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序列和框架体系的建构
2025年09月26日
第二节 形象序列和框架体系的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庞杂宏大的图像与观念的对应体系。如我们常见的太极图对应周易,五行对应五个方位和五种颜色,造物设计中的四、十二、二十四等多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四季、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但是,有时候指代的意义并不明确,能指和所指也并不相符,这就要求设计者从观念清晰的概念出发,根据设计主题的需要,结合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浩大的历史文化中撷取最能象征表现主题内涵的符号元素,再通过符号元素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层级地位与象征意义展开表达,受众才可以解读符号元素在新的现实应用中的意义。
平面设计的创新可以从传统中来,从对设计元素赋予传统意蕴做起。在平面的设计语言中,这些设计元素相当于版式构成中的构件单元,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传递和加强民族文化的意蕴。因此,民族化的语言表现要珍视每一个元素,从整体的设计主题出发,去选取和处理那些符合整体风格要求的单元、部分。同时,在一个版面之中,构成元素可以根据形象的层级次序来进行安排。
传统意蕴总是通过标题、内文、背景、色调、主体图形、留白、视觉中心等设计来实现,平面设计就是通过将不同元素进行有机编排,从而产生精神特质的过程。例如,民族化表现不但常常要在版式要素安排中借助框架(也叫骨骼),还要在传统元素符号的选取中精心选择,以达到强化风格特征和加深精神内涵的目的。选择传统符号元素的过程既是一个美学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容整合的过程,能体现出一个设计主体对文化的理解和修养。传统元素符号是一种语言,也包含着特定的信息,具有独特的情感属性,它能引领受众进行特定的心理体验,能让受众感到历史时空的交错、主题的人文特征、风格的母语特质、沟通的人性关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