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职业实践过程中产生、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职业道德发展的新阶段。与其他社会职业道德相比,有着自己的特征。

1.先进性

社会主义社会改变了以往职业活动中剥削与被剥削、雇佣与被雇佣的职业关系,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在共同的建设事业中,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建立了同志式的平等互助关系。在此客观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始终把维护这种新型关系、团结全体劳动者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本质特征。这既与一切剥削阶级的职业道德根本区别,又克服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职业道德的历史局限性和消极的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2.层次性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还有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中,还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经济基础的差异性、复杂性,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道德等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表现出多层次性。仅以电力行业为例,既有著名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舍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几十年勤勤恳恳为祖国水利水电事业作贡献;有山东省电建工人于国强从20岁的一名锅炉安装工,坚持20年自学、勤钻苦练,成为“全国电力系统技术能手”等高层次的职业道德,也有职业工作者都应遵守的“履行职业责任,按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等一般层次的职业道德。我们必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全体劳动者向高层次职业道德迈进。