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统一与变化

二、统一与变化

在平面设计的语言表现中,语言风格中的空间的虚实和元素安排的多寡,以及形式内容上的主次,都可以用“一则杂而不乱,杂则一而能多”的原则去处理,也就是说语言要素的形式处理和编排处置,应要考虑在统一、整体的布局中,有丰富多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了元素变化上的多样性,也指表现手法上的多样化。实际上,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在造型语言的表现中,一直在“一”与“杂”之间徘徊和追求平衡,力图在单纯中体现复杂,在繁杂中体现规整,在不规则中寻求条理。与此同时,又在单一中求丰富,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实现语言形式在统一与变化的冲突中取得和谐。

1.一则杂而不乱

在“一则杂而不乱”中,前提与基础是“一”,是在“一”的整体架构中求丰富。有了“一”的统一与框定,“杂”就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与变化,避免了无序的、过度的“杂乱”对主体语言风格的破坏,影响“一”的全局氛围。从传统的虚实相生关系看,“一”可以理解为版面中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起着组织作用的轴线安排。“杂”可以理解为版面元素,是变化和重点,也意味着版面中的形式变化和具体图像。例如,“一”犹如北京故宫中的中轴线平面布局,潜在地定义了各个具体建筑单元的位置,而各个建筑单元又如“杂”的、实的部分,不管形态如何变化,都不会偏离各自被限定的区域,不会突变为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的局部。“一”因为“杂”而生动、变化,“杂”因为“一”而规整、森严。

可见,“一则杂而不乱”,是追求版面空间中的和谐,特别需要处理主与次、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差异之间的关系。“一”是依托和基础,是基本的规则。“杂”是变化,而变化才是活力与个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在统一的基础上,变化才有了突破规则和限定的可能,并通过赋予平面内各语言要素以丰富具体的个性来实现生动的“意”,这样的“杂”才有意义。否则,“杂”就是杂乱无章的视觉污染。这也如黑格尔所言:“要有平衡对称,就必须有大小、地位、形状、颜色、音调之类定调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还要以一致的方式结合起来。只有这种把彼此不一致的定性结合为一致的形式,才能产生平衡对称。”

当然,“一则杂而不乱”并不是一则固化的样式语言,而是对各种语言在演绎过程中的限定。同时,“一则杂而不乱”与“杂则一而能多”为样式语言上的两种倾向最为极端的对立面。

2.杂则一而能多

在“一则杂而不乱”的情形中,平面设计的语言表现强调版面布局、构图骨骼对全部语言要素的组织和影响。在版面布局和局部元素的设计处理上要注意对称和均衡,使语言形式出现“一”即以隐藏的骨骼格式作用于表层的语言要素,以此来实现整体版面的布局之势和要素局部之美,使语言获得均衡、统一的视觉感受。同时,在“一”带来的对称、整体的基础上,语言要素又进一步做适当的变化调整,从而形成生动的、不完全对称的视觉效果。这种在整体上求变化的手法在平面设计的表现中尤为明显。

但是,如果版面需要的语言元素较多,层级复杂,跨度较大,各种要素的关系彼此牵扯,这就需要运用“杂则一而能多”的原则去处理,去表现语言,也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的方式。

在平面设计的系列设计中,比如系列的招贴设计,都是由多个不同但相关的设计单元组成,共同演绎某一共同主题下的各个方面子课题。这种平面在形式复杂或者设计内容、数量较多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设定一个共同的设计母题来实现整体形式和表现语言的统一。例如,VI设计的名片、信笺、公事包等不同内容中,统一以企业标志的图形为主要表现内容,以该图形的统一使用为母题,让各部分取得既联系又有区别的视觉传达效果。在确定了主要形式处理的母题之后,语言形式的变化就奠定了较为一致的基调。如此一来,统一于母题之下的局部变化就可以成为共性之中的独特个性。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联合利华”的标志,大小不一、复杂多变的众多图形,被全部赋予为蓝色,即用蓝色覆盖所有图形单元(实)的区域,不管该图形的形状、大小如何。在这期间,蓝色统率一切就是色彩语言的母题,局部元素在母题蓝色的格式化下,获得了一致性的色彩倾向,取得了统一和谐的效果。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和谐不是呆板、僵化的,因为在蓝色“一”的协调下,图形的大小和形象是丰富多彩、变动不已的,演绎成了“一”背景下的“杂”,形成了统一中的丰富变化和勃勃生机,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展示了庞杂而多元的设计主题。

可见,为了形成统一、有序的画面效果,针对“杂”的状况,确立一致的母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母题对画面语言要素的影响几乎左右着作品的语言风格。因此,要在平面设计特别是系列设计中设定母题,并在系列或整体的语言形式中,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去演绎同一母题。例如,标志设计的基本图形、标准色和象征图案,都可以作为母题要素进行使用。

母题要素至少有三种。一是在复杂的形中,用简单的颜色去统一。如“联合利华”标志。二是在复杂的颜色中,用一致的规则的形状去统一,如“黑五类”标志就是个一模一样的黑豆。三是模数的运用。另外,所有的单元部分统一用一种形式处理,比如所有图形全部用线描,或者赋予某一肌理、材质语言。总之是用较为一致的处理,以获得各个单元间的和谐、呼应、节奏重复的效果。在平面设计中,特别是系列设计(如系列海报中),通常在不同设计单元的相同部位的形状或颜色上做相似或一致处理,并通过这种母题组织的方式将各单元联结起来,让各单元有较为一致的特征或属性,以追求在同一基础上的细腻变化。如此一来,不同形状、色泽和肌理的部位通过统一的母题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系列设计特有的既统一而又富于复杂变化的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