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火灾增长分析

三、火灾增长分析

(一)描述可燃物燃烧性能的主要参数

1)可燃物的点火性能,通常用单位面积可燃物在一定功率热辐射作用下的点火时间表示(s)。

2)可燃物的热值(kJ/kg)。

3)单位面积上的质量损失速率[kg/(m2·s)]。

4)单位面积上的热释放速率,[kJ/(m2·s)]。

5)毒性气体的生成率(kg/kg)。

6)烟气的遮光性,一般采用减光系数(m-1)表示。

(二)可燃物的状况及火灾荷载密度

可燃物的状况主要考虑可燃物的形状、分布、堆积密度、高度、含水率、可燃烧的类型或燃烧性能等。

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密度用室内单位地板面积的燃烧热值表示,见式(5-4-2):

978-7-111-46129-6-Part05-24.jpg

式中 qf——火灾荷载密度(MJ/m2);

Gi——某种可燃物的质量(kg);

Hi——某种可燃物单位质量的发热量(MJ/kg);

A——着火区域的地板面积(m2)。

一个空间内的火灾荷载密度也可以参考同类型建筑内火灾荷载密度的统计数据来确定。在进行此类统计时,应该至少对五个典型建筑取样。

在一定种类可燃物分布和相应的通风条件下,火灾发展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主要受最大的火源面积控制。此外,用参数计算的方法确定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也需要最大火源面积这一参数。

火灾发展的面积(Af)可采用可燃物水平方向的火焰蔓延速度表示,见式(5-4-3):

Af=XYAfR2 (5-4-3)

X=a0+vxtY=b0+vytR=R0+vt

式中 a0——点火源面积在x方向的长度(m);

b0——点火源面积在y方向的长度(m);

R0——点火源的直径(m);

vx——火焰沿x方向的蔓延速度(m/s);

vy——火焰沿y方向的蔓延速度(m/s);

v——火焰沿径向的蔓延速度(m/s);

t——点火后火焰的蔓延时间(s)。

着火房间内烟气层的中性面位置,随热烟气温度和开口位置而变化。在中性面上方,着火房间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相邻房间或外部的气体压力;在中性面下方,着火房间内部的气体压力小于相邻房间或外部的气体压力。

通风口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影响着火房间内的燃烧类型、气体流动状态和火灾烟气及热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