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系的依托
设计上的传统取向,不光是为了取得现实主题与历史文化的联系,在过去与现实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更在于借助历史文化的依托作用,增强诉求的力度和深度。实际上,传统文化在设计表达中起着无形的支撑作用,类似航空母舰之于作战机群的平台依托作用。
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为信息传达的依托提供了保证。向传统取法,实际上也是借助了文化体系中早已系统化的单元要素或者知识模块,而不是生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念模式来。因为生造的陌生观念,与设计主题或许有所联系,但可能和受众拉开更大的距离,也与能影响和支配受众行为模式的传统文化没有联系。因此说,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依托,就等于放弃了利用该系统传达优势的机会,从主题到受众中的陌生——熟悉的心理过程无法简单化。就如数学的倍数计算,执意自己计算,而放弃古人“九九表”一样,“九九表”乘法口诀相当于计算中可以直接借用的模块,可以缩短计算中的环节,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相反,利用传统文化的依托,从观念—物化—受众的环节中,由于借助了成熟模块,利用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缩短了许多传达的环节,从而取得了信息传达的便利。就如一个人去找另外一个陌生人,能不能找到目标对象还不好说,就算能找到,所用时间之长,所经历环节之多,也是费时费力。如果通过熟人介绍,则简单得多。这就是利用了熟人这一模块,应用了熟人模块在找人一方和被找一方两者间都能衔接的属性,既缩短了找人过程,又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认可程度。
例如,在“龙门美术培训机构”标志设计(图3-3)中,主题的诉求就依托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典故里,“鱼跃龙门,一飞冲天”是广为流传的故事。鲤鱼历尽千辛溯流而上,用尽全部力气一跃而起,只要跃过龙门架者便可化身为龙。这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获得美好未来的寓意。同样,通过美术机构的培训,高中生顺利地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摇身一变成为天之骄子,这也与鱼跃龙门、一朝飞黄腾达的寓意相同。由于龙在传统文化里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因此鱼化为龙,也象征着美好理想化为现实的美好愿景。同时,利用画板与鱼头部分的相似,具体地表达了学科的培训内容,而鱼身中鳞片还可以用文房四宝、卷轴画、速写本、写生马扎、案桌、笔架、印章、锦盒、铅笔、砚台、橡皮、画框等内容来充实,以便形象地展现书画高考培训的内容和特色。
图3-3 “龙门美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