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德的特征
2025年10月29日
三、道德的特征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行为规范,如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它们相比,虽在内容上相互贯通;在作用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1.道德具有自觉性
政治、法律规范是国家或居统治地位的阶级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制定的,并依靠国家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强制机关来维持实施,具有强制性。而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要求,是公众认可的行为准则。当它通过社会舆论、思想教育、传统习惯转化为人的内心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一种自觉的自我要求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道德依靠社会舆论、思想教育、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具有自觉性。
2.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政治、法律规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都包含有其他社会中人类共需的一般道德内容。阶级、国家消亡后,道德将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存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成为调节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
3.道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政治规范只适用于政治生活,法律规范只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道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层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正是从此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论治理国家,还是治理企业,要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4.道德具有知行统一性
道德具有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两重性,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人的每一个道德行为,都受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的支配,同时又表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