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煮对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对脂肪则无显著影响,但水煮往往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溶于水中。 ( )

2.制作谷类食物过程中,用加碱的方式维生素B的损失不大。 ( )

3.烹调可以提高食物中维生素的保存率。 ( )

4.蔬菜宜使用旺火急炒的方法烹调。 ( )

5.为降低蔬菜中草酸含量,蔬菜加工都需要焯水。 ( )

6.蒸笼内的水蒸气温度比沸水高出2℃~5℃,水蒸气的渗透力较强,所以原料质地变化快,易成熟,蛋白质的水解物等不易流失,可以保持原汁原味。( )

7.炖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其中的肌凝蛋白、肌肽以及部分被分解的氨基酸等溶于汤中而呈鲜味。 ( )

8.滑炒的原料大多是较细小的丝、片等,又事先划过油,主料已熟或接近熟,因此,炒的过程很短,原料营养素的损失很少。 ( )

9.炸时一般都是油温较高,因此对原料所含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 )

10.暗烤就是火力从火墙中穿过,不直接烤原料,不会产生致癌物质3-4苯并芘。 ( )

11.焖的营养素损失的大小与焖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长,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损失大。食物经焖煮后消化率有所增加。 ( )

12.卤制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部分溶于卤汁中,部分遭受损失,水溶性蛋白质也溶解到卤汁中,脂肪亦减少一部分。 ( )

13.烹调中有“逢熘必炸”之说。因食品原料外面裹上一层糊,在油炸时因糊受热而变成焦脆的外壳,从而保护了营养素少受损失。 ( )

14.爆的方法要求旺火热油,一般是原料先经鸡蛋清或湿淀粉上浆拌均匀,下油锅划散炒熟,然后沥去油再加配料,快速翻炒。原料的营养成分因有蛋清或湿淀粉形成的薄膜保护,所以营养损失少。 ( )

15.为保护油菜、菠菜、韭菜、胡萝卜等蔬菜中的营养素,最后凉拌素食。( )

16.煎的方法用油虽少,可是油的热含量大,温度比煮、炖高,对维生素保持不利,但损失不太大,其他营养素亦均无严重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