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其他民族设计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四、从国外其他民族设计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这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博士学位论文上。例如,赵云川(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的《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张晓凌指导),详述了日本工艺文化的存在、发展,描述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并行不悖的“日本模式”。许佳(东南大学2004届)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艺术风格及其生活观对其影响的研究》(凌继尧指导)对其中的式样主义、功能主义等进行了客观的论述。

这一类设计比较,也多基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而非基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也同样忽略了对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设计造物传统的探究。

基于本部分的研究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看,首先是对本研究系统架构的理论体系没有建立。其次,平面设计民族化思想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指导思想、原则和设计应用实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没有得到对接,没有建立关联。再次,现有研究成果缺乏从现代设计的需求出发,向少数民族设计造物考察、借鉴的途径,很多设计表现只是对民族服饰、图像元素的表层次照搬,没有从文化传承、精神慰藉方面考虑。所以,学习、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才能形成一个填补空白的设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