良的孩子,会不会撒谎呢?当然会,据研究表明,年龄越大的孩子就越是会说谎。4岁孩子中说谎的比例可以高达90%,而到了12岁,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说谎。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为什么会心口不一?其实根本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第一个谎言往往是因父母而起,而孩子说谎的时候面向最多的对象也是父母。一个孩子,如果开始说谎,往往有以下几个原因。

撒谎可以让孩子逃脱责罚。没有人喜欢被责罚,但不管是在家庭当中还是在学校里,甚至是走上社会,人都不可能逃脱在大环境中的奖惩制度。孩子不喜欢被责罚,因此在做错事情,面对即将到来的责罚时,会选择说谎。只要谎言能够奏效,就能逃过一劫,就能避免责罚带来的痛苦。

孩子不喜欢被责罚,但家长面对做错事情的孩子却不能不罚。不过,当孩子开始因为避免受罚而撒谎的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面对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有几个点是一定要做到的。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说谎是没有用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谎言,只要是谎言,就总有被戳穿的一天。想要通过说谎逃脱责罚,这条路行不通。

其次,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敢承担责任的人,难成大器。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家庭身份,社会身份,这些身份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得到机会,是很难扮演好自己将来的角色的。

最后,家长应该反思,自己过去对孩子的惩罚是否过重,是否只有惩罚,而没有惩罚之后的安慰。孩子说谎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恐惧,而这种恐惧大多来自家长的惩罚。如果孩子因为担心遭受严厉的惩罚而说谎,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惩罚力度可能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

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赢得家长的赞赏,孩子也会选择撒谎。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成年人在面对出类拔萃的孩子的时候,是很少会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的。当孩子听到自己的父母在称赞其他的孩子时,就会产生嫉妒心理,想要取得与被称赞者同样的成绩,得到自家父母的夸赞。

在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曾因为嫉妒邻居家的孩子说过谎。那天下午,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刚好碰见邻居也在接自己的儿子。既然同路,就一起回了小区。到了小区门前,我跟邻居客套了一下,说我今晚包饺子,邀请她一起来吃。邻居客气地说,今天她的儿子在幼儿园得了三朵小红花,她答应了儿子要去吃肯德基,我听了以后就夸赞了邻居家的儿子几句。

女儿在旁边听到我夸赞邻居家的儿子,马上就不开心了。她噘着嘴,大声地告诉我,她今天也得到了三朵小红花。话音刚落,就被邻居的儿子拆穿,说女儿就只得到了两朵小红花,并没有三朵。

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邻居赶紧说了两句不疼不痒的话,匆匆带着儿子离开了,而我则满脸寒霜地带着女儿回到了家。女儿也意识到自己撒谎是不对的,跟我道了歉,我也跟女儿强调,不管因为什么,也不该跟自己的家长撒谎。

效仿父母的行为,也是不少孩子说谎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模仿能力极强的孩童时期,父母就是最好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答应过孩子什么事情而不兑现,那在孩子的心中就会认为撒谎是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曾子杀猪的故事相信人人都知道,曾子之所以杀掉家里的猪,就是为了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避免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千万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不管多么虚无缥缈的诺言,孩子都会当真。如果诺言不能兑现,那么父母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特别是诱哄时候的承诺,更是直接促成孩子撒谎的重要原因。

经常有父母为了知道孩子究竟做了什么,会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你干了什么我都不会生气的,不怪你。”等到孩子将事情和盘托出以后,就会遭到疾风骤雨般的语言暴力,甚至还有体罚。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怎么能不说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