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动力心理学在设计语言上的应用

二、视觉动力心理学在设计语言上的应用

在整个视觉动力心理学中,阿恩海姆(R.Arnheim)对“视觉思维”的研究给设计表现带来更多的启迪。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创造(欣赏)说到底是一种知觉活动,推动着受众做积极的探究,对视觉形象进行概括和抽象,对设计语言起着主动的沟通互动作用。

对于平面设计的观念传达来说,依赖的语言不管是具象写实还是抽象表现的,都是在二维平面上的图像呈现。一方面,观众需要从图形图像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图形图像上的形状、颜色和比例等特征;另一方面,观众还要根据图形元素,理解其蕴含其中的象征意义,捕捉视觉语言背后的主题观念和艺术风格。不难理解,后一环节光靠眼睛读取图形信息是无法完成的,毕竟对观念和风格的理解都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来参与。

我们虽然看到了民族化表现的图形语言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态势,也在不断地呈现出独特化和多样化,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对传统文化的依赖,特别是一种视觉上的依赖。当人类社会越来越都市化之后,视觉语言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也使得现代受众的视觉经验越来越敏感,视觉需求也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在多样化、精致感方面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图形设计来说,受众早就不再满足于那种单纯地从自然形态中提炼、归纳的视觉语言,而要求在文化内涵和视觉冲击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中西观念的碰撞,传统和现代形式上的交融,都将给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