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的选择:具象与抽象

第一节 语言类型的选择:具象与抽象

在艺术创作中,在有了对设计主题的分析和解读之后,设计者对创作主题就形成了基本的观念认知和努力方向。这在前文“民族化表现的认知溯源”部分中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接下来的环节里,设计者就要用具体的图像语言,去表现、演绎和诠释作品主题,将原本虚拟的思想观念通过视觉化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实现与受众在信息传达和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不过,不同的思想观念需要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承载,不同的主题内容需要不同个性风格的类型表现去细化,因为不同的视觉语言才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倾向和文化特色。在视觉语言中,既有仿真度高和纪实性强的照片图像,也有晦涩难懂的抽象图形;既有来自大自然有机物的形态,也有来自人类创造的人工符号。但如果就大的类型来分,主要还是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前者以贴近人们习见的客观世界为特点,后者则相反,以疏离现实的陌生感而著称。

把图形图像语言分为具象再现和抽象表现两大类型的好处,就是可以极为方便地对纷繁复杂、形态万千的视觉语言进行梳理和分类。结果是既便于受众认知,也便于设计者根据这两大类视觉语言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地选择和应用。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明确地知道在什么状况下选择写实性图形图像,而在什么情形下使用抽象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主题。因为具象语言主要指向的是移情功能,而抽象语言对应地满足人类对“抽象冲动”的需求。

通过回顾沃林格关于抽象与移情的观念,可以加深对抽象和具象这两种语言的理解,更精准地把握这两种类型语言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特别是在民族化语言表现的意味。德国W·沃林格的著作《抽象与移情》于1908年出版,该书对视觉艺术中的移情和抽象这两种审美根源的基本形式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视觉语言中的符号抽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究。有鉴于此,考虑到平面设计使用的语言无非是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型,图形语言在也在信息传达上有着实践性、现实性的一面。所以,借用抽象与移情的相关理论,对具象和抽象两大视觉语言在民族化表现中的应用展开探究。首先,设计语言的选择无非是在具象与抽象中选择一种,然后在元素的表现中,在具象和抽象的程度上进行主动把握,从而引导情感表现的方向。同样,具象和抽象的图形语言带来移情和抽象的情感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