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形象使用
比喻属于语言修辞学范畴,但在视觉语言的艺术表现中同样适用。没有比喻的艺术表现,平面设计就容易沦为直接展示主题和功能阐述的说明书,虽一目了然但单调乏味。修辞上比喻的作用,本来就是以一个事物来理解、体验和认知另一个事物,以已有经验认知新的事物。比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联,“以另一种更为明显、更为熟悉的观念的符号来表示某种观念”。也就是说,比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实现了从一种事物向另外一种事物的移位。同时,也是以一种形象取代另一种形象而实质意义并无改变的修辞方法。由于这种取代是建立在两种形象的类似性基础上,所以在平面设计的图形语言修辞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果不借助隐喻的修辞手法,许多复杂细微的情感和抽象的观念都难以表述。从沟通方面而言,比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手段之一。
在图形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同样的一个事物形象,如果改变成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可使版面语言变得新鲜、别致、生动、形象,从而引起观众的丰富联想,增加受众的视觉体验。这样突出事物的特征的传达方式,自然可以取得别出心裁的诉求效果。比喻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部分与整体的替代,比如用鼠标表示计算机行业甚至设计行业。当下的“中国风”楼盘宣传海报多有比喻设计的例子。在此类设计中,多以传统建筑的漏窗形象出现在版面上,而完整的楼房形象并不出现。如此见微知著、象征地表现楼盘的古色古香和传统意蕴,这就是以局部替代整体的比喻手法。
如果说一些比喻可以使产品传达出诗化的感受的话,那么,另一些比喻则希望通过双关编码的方式,传达出高度娱乐性的、玩笑性的甚至戏剧性的意义,这种手法和当代绘画的政治波普艺术、无头电影如《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等类似。由于比喻的意义传达,包含了语态上的转变,有时甚至要对一个非常极端化的符号形象进行讽喻性再评价,才能了解主题表现所涉及的真实意图。
由此可见,比喻手法具有相当大的主观因素,在平面设计中用于比喻产生的联系常常带有个人想象、民族文化、社会价值等方面因素。所以,设计者在使用比喻这一设计手法时,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背景,以保证其能正确获取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主题含义和情绪感受。
比喻使得平面设计的意义不再只停留在信息传达上,它还赋予了图形语言生动的情感倾向。对于现今的设计而言,设计者不能只简单地考虑图形的语言形态,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情感和文化修养以及心理的活动等。把比喻方法引入民族化设计中,可以帮助设计师很好地把自己的创意构思和感觉表达出来,使得大多数消费者也能很好地理解平面语汇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作品符号、形态、色彩、图像、意义等非文字语言表现内涵,增加设计主题的独特表达,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了解设计者的用意来达到一种与消费者互动的表达形式。这些,都需要设计者更好地把握传统符号语言的属性特征和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