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食品中毒潜伏期较短,发病急,病程短,具有暴发性。 ( )
2.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较多。 ( )
3.食品中毒,人与人之间会直接传染,需要采取人隔离措施。 ( )
4.镉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骨骼和消化系统。 ( )
5.有机砷的毒性大于无机砷,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砷。 ( )
6.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类及其制品。( )
7.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加工过程,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更易产生。( )
8.3硝基丙酸中毒的防治措施是,甘蔗必须成熟后收割,收割后需防霉菌污染,储存期不可过长,不吃霉变的甘蔗。 ( )
9.苦杏仁甙在苦杏仁中含量比甜杏仁高20~30倍,食物中毒最为常见。( )
10.化学性食物中毒病程比细菌性食物中毒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
11.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7~9月。 ( )
12.鲜黄花菜的毒性物质为类秋水仙碱。 ( )
13.霉变甘蔗毒性成分为3硝基丙酸。 ( )
14.暴腌菜可以常吃。 ( )
15.铅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 ( )
16.塑料根据受热后的性能变化,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前者受热软化,可反复塑制;后者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不能反复塑制。 ( )
17.河豚鱼中毒的毒素为河豚毒素,是一种血液毒。 ( )
18.食用油脂通常包括以油料作物制取的植物油及经过炼制的动物脂肪。( )
19.植物油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压榨法、溶剂萃取法或浸出法。 ( )
20.粮谷储存的安全水分为12%~14%。 ( )
21.食物中毒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疾病。 ( )
22.脂肪分解酸败时,先是过氧化值上升。其后由于生成各种脂酸,以致油脂酸度(酸价)增高。过氧化值和酸价是脂肪酸败的常用指标。 ( )
23.含铅工业三废的排放和汽车尾气是铅污染食品的主要来源。 ( )
24.食剩的蔬菜放置时间长不要食用,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