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本意是指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它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二是指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可以说,格式塔心理学就是关于“形”的心理学。在汉语中,一般把“Gestalt”译为完形,把格式塔心理学称为完形心理学,这更容易从图形设计或者平面设计的层面去理解完形心理的作用。格式塔学说认为,人在读取视觉信息的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完形性的特点。当外界中客观的某一事物呈现在受众感官面前的时候,受众的内心会有一个格式塔与之对应、匹配和印证。如果受众内心的格式塔(原有经验)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或者无法匹配时,格式塔就出现“缺陷”。在这种情形下,受众的内心就表现出弥补原型对象自身缺陷的活动倾向,活动的结果使格式塔本身达到完善化或形成好的“完形”,比如使视觉对象断断续续的形状连接成完整的形状。

“形”是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点。这个“形”,指的并不是人们认知对象的外在形态或本身属性,而是经过认知主体的视知觉活动后得到的一个整体结果,是经过了主观的组织处理的。也可以说,任何“形”都是经过视知觉积极建构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具有对“形”进行组织、建构的能力,能够依据认知对象的大小、方向、位置等不同变化,伴随着不同的视觉感受而进行不同程度的组织活动,“形”就是认知主体对外界剌激进行积极组织的结果。由此,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依照视知觉的完形原则、类似原则和常规原则来观察事物的。格式塔理论的确立,可以让我们在平面设计中运用象征表现手法,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受众自行想象、加工,在作品和受众之间建立互动、对话的关系。

依据格式塔理论,图形按照组织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简单而规则的图形、变化复杂但不协调统一的图形和变化复杂但是统一协调的图形。从格式塔理论看,第一种简单而规则的图形看起来舒适、简洁,容易读取对象的视觉信息,但图形的单调乏味,容易引起观众的倦怠,这也如阿恩海姆所强调的那样:“如果艺术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用缺乏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死的结果。”但是,如果受众面对的是过于复杂且又缺乏内在联系的图形,也容易陷入茫然失措的混乱之中,而无法完成对对象的认知。可见,只有具有多样变化和统一协调的图形,才具有进行完形和完善认知的可能,才能容易辨识和记忆。同时,由于知觉整体性的使然,观众会自动地通过知觉而组织成一个完美、生动的整体形象。中国体育彩票标志(图4-5)就是一个对格式塔心理巧妙应用的例子,观众可以在几条旋转的直线中发现隐藏的五角星形。

图4-5 中国体育彩票标志

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图形语言的简单形态和复杂形态,对称、完美的形态和不规则的形态,注意把握条理有序和混乱变化之间的控制程度。尤为重要的是,要不着痕迹地给受众留下一个不完整的审美空间,通过不完全的形态去暗示、去激发受众的注意,让受众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去想象、去弥补,从不完全的“形”走向完形,让受众享受发现“象外之象”的快乐,也使内在的象、境超越画面的视觉要素。由此可见,一个真正感染观众的设计,不需要信息庞杂、外形复杂的形态,而是通过保留主干和本质部分,删减某些次要部分,特别是要使各个部分之间蕴含着一种向完形“运动”的态势和张力。总之,要让语言形象成为促使受众主动参与视觉体验的触媒。这样的表现语言,容易引导受众的视觉体验过程,在熟悉中体会陌生和新奇,在视觉信息的被动接受中又有主动的追寻探究,从而使受众的多样化心理需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