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浅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急性发病时常有发热、咽痛、全身痛、腹泻等症状,不久出现心脏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慢性期常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心律失常等表现。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祖国医学的“温病”“心悸”“胸痹”等范畴。一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是由于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复感毒邪,邪毒侵袭入心所致。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急性感染期病人发热、咽痛及流感症状,为温邪犯肺之证;继之热毒舍心,胸闷,胸痛、心悸等为逆传心包之表现。该病治疗:在急性感染期,热毒炽盛,应清热解毒,以清除毒邪为主旨;发展至慢性期,宜益气复脉为要。

方药一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是中药中抗病毒要药;金银花清热解毒,且有轻宣疏散之效;连翘清热解毒透邪,善清心而散上焦之热。金银花与连翘配伍,用于温病初期,可透散卫分之毒邪。生地与黄连配伍,能泻心经之火,而且生地滋阴,黄连燥湿,二者一进一退,阴阳平衡。麦冬、五味子宁心安神,养阴复脉。西洋参、黄芪补益心气,扶正以助祛邪,全方清热解毒,清心火,安心神、补心气,攻补兼施,以攻毒为主。

方药二是参松养心胶囊加减。病毒性心肌炎进展到慢性阶段,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律不齐等,治当益气养阴,活血复脉。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石斛、生地益气养阴;丹参、三七活血化瘀、通心脉;桂枝温阳通脉,助丹参、三七活血化瘀之力,使血脉畅达;龙骨、龟甲、远志、茯神、枣仁重镇潜阳,宁心安神;甘松辛、甘、温,行气开郁,宽胸理气,温而不热,甘而不滞,香而不燥,疏畅气机,有利于心脉调畅。全方组成益气养阴,活血复脉,宁心安神。

笔者用此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遗留的心律不齐,每收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