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报警阀组

二、报警阀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不同的系统选用不同的报警阀组。

(一)报警阀组的分类及组成

报警阀组分为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和预作用报警装置。

1.湿式报警阀组

(1)湿式报警阀组的组成。湿式报警阀是湿式系统的专用阀门,是只允许水流入系统,并在规定压力、流量下驱动配套部件报警的一种单向阀。湿式报警阀组的主要元件为止回阀,其开启条件与入口压力及出口流量有关,它与延迟器、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控制阀等组成报警阀组,如图3-3-15所示。

(2)湿式报警阀工作原理。湿式报警阀组中报警阀的结构有两种,即隔板座圈型和导阀型。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的结构如图3-3-16所示。

978-7-111-46129-6-Part03-39.jpg

图3-3-15 湿式报警阀组

1—水力警铃 2—延迟器 3—过滤器 4—试验球阀 5—水源控制阀 6—进水侧压力表 7—出水侧压力表 8—报警阀 9—排水球阀 10—压力开关

978-7-111-46129-6-Part03-40.jpg

图3-3-16 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

1—阀体 2—报警口 3—阀瓣 4—补水单向阀 5—测试口 6—检修口 7—阀盖 8—座圈 9—支架

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上设有进水口、报警口、测试口、检修口和出水口,阀内部设有阀瓣、阀座等组件,是控制水流方向的主要可动密封件。在准工作状态时,阀瓣上下充满水,水的压强近似相等。由于阀瓣上面与水接触的面积大于下面与水接触的面积,因此阀瓣受到的水压合力向下。在水压力及自重的作用下,阀瓣坐落在阀座上,处于关闭状态。当水源压力出现波动或冲击时,通过补偿器(或补水单向阀)使上、下腔压力保持一致,水力警铃不发生报警,压力开关不接通,阀瓣仍处于准工作状态。补偿器具有防止误报或误动作功能。闭式喷头喷水灭火时,补偿器来不及补水,阀瓣上面的水压下降,当其下降到使下腔的水压足以开启阀瓣时,下腔的水便向洒水管网及动作喷头供水,同时水沿着报警阀的环形槽进入报警口,流向延迟器、水力警铃,警铃发出声响报警,压力开关开启,给出电接点信号并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泵。

978-7-111-46129-6-Part03-41.jpg

图3-3-17 延迟器

(3)延迟器工作原理。如图3-3-17所示,延迟器是一个罐式容器,其入口与报警阀的报警水流通道连接,出口与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连接,延迟器入口前安装有过滤器。在准工作状态下,可防止因压力波动而产生误报警。当配水管道发生渗漏时,有可能引起湿式报警阀阀瓣的微小开启,使水进入延迟器。但是,由于水的流量小,进入延迟器的水会从延迟器底部的节流孔排出,使延迟器无法充满水,更不能从出口流向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只有当湿式报警阀开启,经报警通道进入延迟器的水流将延迟器注满并由出口溢出时,才能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

(4)水力警铃工作原理。水力警铃是一种靠水力驱动的机械警铃,安装在报警阀组的报警管道上。报警阀开启后,水流进入水力警铃并形成一股高速射流,冲击水轮带动铃锤快速旋转,敲击铃盖发出声响警报。水力警铃的构造如图3-3-18所示。

2.干式报警阀组

(1)干式报警阀组的组成。干式报警阀组主要由干式报警阀、水力警铃、压力开关、空压机、安全阀、控制阀等组成,如图3-3-19所示。报警阀的阀瓣将阀门分成两部分,出口侧与系统管路相连,内充压缩空气,进口侧与水源相连,配水管道中的气压抵住阀瓣,使配水管道始终保持干管状态,通过两侧气压和水压的压力变化控制阀瓣的封闭和开启。喷头开启后,干式报警阀自动开启,其后续的一系列动作类似于湿式报警阀组。

978-7-111-46129-6-Part03-42.jpg

图3-3-18 水力警铃的构造

978-7-111-46129-6-Part03-43.jpg

图3-3-19 干式报警阀组

A—报警阀出口 B—充气口 C—注水、排水口 D—主排水口 E—试警铃口 F—供水口 G—信号报警口

1—报警阀 2—水源控制阀 3—主排水阀 4—排水阀 5—注水阀 6—试警铃阀 7、14—止回阀 8—小孔阀 9—压力开关 10—警铃 11—低压压力开关 12—安全阀 13—压力表

(2)干式报警阀工作原理。干式报警阀的构造如图3-3-20所示。其中的阀瓣、水密封阀座、气密封阀座组成隔断水、气的可动密封件。在准工作状态下,报警阀处于关闭位置,橡胶面的阀瓣紧紧地闭合于两个同心的水、气密封阀座上,内侧为水密封圈,外侧为气密封圈,内、外侧之间的环形隔离室与大气相通,大气由报警接口配管通向平时开启的自动滴水球阀。在注水口加水加到打开注水排水阀有水流出为止,然后关闭注水口。注水是为了使气垫圈起密封作用,防止系统中的空气泄漏到隔离室或大气中。只要管道的气压保持在适当值,阀瓣就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978-7-111-46129-6-Part03-44.jpg

图3-3-20 干式报警阀的构造

1—阀体 2—差动双盘阀板 3—充气塞 4—阀前压力表 5—阀后压力表 6—角阀 7—止回阀 8—信号管 9、10、11—截止阀 12—小孔阀 13—总闸阀

978-7-111-46129-6-Part03-45.jpg

图3-3-21 雨淋报警阀组

1—雨淋阀 2—自动滴水阀 3—排水球阀 4—供水控制阀 5—隔膜室压力表 6—供水压力表 7—紧急手动控制装置 8—阀瓣复位轴 9—节流阀

978-7-111-46129-6-Part03-46.jpg

图3-3-22 雨淋阀的构造

1—驱动杆总成 2—侧腔 3—固锥弹簧 4—节流孔 5—锁止机构 6—复位手轮 7—上腔 8—检修盖板 9—阀瓣总成 10—阀体总成 11—复位扭簧 12—下腔

3.雨淋报警阀组

(1)雨淋报警阀组的组成。雨淋报警阀是通过电动、机械或其他方法开启,使水能够自动流入喷水灭火系统并同时进行报警的一种单向阀。其按照结构可分为隔膜式、推杆式、活塞式、蝶阀式雨淋报警阀。雨淋报警阀广泛应用于雨淋系统、水幕系统、水雾系统、泡沫系统等各类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雨淋报警阀组的组成如图3-3-21所示。

(2)雨淋阀工作原理。雨淋阀是水流控制阀,可以通过电动、液动、气动及机械方式开启,其构造如图3-3-22所示。

雨淋阀的阀腔分成上腔、下腔和控制腔三部分。控制腔与供水管道连通,中间设限流传压的孔板。供水管道中的压力水推动控制腔中的膜片,进而推动驱动杆顶紧阀瓣锁定杆,锁定杆产生力矩,把阀瓣锁定在阀座上。阀瓣使下腔的压力水不能进入上腔。控制腔泄压时,使驱动杆作用在阀瓣锁定杆上的力矩低于供水压力作用在阀瓣上的力矩,于是阀瓣开启,供水进入配水管道。

4.预作用报警装置

预作用报警装置由预作用报警阀组、控制盘、气压维持装置和空气供给装置等组成,它是通过电动、气动、机械或其他方式控制报警阀组开启,使水能够单向流入喷水灭火系统,并同时进行报警的一种单向阀组装置。预作用报警装置的结构如图3-3-23所示。

978-7-111-46129-6-Part03-47.jpg

图3-3-23 预作用报警装置的结构

1—启动电磁阀 2—远程引导启动方式接口 3—紧急启动盒 4—隔膜室压力表 5—补水压力表 6—隔离单向阀 7—底水漏斗 8—底水阀 9—试验排水阀 10—压力开关 11—压缩空气接口 12—多余底水排水阀 13—水力警铃 14—警铃排水口 15—报警通道过滤器 16—雨淋报警阀 17、19—报警试验阀 18—滴水阀 20—排水阀 21—报警试验排水口 22—进水蝶阀 23—补水软管 24—紧急启动排水口 25—补水通道过滤器 26—补水阀 27—紧急启动阀 28—补水隔离单向阀

(二)报警阀组设置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系统形式设置相应的报警阀组。保护室内钢屋架等建筑构件的闭式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水幕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

报警阀组宜设在安全且易于操作、检修的地点,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距地面的距离宜为1.2m。水力警铃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其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直径应为20mm,总长度不宜大于20m;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05MPa。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对于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只,对于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只。串联接入湿式系统配水干管的其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其控制的喷头数计入湿式阀组控制的喷头总数。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喷头的高程差不宜大于50m。

控制阀安装在报警阀的入口处,用于在系统检修时关闭系统。控制阀应保持在常开位置,保证系统时刻处于警戒状态。使用信号阀时,其启闭状态的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使用常规阀门时,必须用锁具锁定阀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