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生命的产生、存在和消亡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 )
2.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应在膳食中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 )
3.3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虽能相互转化,但不能完全代替,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恰当的比例,即合理的分配。 ( )
4.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质相比较,缺乏较多的称为限制氨基酸。 ( )
5.蛋白质按营养价值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
6.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储存和提供能量、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节约蛋白质、抗生酮作用、解毒和增强肠道功能。 ( )
7.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 mg以上的元素有钙、镁、钾、钠、磷、氯。( )
8.约99%的钙以游离的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 ( )
9.钙过量不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 )
10.镁可激活多种酶的活性,抑制钾、钙通道,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护胃肠道的功能。 ( )
11.钾为人体的重要的阳离子之一,成年女性体内钾总量略高于男性。( )
12.钠摄入量过多,尿中Na、K比值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 )
13.铁与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 )
14.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其生理作用也是通过甲状腺素的功能表现出来的,其本身无独立功能。 ( )
15.脂肪组织中硒浓度最高,肾次之,肝脏和血液中相对较低。 ( )
16.硒中毒者头发脱落,指甲变形,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 )
17.维生素通常按溶解介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 )
18.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可溶于脂肪和水。 ( )
19.维生素A可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生长与生殖。 ( )
20.人体内维生素D3主要是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的。 ( )
21.维生素D可促进骨组织的钙化,促进和维持血浆中适宜的钙、磷浓度,满足骨钙化过程的需要。 ( )
22.食物中的维生素E对热、光及碱性环境敏感,在烹调过程中损失很大。 ( )
23.维生素B1固态形式比较稳定,在100℃时也很少被破坏。 ( )
24.维生素B2在碱性溶液中加热不易破坏。 ( )
25.根据水与电解质丧失比例的不同,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 )
26.电解质与水的平衡有着依存关系,钾、钠含量的平衡是维持水平衡的根本条件。 ( )
27.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非可溶性膳食纤维。 ( )
28.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黏滞作用、结合有机化合物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等。 ( )
29.蛋白质含量越高,食物营养价值越高。 ( )
30.人体需要的糖类大多转化成葡萄糖后被人体吸收,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糖类。 ( )
31.人体不能吸收不溶性纤维,因此对人体有益的只是可溶性纤维。 ( )
32.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维生素A对酸、碱、热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