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统的联系

一、历史传统的联系

传统文化往往蕴涵着前人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某个知识体系里拥有无数人不断完善后的成果结晶,因而有着比较接近事物本质真理的特性。因此,民族化表现从中国古代文明中寻找概念,就是用本民族的文化来构建设计思想,表达对人与物关系的理解。譬如,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抽取概念的方法,熟悉众多的、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图形符号,像河图洛书(图3-1)等,古人既可以用黑白旋转的简单结构去理解、描述和表现阴阳相互作用的世界,也可以用点和线、实线和虚线、通和断的组织来描述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表现出“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道德经》)与“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经·系辞》)的哲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图像与观念的对应关系中,所体现的思想不是片段式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印证而构成庞大的体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3-1 河图洛书

这也是为什么要从传统历史中寻找灵感、寻找概念原型的原因。设计面向传统,回归传统,不仅希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获得更多形式上的借鉴,更为了寻找本土受众内心深处所认可的精神价值,找寻本土受众最熟知和乐于接受的语言样式,找到使设计主题与本土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最为有效的途径。传统文化是在这一区域内,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关系、民族性格等因素形成的,与本土大众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最为息息相关,既凝练概括又包罗万象,既具体鲜活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所以,从传统文化里抽取观念,生成新的认知,以传统元素符号为载体,按照传统设计的思维方式展开设计,体现设计主题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性。

例如,“细推科技”标志(陈楠设计),其充分体现了现实主题和传统文化的联系。古语有云:“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纤此身。”“细推科技”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国内创立的科技与应用机构,它的标志就应用了太极图与主题的结合、推演和变化。由于圆形和方形代表了事物的两个极端与相互演变的起点与终点,这样形象地表现的演绎、推理的过程,贴切地表达了科学研究、格物致知的“细推”理念。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人总是以阴阳这种完美、朴素的形式总结世界万物之理,即不外乎阴阳、虚实、有无、续断等对立关系的辩证统一。在“细推科技”标志中,方形逐渐变化为圆形,圆形亦逐渐地变化为方形,在这双向的过程中存在一条阴阳互生、连接两极的螺旋线,从一端看是由细变粗,从另一端看则是由粗变细,在形象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趋势的同时,“一笔画”的圆形贯穿主体形象,体现了气势的连贯与动感(图3-2)。

图3-2 “细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