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现状

第一节 平面设计现状

随着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各种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相继在中华大地上举行,一般而言,这些大型活动大多需要向社会进行大量的视觉信息传达,这就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民族化表现形式在国内日趋强烈、影响越来越广泛,是艺术设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在特定区域内的特殊表现。而民族化表现的平面设计又因其本土文化属性较强的特点而备受瞩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讨有关“中国风”“民族风格”的设计问题,在实践上也进行了不少富有创新性的尝试。但客观地看,在理论探究上还鲜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论架构与创新。

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化表达更有着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参与和主张的意味。对这一表现形式和类型风格的系统化研究和规律性揭示,创建体系完备的理论架构,既是对设计艺术学上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的关注,也是主动地、前瞻性地应对设计现实问题,全面地、深入地认识学科规律。因此,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时代语境中,进一步聚焦于本土的、民族的艺术设计,并结合现实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在实践中归纳规律、建立模型,为未来寻找启示。可以认为,作为平面设计本土化和特色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民族化表现的研究意义重大。

从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看,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分类,艺术设计包括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门类,都属于为人类提供审美体验的实用美术范畴。在现实中,这些设计都遵循着功能与审美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原则,并特别凸显了形式新颖和视觉创意。不难看出,民族化表现是以民族文化为作品的魂魄,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表现手法,借鉴现代设计语言,去传达信息的设计表达,是我国平面设计实践中新的、充满生命力的类型风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